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巅峰时期无比强大,那么吐蕃为何不打弱小的印度,反而揪着强大的唐朝穷追猛打?其实这就是他们的风格,吐蕃的行事风格是“风险越高,收益越大”,于是吐蕃一直将主要精力放在与强大唐朝的战斗,前后持续两百余年。
吐蕃和唐朝都出生在公元618年,史学界公认吐蕃是从松赞干布开始的,实际上吐蕃的出现要更早一些,只是处于碎片执政时代,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度。
松赞干布在他父亲打下的基础上统一西藏,起初松赞干布对唐朝是不服气的,公元638年,吐蕃与唐朝之间爆发松州之战。此战中,唐朝开国名将侯君集带领五万铁骑击败吐蕃军队,松赞干布损兵折将,猛然间醒悟:唐朝实力强悍。
吸取教训的松赞干布决定与唐朝化敌为友,主动派人到唐朝求亲,唐太宗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开启和亲之路。文成公主不辱使命,在吐蕃宣扬唐朝文化,带去先进的技术经验,帮助吐蕃发展农业。
吐蕃社会主要是以农牧业为主,生产方式介于草原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现代考古发现吐蕃时期的竹简、碑铭都证明,吐蕃当时有青稞、小麦等农作物,也有耗牛、马、骆驼等牲畜,此外还有烧炭、冶铁、毛织等手工业。
松赞干布去世后,葛尔家族的论东赞、论钦陵相继担任吐蕃的大论,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宰相,而这两位都是扩张主义者。
论钦陵是吐蕃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他对吐蕃与唐朝的国际关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论钦陵首先是带兵降服了吐谷浑部落,而吐谷浑当时是臣服唐朝的,这就相当于是从唐朝手中抢走马仔小弟。
公元670年,论钦陵带兵与唐朝名将薛仁贵在大非川开战,薛仁贵统帅的十万唐军战败。公元678年,论钦陵又在青海湖之战中击败唐朝李敬玄率领的十八万大军。战后的论钦陵一鼓作气,甚至占领了唐朝经营多年的西域安西四大重镇。
虽然吐蕃在几次战役中都击败唐朝,但是仍然不能轻松撼动唐朝的地位,于是吐蕃暂时改变扩张方向。吐蕃开始向南部延伸自己的势力范围,降服岷江河畔的安戎、云南当地的六诏部族等,在战略上对唐朝形成夹击的态势。
当唐朝进入武则天时代后,由于内部矛盾斗争的加剧,不少让外敌胆寒的名将都成为朝堂斗争的牺牲品,比如程务挺、黑齿常之等。
尤其是黑齿常之的死,让唐朝在青海高原的控制力迅速弱化,此消彼长之间,吐蕃对唐朝的威胁陡然增大。
唐朝是历史上鼎盛发展的时期,其中丝绸之路的地位极为重要,是连接西域各国的命脉通道。吐蕃同样也看到丝绸之路带来的巨大利益,于是论钦陵带兵强夺河西走廊、陇右地区,丝绸之路成为吐蕃的发财之道,愈发胆大的吐蕃开始大面积地入侵唐朝疆土。
虽然后来唐朝名将王孝杰率军击退吐蕃,重新夺回失守的安西四镇,但是由于唐朝控制力的减弱,后突厥汗国已经重新站起来,成为唐朝的心腹大患。
就在论钦陵在前线捷报频传之际,吐蕃赞普赤都松赞对论钦陵产生芥蒂,害怕战功越来越大自己难以驾驭,于是命令论钦陵撤兵。在赤都松赞的主导下,吐蕃再次与唐朝达成友好同盟。
从公元699年,在吐蕃内部开始对掌管吐蕃朝政七十年的葛尔家族进行打击,最后导致论钦陵举兵造反,以失败自杀告终,这位给唐朝造成巨大压力的吐蕃战将就这样落下帷幕。
赤都松赞一如既往地主张与唐朝和平相处,他的儿子赤德祖赞年幼登基,同样也和唐朝交好,并且仿照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娶公主,最后是金城公主远嫁吐蕃。
再说回唐朝这边,唐玄宗李隆基登上皇位,前中期的玄宗励精图治,将大唐盛世推向高潮。在对外策略上也非常强硬,将吐蕃的赤德祖赞打得没有招架之力,最后吐蕃被迫向唐朝求和。
在这段时期内,唐朝以天下之主的影响力恢复昔日荣光,而吐蕃也在屡战屡败中疆域不断缩小。公元755年,赤德祖赞去世,他的儿子赤松德赞继位,这将是唐朝的又一位劲敌。
赤松德赞是吐蕃非常强大的一位统治者,在其执政期间,吐蕃达到史无前例的巅峰时期,而他和松赞干布、赤祖德赞也被称为吐蕃的三大法王。
吐蕃攻打印度就发生在赤松德赞执政时期,当时赤松德赞要在桑耶寺建造一座白塔,当他听说印度有佛祖的真身舍利,没有丝毫犹豫,赤松德赞立即派出大军前去迎接舍利。
赤松德赞派出的大军一路南下,沿途经过的小国和部落纷纷归降,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将恒河北岸的所有地区全部收归己有。随后,赤松德赞的吐蕃大军渡过恒河,一举攻陷城池,顺利取得佛祖舍利后就启程返回。
在回师途中,赤松德赞在恒河边上立下石碑,作为自己征服的标志,并且约定恒河作为吐蕃的边界。据说赤松德赞在离开前只留下四位士兵驻守边疆,就是这四位士兵就让印度一直臣服吐蕃长达半世纪。
由此可见赤松德赞名不虚传,再看看他对唐朝的策略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他的谋略。
赤德祖赞去世,吐蕃派出使者到唐朝报丧,此行意外得知唐朝爆发安史之乱,新登基的赤松德赞迅速觉察到属于吐蕃的时代要来了,于是趁机强占唐朝大面积的疆土。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不得不将驻守西部的精兵强将调回中原地区平定叛乱,这是唐朝面临的最紧要的大事,就在这时,吐蕃连续发兵攻占大唐西部的大面积领土。
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内,在赤松德赞的带领下,吐蕃发展成为东至关中地区,西到帕米尔高原,北到天山,南到印度恒河河畔的巨大帝国。
如果是按照吐蕃军队能够覆盖的范围,将会更大,中亚、印度都在吐蕃的兵锋区域内。
强大一时的吐蕃最终因为内部矛盾轰然倒塌,这个与唐朝、回鹘汗国、阿拉伯帝国并驾齐驱,共同争夺亚洲霸权的帝国再也没有起来过。
如果要问吐蕃为什么两百多年揪着强大的唐朝猛打,而不打武力羸弱的印度,从前文的介绍中可以发现,吐蕃并不是没有打印度,吐蕃大军横扫一切,仅留四人就控制印度长达半世纪。
吐蕃没有猛攻印度还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气候的影响。
吐蕃人习惯生活在青藏高原,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早已适应这里的气候,人的各项身体机能也都是符合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印度气候的典型特点是闷热潮湿,并且海拔非常低。
吐蕃人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气候,就像是我们所说的高原反应一样,吐蕃人从青藏高原到印度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气候环境的变化会让吐蕃军队的战斗力大幅下降,并且很容易导致水土不服。
此外,印度地区的原始森林很多,在潮湿环境下吐蕃人在这里会感染各种疾病,因此对于吐蕃来说攻打印度并不是最优选择。
二是印度毫无抵抗力。
从赤松德赞到印度迎接佛祖舍利可以发现,吐蕃军队到印度就像是狼入羊群,根本没有遇到任何阻力,并且印度土著非常机敏,投降速度非常快,吐蕃军队想要什么都可以拿走。
三是攻打印度没收获。
印度的发达程度远不如唐朝,劫掠印度并不会取得太多的战果,而唐朝则不一样,唐朝的繁荣程度领先世界,尤其是吐蕃经常可以劫掠丝绸之路,从其中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
四是吐蕃不能实现实际控制。
吐蕃终究是人口数量少的民族,如果要实现对一个地区的长久统治,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口来作为支撑,而吐蕃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吐蕃出兵的主要目的是劫掠财富,并不能真正统治。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姓氏体系中,司马是一个相当常见的姓氏。然而,当我们谈论到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司马欣详情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吕布被塑造为英勇无敌的武将,然而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吕布并未被列入蜀汉详情
春秋时期,吴国的历史充满了权力斗争和血腥冲突。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王僚和庆忌的父子关系成为了一详情
关羽,字云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将,他的英勇和忠诚使他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他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与政治斗争的时代。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中,有一位关键的人物——他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汉高祖刘邦斩白蛇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个故事不仅被视为秦朝灭亡的征兆,也是刘邦推翻秦朝详情
汉成帝刘骜在位共25年。 汉成帝,即刘骜,是西汉的第十二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从公元前33年开始详情
在中国古代汉朝宫廷中,钩弋夫人以其非凡的身份和悲剧性的命运,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北宋末年发生的靖康之难是一段让人痛心的往事。这场灾难不仅标志着北宋的灭亡,也使得详情
薛仁贵,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一位闻名于唐朝初年的军事将领。 首先,薛仁贵(614年-683年3详情
东周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秦朝。这个朝代不仅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也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激流中,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曹叡承载着父辈的遗志与国家的重任。他在位期间,不仅继承了曹操详情
明朝历史上,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一桩悬而未决的历史之谜。据史料记载,建文帝是明成祖朱棣发动靖详情
岳飞,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和著名将领,因其忠诚勇敢、战功卓著而深受后人敬仰。然而,他生前却因政治斗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其一生与死亡都充满了悲剧色彩。崇祯皇帝,原名朱由检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元嘉时期是南朝宋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孕育了三位杰出的文学家——谢灵运、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鞋履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仅承载着实用性的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详情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这场灾难不仅对详情
在波澜壮阔的欧洲历史长河中,玛丽娅·特蕾莎以其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开明的统治理念,成为了18世纪最著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国以其非凡的崛起与戏剧性的灭亡,成为了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中国历史详情
画家四祖,这一称谓汇聚了晋唐时期四位杰出的绘画大师,他们分别是**东晋的顾恺之、南朝宋的陆探微、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如同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飞跃。作为北京大学详情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