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字澄澜,是唐朝时期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朝中期,出身博陵崔氏的崔湜,虽然出身豪门且才学出众,但为了升官却多次改换门庭,先后依附于桓彦范、武三思、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等人,因而一直以来人品备受指摘。“外饰忠鲠,内藏谄媚”的崔湜,品行固然令人不齿,但其多次改换门庭的背后,同样与后武则天时代,唐王朝混乱的朝廷局势密不可分。
出身豪门却毫无底线,改换门庭且残害忠良
崔湜出生于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其祖父崔仁师曾在唐太宗时担任宰相,其父崔挹也官至户部尚书。崔湜不仅出生于官宦世家,其所在的博陵崔氏更是当时首屈一指的豪门大族,仅唐朝便出了十五位宰相。
崔湜不仅出身较高,而且其自身也算颇有才华,年轻时便以文辞著称,后考中进士,授左补阙,由此进入仕途。然而, 这崔湜虽然出身豪门贵族,但人品却实在谈不上有多高贵,而且颇有“上梁不正下梁歪”之感,父亲父崔挹贪污受贿,儿子崔湜则为了晋升而多次改换门庭。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桓彦范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唐中宗李显复位,张柬之、桓彦范等人地位迅速提升,掌控了朝中大权。
武则天被迫退位后,武氏的权势虽然损失惨重,但武氏集团却并未被彻底摧毁。与此同时,唐中宗复位之后,皇后韦氏插手朝政,为了对抗外廷的太平公主,又与武氏结盟,武三思等人凭借这层关系,开始再度插手朝政。
当时,桓彦范眼看武氏集团又要重新获得权力,便担心武三思等人趁机清算自己,于是便将崔湜派到武三思身边,让其暗中探听消息。
唐中宗复位之后,因为曾经被废事件,本就极度缺乏安全感,而此时外廷“神龙政变”的五位功臣不仅权势极大,而且多次正面顶撞唐中宗李显,这导致双方开始迅速产生裂痕。
见此情形,崔湜便果断舍弃了桓彦范,依附于武三思,并与武三思等人打压“神龙政变”的功臣集团。同年五月,桓彦范、敬晖、张柬之、崔玄暐、袁恕己五人便被罢去相位,次年又被贬出朝廷,而崔湜则得以升任中书舍人。
神龙二年(706年)七月,武三思再度陷害五人,导致桓彦范、敬晖等人被流放岭南,而崔湜更是劝武三思斩草除根,于是武三思便按照崔湜的建议,矫诏将桓彦范、敬晖等人残害致死,崔湜于是又被擢升为御史中丞。
为升官多次改换门庭,不惜依靠女人上位
随着桓彦范等功臣集团被铲除,皇后韦氏、安乐公主等人随着权势高涨,野心也是更为膨胀,不仅对太子李重俊多次欺辱,安乐公主更是要求唐中宗废黜太子,改立自己为皇太女。危机重重之下 ,太子李重俊于景龙元年(707年)七月联手羽林军将领李多祚、李思冲等人发动政变,此次政变虽然最终失败,但武氏集团却被彻底诛灭。
武氏集团被诛灭后,朝廷内外主要形成了两股势力,其中韦氏集团联手上官婉儿在牢牢掌控内廷的同时,也在朝堂建立了一定势力,势力开始迅速膨胀;而在外廷拥有极大权势的太平公主,此时却显得越发颓势。
对于崔湜来说,在失去了武三思这个靠山后,自然而然的便又转投到了韦氏集团门下,且依附于上官婉儿。
此时,韦氏集团虽然权势大涨,但却急需能够帮助自己在外廷巩固扩张势力的能臣干吏,而崔湜不仅曾经是自己的盟友,且又颇有才干,因而很受韦氏重用,仅在景龙二年(708年),便得以先后出任兵部侍郎、礼部侍郎、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
景龙三年(709年),为了扩充外廷势力,崔湜又奉命执掌典选(即掌管选拔人才授受官职),于是崔湜便收受贿赂,公然卖官鬻爵,结果遭到御史李商隐的弹劾,被贬为江州司马。不过,在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的保护下,崔湜很快便又被改授襄州刺史,不久又升任尚书左丞。
景云元年(710年),唐中宗驾崩(另说被韦皇后毒杀),韦皇后立李重茂为帝,由自己临朝听政。作为韦氏中坚力量的崔湜再受重用,很快便被提拔为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同年六月,得知宰相宗楚客、韦温劝韦后效仿武则天,为了挽救李唐江山,临淄王李隆基联手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以禁军攻入皇宫,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并彻底剿灭韦氏集团。事后,即位不足一月的李重茂让位于相王李旦(李隆基之父)。崔湜作为韦氏一员,事后被贬为华州刺史。
崔湜又依附太平公主,先天政变后被流放赐死
“唐隆政变”后,太平公主的权力达到巅峰,不仅直接参与朝政决策,甚至唐睿宗李旦在做决策时也要征求她的意见,朝中百官的升降更是其一句话的问题。如此情形,崔湜为了重新进入权力中枢,自然就又转投到了太平公主门下。
在太平公主的运作之下,崔湜被贬为华州刺史后不久,便又升任太子詹事,重新进入朝堂。彼时,李隆基虽然贵为太子,但其势力却主要集中于皇帝亲军之中,在朝中的势力却根本无法与太平公主相提并论,因而李隆基虽然多次拉拢崔湜,但崔湜却依旧选择了依附太平公主。
凭借着太平公主这座大靠山,崔湜依旧官运亨通,景云二年(711年)便因开辟山路之功,被加封银青光禄大夫,不久又在太平公主的引荐下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唐睿宗即位后不久,太子李隆基担心太平公主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而太平公主又担心李隆基将来威胁到自己的权势,结果这对姑侄之间开始明争暗斗不止。太平公主想尽办法想要废黜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则不断寻求瓦解太平公主权势的办法。
在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斗法之际,唐睿宗李旦为了避免李氏宗族内斗,干脆于延和元年(712年)八月将皇位禅让给了李隆基。李旦虽然退位为太上皇,但仍掌握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权以及重大刑案的裁决权,因而崔湜在太平公主的保驾护航下,仍被任命为中书令,而当时七位宰相中便有五人都是出自太平公主门下。
李旦本希望在皇位已定的情况下,能够消除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这场内斗,却没想到自己的退位之举却激化了这种矛盾。
开元元年(713年),太平公主为了彻底消除威胁,与宰相崔湜、窦怀贞、岑羲、萧至忠以及太子少保薛稷等人密谋,意图废掉唐玄宗。崔湜甚至还与宫人元氏密谋,意图在唐玄宗使用的赤箭粉中下毒,从而毒杀李隆基。
同年七月,太平公主等人的密谋最终暴露,李隆基抢先发动“先天政变”,尽诛太平公主党羽,太平公主也被赐死家中。事后,李隆基在处理太平公主残存党羽时,本想对崔湜法外开恩,其弟崔涤劝其如实向皇帝交代,但崔湜却是有苦说不出,如果让皇帝知道自己曾想毒杀自己,他岂能活命。
最终,酂国公萧至忠、新兴郡王李晋等太平公主一党重要成员被杀,而崔湜只是被作为普通党羽流放岭南。但不久后,崔湜密谋毒杀李隆基之事被查出,唐玄宗一怒之下,派人追去岭南将其赐死,终年四十三岁。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诸多英雄人物以其非凡的武艺和智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对象。其中,马岱和马超这详情
在宋朝的历史长河中,宋仁宗作为一位显赫的帝王,他的家庭生活同样备受瞩目。尤其是公主们的婚嫁及封号详情
在唐朝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创造了辉煌的开元盛世,但晚年却发生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曹魏作为曹操建立的政权,经历了多位皇帝的统治。其中,曹髦之后的继承者是曹操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两位杰出的谋士以他们的睿智和远见卓识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焦点。他们就是东汉末详情
战国四大名将,他们是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这四位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在战场上的杰出表现,被详情
曹冲,这位三国时期的聪明神童,他的早逝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遗憾。在历史的长河中,曹冲虽然生命短暂,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娥以其非凡的身份和传奇的一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是宋朝的一位皇后,更确切地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与神话传说中,妲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她的名字与狐狸精这一形象紧密相连,成为了详情
朱瞻基,明朝的一位皇帝,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他的寿命并不长,这引起了人们对他死因的广泛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周朝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朝代之一,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力的传递往往充满了戏剧性和不确定性。蒙古帝国的第四位大汗——蒙哥汗,他的继承决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其中,司马家族尤为显赫,诞详情
女子裹脚,这一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的风俗,其起源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尽管普遍的看法认为女子详情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统治虽然带来了中央集权和法制的统一,但也伴随着严酷的法律和残详情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社会群体——包衣奴才。这个词汇在现代社会已不常见,但它详情
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皇位继承往往伴随着血腥与权谋。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太子李承乾的谋反事件,便是一个详情
西晋时期,一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动乱——八王之乱,彻底揭示了晋室皇权的脆弱和贵族权力的膨胀。这场持详情
在中国千百年的姓氏文化中,房姓虽然不算极为常见,但它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同样丰富而深厚。今天,就让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姓氏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家族信息。今天,我详情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建立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然而,秦朝的统治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仙人物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天界体系。其中,东王公这一角色常常出现在详情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充满了丰富的象征和暗示。许多看似琐碎的细节都蕴含着深远详情
在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孙二娘是一个独特的人物。她是梁山泊唯一的女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开黑店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奇特而神秘的生物。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山海经》中的神兽烛龙详情
在道教神话中,真武大帝是一位备受崇敬的神灵,他不仅是北方的守护神,更是掌管北天门、管理三界妖魔的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