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安皇后郭氏的出身很好,后来又被五位皇帝尊为太后,但晚年却极为凄凉,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历朝历代皇后之中,懿安皇后郭氏的出身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她的祖父是对大唐有再造之恩的郭子仪,而其母则是唐代宗的爱女升平公主。鉴于郭氏的出身,唐德宗后来将其选为了皇长孙李纯的正妃。郭氏一生,先后历经唐德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七朝,其中五朝都居于太后之尊,享尽荣华数十年,晚年却极为凄凉。
郭氏本为名门之后,却始终难以封后
懿安皇后出身太原郭氏,太原郭氏作为魏晋以来地方大族,由于一直以来沉浮较大,不比那些名门望族稳定,但由于唐朝中期出了个名将郭子仪,使得太原郭氏地位得以迅速提升,而郭氏作为郭子仪孙女,也算是出身名门了。
由于汾阳郡王郭子仪对大唐有再造之恩,因此当时太原郭氏不仅多有子弟入仕,且与皇室多有联姻,懿安皇后的父亲郭暖(郭子仪第六子)便迎娶了唐代宗李豫之女升平公主,因此懿安皇后又是唐代宗李豫的外孙女,唐德宗李适的外甥女,唐顺宗李诵的表妹。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唐德宗将郭氏选为了皇长孙、广陵王李纯的正妃,其实如果细究起来,郭氏与李纯的父亲李诵乃是一辈(表兄妹)。由于郭氏家世显赫,两人成婚时,李纯亲临升平公主家迎亲,婚后对郭氏也是极为礼遇,成婚两年后,郭氏便为李纯生下了第三子李宥。
永贞元年(805年)八月,唐顺宗因为重用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发动“永贞革新”(又称“二王八司马事件”),触动了宦官权力,即位仅仅八个月的唐顺宗,被迫禅位于宦官拥立的太子李纯,史称“永贞内禅”。而郭氏也于次年,即元和元年(806年)八月被册立为贵妃。
唐宪宗即位之后,在立储之事上却始终难下决心,直到元和四年(809年),唐宪宗才在大臣的促请下立长子李宁为储君。然而,李宁在做了两年太子之后便去世了,深受唐宪宗恩宠的宦官吐突承璀认为应该立次子李恽为储君,奈何李恽母亲地位低贱难以获得大臣支持,于是在大臣们的支持下,唐宪宗最终立郭氏之子李宥为太子,改名李恒,并于元和七年(812年)十月举行了册立大典。
储君之位已定,便又有大臣奏请册立郭氏为皇后,然而不知唐宪宗是受唐中期以来的惯例影响(唐玄宗以来只有唐肃宗的皇后张氏因平叛有功而在活着时被立后),还是担心郭氏在朝中声望太高,害怕自己的权威受到影响,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导致郭氏虽然以贵妃之身尊宠于后宫,却始终难以封后。
历经四朝屡经晋封,朝局动荡却尽享天伦之乐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在位十五年的唐宪宗去世,太子李恒继位,是为唐穆宗。同年闰正月,唐穆宗尊奉母亲郭氏为皇太后,并对郭氏的曾祖、父亲予以了追封,又提拔郭太后的兄长郭钊为刑部尚书,郭鏦为金吾卫大将军。
唐穆宗对母亲极为孝顺,当时郭氏居于兴庆宫,唐穆宗每月初一和三朝庆贺时,都会亲率百官前往拜见。唐穆宗性情亦颇为豪奢,朝夕供奉,务求豪华盛大以合郭氏之意,郭氏游览骊山时,唐穆宗甚至命令景王督率禁军前往护卫。
长庆四年(824年),唐穆宗去世,由于太子李湛当时仅十五岁,于是便有人替郭氏谋划临朝称制,而郭氏却怒斥道,“难道要我效仿武则天吗?太子虽然年幼,选择贤良重臣辅佐便是,何必让我来参与外廷事务?”唐敬宗李湛即位之后,尊奉生母王氏为皇太后,郭氏则被奉为了太皇太后。
唐朝中后期朝局极为混乱,尤其在宦官掌握兵权的情况下,皇帝的性命甚至时常受到威胁。唐敬宗李湛在位仅四年,便于宝历三年(827年)被宦官刘克明、苏佐明等人所谋害,随后刘克明等人伪造遗诏,本想拥立唐宪宗之子绛王李悟为帝,但却被宦官王守澄、梁守谦指挥神策军所杀。
遭受丧子之痛的郭氏无奈,只得下诏迎立唐穆宗次子、唐敬宗之弟、江王李昂继位,是为唐文宗。唐文宗即位后,尊生母箫氏为皇太后,郭氏仍为太皇太后,再加上唐敬宗的生母皇太后王氏,宫中一下子拥有了三位太后,史称“三宫太后”。
唐文宗生性恭谨孝顺,侍奉郭氏极有礼貌,凡是进贡的珍稀之物,必然先行进献宗庙、三宫之后,这才自己享用。
开成五年(840年),在位十三年的唐文宗李昂重病,命太子李永监国,然而宦官仇士良、鱼弘志得知消息后,却伪造遗诏废太子为陈王,改立唐穆宗第五子、唐敬宗和唐文宗之弟李炎为皇太弟,唐文宗虽然得到了消息,但却无可奈何,而群臣更是无人敢反对。
同年正月初四,唐文宗李昂驾崩,皇太弟李炎继位,是为唐武宗,为了便于分辨三公太后,因而称唐敬宗生母王氏为义安太后,唐文宗生母萧氏为积庆太后,郭氏仍称太皇太后,而且三宫太后仍继续受到唐武宗孝养。
唐武宗性喜行猎游宴,与武士角力,后来正是因为太皇太后郭氏的劝谏,这才收敛了性情。
唐宪宗去世之后,郭氏历经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四朝,先后被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虽然在此期间唐朝政局风云变幻,但四位帝王对于郭氏却都极为孝顺,因而倒也享受了几年天伦之乐。
郭氏因与宣宗母子不睦,晚年生活极为凄凉
会昌六年(846年)三月, 在位六年的唐武宗病危,当时不仅唐武宗有儿子在世,就连唐敬宗、唐文宗也多有子嗣在世,然而由于宦官马元贽等人认为唐宪宗第十三子、光王李怡容易控制,于是将其立为皇太叔,代行监理国事,并在武宗驾崩后继承皇位,是为唐宣宗。
唐宣宗之母郑氏,当年曾有相面之人说其未来必然生下天子,因此李唐宗室李锜在谋反时,便将郑氏纳为了侍妾,后来李锜被杀,郑氏便以判臣眷属的身份被充入了宫廷,成为了时为郭贵妃身边的宫女。
后来,郑氏得到唐宪宗临幸,生下了李忱,宪宗去世后,郑氏随儿子生活,称为光王太妃。唐宣宗即位后,郑氏被尊为了皇太后。
按理来说郭氏乃是唐宣宗的嫡母,因此很多人说唐宣宗即位后,郭氏从太皇太后降为了皇太后,其实并非如此,郭氏实际上并未降封,仍为太皇太后。
由于郑氏当年在侍奉郭太后时,两人已有旧怨,因此唐宣宗即位之后,对郭太后有所疏远。郭氏本就因儿子一脉丧失皇位有所不满,如今又遭遇如此冷遇,心情可想而知。
根据唐末裴庭裕《东观奏记》的记载,大中二年(848年)五月二十一日(另说六月初一),郭氏曾意图从勤政楼跳楼自尽,幸有随从的侍从拼死阻拦,这才勉强将其救下,然而当天晚上,郭氏便在兴庆宫突然去世了。
虽然在《宣宗实录》中,唐宣宗在郭太后病重期间,表现的极为体贴入微,但同样记载了郭太后暴崩之事。再加上郭太后去世之后,唐宣宗对于郭氏与唐宪宗合葬和神主祔祭于唐宪宗庙室之事极为反对,甚至为此将太常官王暤贬为了句容县令,可见郭太后晚年的处境凄凉,甚至有人认为郭太后之死正是出自于唐宣宗之手。
直到唐懿宗咸通年间,朝廷才最终下诏,将郭氏神主祔祭于太庙,并将其与唐宪宗合葬于景陵。
实际上,由于郭太后的子孙大多昏庸无道,而唐宣宗却颇有作为,导致郭太后一直以来的风评都不算太好,甚至在影视剧中被塑造为了极为恶毒的形象。可仔细想想,在唐中期以后那个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时期,就连皇帝尚且难以自保,郭氏一个女子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萧太后,辽国著名的女性统治者,她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不仅寿命悠长,而且在其统治期间详情
元朝自1206年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起,至1368年末帝妥懽帖睦尔退位止,**历经了15位皇帝*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凭借非凡的毅力和军事才能,从平凡走向伟大,石勒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作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许多皇后和嫔妃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留下直系后代。其中,曹皇后作为北宋仁宗的正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杨贵妃作为唐代著名的美女之一,其传奇的一生总是让人们津津乐道。她的爱情故事尤为引人详情
在历史记载中,曹丕对待曹操的妻妾的方式引起了诸多争议和非议。曹操逝世后,根据史料记载,曹丕并没有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诸多英雄人物以其非凡的武艺和智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对象。其中,马岱和马超这详情
在宋朝的历史长河中,宋仁宗作为一位显赫的帝王,他的家庭生活同样备受瞩目。尤其是公主们的婚嫁及封号详情
在唐朝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创造了辉煌的开元盛世,但晚年却发生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曹魏作为曹操建立的政权,经历了多位皇帝的统治。其中,曹髦之后的继承者是曹操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孙策和张飞都是以勇猛和战斗力著称的武将,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展现了自详情
亚伯拉罕·林肯,美国历史上第16任总统,以其坚定的意志和对理想不懈的追求而被历史铭记。他的领导下详情
当我们回望历史,尤其是清朝时期的服饰,可能会有人觉得它们版型厚重、颜色深沉,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朝与西凉的战争是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全的重要军事行动。西凉,作为西北地区的一详情
亚美尼亚,这个位于南高加索地区的国家,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从古代石雕到中世详情
洛阳纸贵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成语,源自晋朝时期左思《三都赋》问世后,因其文学价值极高而引起轰动,详情
蔡文姬,东汉末年著名女诗人,因其才华横溢和传奇经历而闻名于世。她的一生经历了三段婚姻,每一段都充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个充满英雄豪杰的时代。其中,典韦和关羽作为各自势力的猛将,都以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五胡十六国时期,诸多民族和势力在北方地区纷争割据,其中后赵的建立者石勒和他的侄子石虎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少有人物能像赵高这样,在短短几年间对一个强盛的帝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作为秦国的宰详情
在楚汉争霸的历史剧中,英布的名字如同一抹浓重的阴影,他的背叛不仅改变了项羽的命运,也在一定程度上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鲜有如妲己这样的人物,其形象复杂多变,既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有导致商朝灭亡的详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德行的根本。历代以来,无数的故事传颂着孝顺的精神,其中《二十四孝》是详情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白娘子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她通常被描绘为美丽的女蛇妖,与许仙的爱情故事感详情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仙人物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天界体系。其中,东王公这一角色常常出现在详情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充满了丰富的象征和暗示。许多看似琐碎的细节都蕴含着深远详情
在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孙二娘是一个独特的人物。她是梁山泊唯一的女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开黑店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奇特而神秘的生物。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山海经》中的神兽烛龙详情
在道教神话中,真武大帝是一位备受崇敬的神灵,他不仅是北方的守护神,更是掌管北天门、管理三界妖魔的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萧太后,辽国著名的女性统治者,她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不仅寿命悠长,而且在其统治期间,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和改革。 萧太后,原名萧绰,是辽朝第七位皇帝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她在辽景宗去世后,因其子耶律隆绪年幼而摄政,后来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