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袁崇焕如果在己巳之变先去攻打沈阳的话会是什么结局?
2023-02-17 14:39:21

  己巳之变又称后金攻明京畿之战,是后金大汗皇太极率军突袭背景以及明军阻击后金军的历史事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有个假设,也就是袁崇焕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当中涉及到牵制、阻击、攻坚等方面的实战指挥、调派能力。在收到后金军入寇的消息后,袁崇焕可以指挥明军分成几部,然后分别出击。

  关内驻扎的赵率教部不用去救援遵化了,直接去北京和满桂汇合,配合其余各路勤王明军联手保卫北京,牺牲从遵化到北京的沿线城池,放皇太极进来,在北京城下拖住皇太极。如袁崇焕能顺利杀到沈阳城下,皇太极会马上回去救援,那么,赵率教和满桂还需要联手延缓皇太极回师的时间。

  袁崇焕这边,先要安排一部分军队(以步兵为主)到皇太极破关的沿路上设置防线,利用一些地形对后金军队层层阻击,战术目的很简单,也是延缓皇太极回师的时间。

  最后就是袁崇焕亲率关宁军主力进攻沈阳,沈阳前面还有个辽阳城护卫,即使拿下辽阳,沈阳也并非无一兵一卒,几万士兵还是能拉出来的,这就需要考验袁崇焕辖下军队的野战能力和攻坚能力了。

  以上是最简单的攻沈阳救北京的方式,它也有个前提,需要崇祯同意这个战略,并交付袁崇焕统一指挥关内、关外各支部队的权力,这也涉及到一些问题,比如:

  同时要考虑明军的战斗力和协同作战能力,袁崇焕所部明军是否有快速打到沈阳城下并包围之的野战能力和行军能力?

  在关内的明军能否有效配合袁崇焕拖住皇太极?要知道,满桂、赵率教和袁崇焕的关系可不怎么好,他们都是被排挤出辽东的。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明军的战力,皇太极在回师的途中是要拼命的,明军能否拦住他?在沈阳的后金军队也是会拼命的,袁崇焕麾下的辽东军团能否唬住对方?

  政治上的认同

  袁崇焕麾下的关宁军是当时最能打的明军,他们不驰援北京,而是要搞围魏救赵,甚至于把战争扩大化,变成灭后金之战,这么大的战略,袁崇焕能否仅仅凭借奏折就说服在北京城里估计已经吓破胆的崇祯皇帝和文武百官?

  只有说服了崇祯和文武百官,才会得到朝廷在粮饷、物资和军事权力上的支持,否则,袁崇焕只能老老实实的去救援北京。其实,说服崇祯和文武百官是基本上不可能的,袁崇焕后来被处死的罪名中有一条就是通敌,当皇太极杀进关时,谁敢相信袁崇焕的战略并交给他所有的兵权?

  综上所述,皇太极围攻北京城时,袁崇焕如果想攻打沈阳,首先从军事上不可行,自从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对后金就从来没有在进攻战中打赢过,明军的战斗力不支持袁崇焕这么干,明军间各个派系的互相不服气也无法让他们协同打大战役。

  政治上,我们现代人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可以知道皇太极入关仅仅是为了打劫,而不是占领北京,可当时的崇祯和文武百官不知道啊,他们最担心的是袁崇焕已经和皇太极勾搭上了,最担心皇太极的这次入侵变成又一个“土木堡之变”,当时的北京城里可没有于谦。

  而且,袁崇焕不是桀骜不驯的武将,他是文官士大夫,袁崇焕一没有真正的军事统帅的反应和指挥能力,二受制于忠君的思想,不可能把崇祯求援的圣旨当成草纸。所以,“己巳之变”时皇太极围攻北京,袁崇焕只能选择驰援,即使后来被崇祯下狱论罪,他也只能担着。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人生有什么故事存在?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其创立者李渊的贡献功不可没。李渊,字淑德,是唐朝的开国皇帝,被尊称为唐高祖。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从起兵反隋到建立大唐帝国,李渊的一生都在为中国历史书写着重要的篇章。  ### 李渊的出身与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