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刘备为什么要把汉中太守位置给魏延?他不放心张飞?
2023-03-14 15:09:35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那么既然是好兄弟,刘备为什么要把汉中太守位置给魏延?难倒是他不放心张飞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在庞统战死之后,刘备迅速调遣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火速支援。而张飞在入川之战中更是表现出色,一路势如破竹,连下蜀中数十城,并且还收降了川中老将严颜。从张飞的表现来看,比赵云更加出色。

  然而在帮助刘备占领成都之后,张飞便一直吃败仗,甚至在汉中之战时张飞还输给了曹魏的实习生曹洪、曹休。

  在《三国志》中有明确记载:分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皆为曹公军所没。

  当时是什么情况呢?很简单,刘备为了尽快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于是便派遣马超、张飞攻打武都,最后想将阴平也收入囊中。可以说这次打仗乃是马超在入川之后的第一战,但是呢?虽然与张飞联手,但是战绩却非常尴尬。


  马超、张飞联手竟然输给了曹魏实习生,于公、于私也说不过去。

  对于马超来说,在加入刘备集团之后,他手中便没有实权,于私马超他不卖力,这也说得过去。但是张飞却是刘备的拜把子兄弟,那么张飞为何也会掉链子呢?

  特别是在刘备打赢汉中之战后,刘老板宁愿选择外姓大将魏延镇守汉中,也没有让张飞出任汉中太守,兼镇北将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刘备为何在张飞打下成都之后,便一直提防着他呢?

  特别是在打下汉中之后,汉中太守的职位刘备给了魏延,这无异于是直接当众打张飞的脸。为什么呢?关羽已经在荆州镇守多年,如今打下汉中,理应让张飞担当守将,然而现实却给张飞一记狠狠的耳光。

  那么为何刘备在打下汉中之后,把镇守城池的任务交给了魏延,而让张飞去守阆中呢?其主要原因有3个。

  我们首先来看阆中的地理位置如何?阆中位于川蜀北部,东邻仪陇、巴中,南接南部,西连剑阁,毫无疑问阆中这块土地确实是一块养老的好地方,张飞提前进入养老阶段,相比马超来张飞要好得多了。

  并且刘备还给了张飞实际兵权,但就是没有让他挑战性更大的汉中,汉中的重要程度远高于阆中,而张飞个人能力也要强于魏延,恐怕连张飞自己也没有搞明白为何大哥刘备不让他去守汉中。

  说到这里,或许有的朋友就会想到,张飞当年丢过徐州,刘备对此仍然是心有余悸,因此不敢再让张飞去守汉中。话虽如此,但是此时的汉中远要比当年的徐州要强,而且目前整个益州已经落入刘备之手,即使汉中遭遇攻打,张飞也可以迅速向成都求救。

  综合来看,刘备放弃让张飞守汉中,绝对不是因为当年张飞丢过徐州。说白了,此时已经得到整个益州的刘备,他显然已经在开始提防着张飞了。刘备为何要堤防张飞?

  第一个原因就是防止张飞因性情而误事,正如上文而言,张飞当年丢徐州也正是因为他的个人脾气、性情导致。

  刘备为此在私下也是多次提醒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简单来说就是警告张飞,不要过于严厉对待下属,长此以往会遭致大祸,然而张飞当刘备的劝告是空气。


  最终在张飞决定出兵与刘备合兵于江州之前,被下属斩杀。看看刘备的劝告其实真的很有必要听,当年张飞丢掉徐州就是因为痛打不喝酒的曹豹,这才遭致大祸,最终曹豹引吕布入城,张飞因为酗酒而丢掉了徐州。

  作为上司、主公,刘备对张飞已经是做到了苦口婆心,但是张飞却不以为然,最终张飞也是因为性情原因,丢掉老命。试问,如果汉中是这样一个主将把守,说不定很容易会被敌人钻空子。

  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张飞的妻子乃是夏侯氏。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公元200年,张飞路经谯县时,无意之间便看到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当时张飞也是血气方刚之年,于是直接动手将女子掳走。后来张飞才知道当日所掳走的女子正是曹魏大将夏侯渊的侄女,如果要论辈分,自己还要管夏侯渊叫叔叔。

  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大哥刘备跟曹操打了一辈子的仗,如今却迎娶了夏侯氏为妻,如果从辈分上来说,张飞还得叫曹操一声“叔叔”。为何呢?曹操与夏侯渊是连襟关系,夏侯氏给夏侯渊叫叔叔,自然而然,张飞作为夏侯氏的丈夫,肯定也得叫曹操叔叔。

  在史料《魏略》中记载:建安五年,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

  在夏侯渊被斩杀之后,刘备一脸的不高兴,并且还当众怒骂黄忠:“当得其魁,用此何邪”,当时黄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并且在法正的鼎力帮助之下,才拿下了夏侯渊,刘备不但没有夸奖黄忠,反而把黄忠给骂了一通,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那么刘备为何要用冰冷的8个字来数落立下大功的黄忠呢?原因很简单,照顾到张飞的面子,毕竟夏侯渊可是张飞妻子,也就是张飞的叔叔。如果刘备表现得太过夸张,恐怕张飞心里也会不舒服,搞不好,张飞还得回去跪搓衣板。

  在史料记载,夏侯渊战死之后,乃是夏侯氏也就是张飞妻子,替夏侯渊收了尸,最终安埋。这也是为什么,黄忠在斩杀了夏侯渊之后,反而遭到刘备冷眼的真正原因,毕竟自己兄弟张飞的面子,还是要照顾到的。

  第三个原因不让张飞去守汉中,就是害怕夏侯氏与张飞攀亲带故。

  历来都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说法,如果夏侯氏在曹魏混不下去了,那么夏侯氏很有可能会想到投奔张飞。同样的道理,如果张飞后人,或者是家属在川蜀呆不下去了,夏侯氏肯定也会建议张飞前往曹魏投奔。

  这也是为何后来夏侯霸意识到在曹魏做官非常危险之后,便不远千里前来投奔刘禅的真正原因。因为当年夏侯霸卷入司马氏、曹爽之间的争斗之中,如果留在曹魏,恐怕会有性命之忧。

  如果张飞坐镇汉中,一旦有夏侯氏的亲属前来,张飞他肯定也会接纳,毕竟怎么也算是自己妻子的娘家人,岂能不管不顾。当年攻打夏侯渊之时,刘备让黄忠上战场,并没有让张飞去攻打夏侯渊,也正是考虑到这个利害关系,试问如果真的是张飞去攻打夏侯渊,即使战场之上,各为其主,难道张飞就不会下死手了吗?

  如果张飞不下死手,第一个就是对不起刘备。如果下了死手,张飞就是斩杀自己叔叔的千古罪人,必将流传于史书之中。

  因此,刘备综合分析之后,决定将汉中太守的位置给魏延。一来可以免去张飞的烦恼,二来也可以历练魏延,让他日后好为蜀国建功。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樊迟:春秋末期的儒家学者

  樊迟,名须,字子迟,是春秋末期的儒家学者。他出生于齐国,其祖先的详细历史记载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樊迟并非出自显赫的家族,他的成名更多是因为他的才智以及与孔子的师徒关系。  据《论语》记载,樊迟是孔子的弟子之一,虽然他在孔子的弟子中并不如颜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