历史纪事

刘邦在楚汉相争时经常打败仗,为何还有那么多追随者?
2023-03-28 09:53:55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你对刘邦的印象是怎样的?

  你对楚汉相争中的刘邦有着一个怎样的印象?

  你觉得楚汉相争中的刘邦的军事才华处于怎样的一个水平?

  你是不是觉得,楚汉相争中的刘邦,面对西楚霸王项羽,就像一只弱鸡,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那样,最终坚持到了最后,于垓下一举击溃项羽的楚军。

  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刘邦屡败屡战,但为什么那些追随刘邦的人,始终都追随刘邦呢?为什么他们没有弃刘邦而去呢?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只读一篇《项羽本纪》和一篇《高祖本纪》,的确会有一种感觉,感觉刘邦的军事才华很弱,但如果细读整本《史记》中的相关篇章,我们可能会有另一种感觉,即感觉刘邦其实也很强,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的话,能得出刘邦早晚能战胜项羽的结论,而这样的结论,应该是当时追随刘邦的奇人异士的共识。

  陈平便是个很明显的例子。

  最初,陈平追随的是魏王咎魏王豹两兄弟,魏王咎和魏王豹两兄弟都听不进陈平的计策,于是陈平沉寂一段时间后,转而追随项羽并很快得到项羽的重用,很快做到了都尉的位子上,但因为项羽心胸狭隘,陈平又经人介绍转投到汉王刘邦麾下。

  陈平刚到汉王刘邦麾下,就给刘邦出了一个直取彭城的计策,随后刘邦遭遇大败,然而陈平仍旧不离不弃地追随刘邦。

  因为刘邦能用他陈平的计策啊,因为刘邦元气未尽失啊。

  韩信是另一个明显的例子。

  这里说的韩信,不是淮阴侯韩信,而是后来被立为韩王的韩信。

  韩王信最初是被张良发掘的,当时,张良是韩国司徒,但被韩王成“借”给了刘邦,辅佐刘邦西进灭秦。

  刘邦被立为汉王后,张良离开刘邦,继续追随韩王成,而韩王信则留在刘邦身边,韩王成被项羽杀死后,项羽又立郑昌为韩王,刘邦则立韩王信为韩太尉,并许诺,等韩王信拿下韩国,就立韩王信为韩王。

  后来,刘邦果然立韩王信为韩王,但在后来荥阳城破,韩王信被俘虏,投降了项羽,后来又趁项羽不注意,跑回刘邦身边。

  为什么韩王信要跑回刘邦身边呢?

  那肯定是因为韩王信看中刘邦啊。

  参考资料:《史记·陈丞相世家》、《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元朝一共有多少位皇帝?相关简要信息介绍

  元朝自1206年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起,至1368年末帝妥懽帖睦尔退位止,**历经了15位皇帝**。以下是元朝各位皇帝的简要信息:  1. **元太祖铁木真**:作为元朝的开国皇帝,铁木真在位期间奠定了蒙古帝国的基础,并在1206年至1227年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