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是怎么来的?有何故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俗话说的“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虽然道的是“分”、“合”两件事,但这是从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给予了两人共同的高度评价:均系古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本文专门聊聊刘伯温的故事,还原一个真实的刘伯温。相信读者朋友们会感兴趣。
(一)怀才不遇隐桑梓
刘基(1311-1375年),字伯温,处州府(今温州市)青田县人。他从小聪明伶俐智商高,加之家庭条件较好能接受到正规系统的教育,一些人早就预料到他将来肯定会成为一个做大事、光宗耀祖的人。
据野史载,他和李太白小时候有个相似的思想转变过程。由于属学霸级人物,看书一遍就能过目不忘,再看一遍且能滔滔不绝地背诵出来,因此他对老师“看书百遍”的要求不以为然,常偷空从学堂溜出去玩耍。某天他来到一条溪涧边,见到一个老大妈在浣沙。老大妈从闲聊中得知他的情况后说:没有我们辛苦的劳动,大家就没有衣服穿。如果学生不认真读书,就不会收获高深的学问。“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真理,你读书认不认真呢?如果不认真学习,将来是不能做大事的。
少年刘伯温听了浣沙大妈的话,醍醐灌顶,受到很大的启发,从此十分认真地读书学习。据说他的字号“百温”就是由此而取得。后来他当官勤政为民,老百姓感谢他,将其字号改称为“伯温”,就含有尊重的意思了。
元代至顺年间,刘伯温考取进士入仕,任江西高安县丞等职,工作勤奋颇有政绩。元至正十二年后,历任浙东元帅府都事、枢密院经历等职,初步显示出了其政治、军事才能。由于朝廷不重用他,刘伯温很失望,便遵循孔夫子的“只为清廉勤政朝廷做事”的古训,弃官归隐于青田山中,天天认真读书,等待知遇者的来临。
他的确是个天才人物哦,凡天文兵法、四书五经、诗词文章,过目就洞识其意,吟诵不忘。他写的《郁离子》,既是书名也是他的自称,用寓言形式表现了他具备的渊博学识和富有创造性的思想,书中涉及到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涉及到思想、伦理到神仙鬼怪等广泛的内容,令人惊叹和深省。但他的才华,世人负面评价的多,认为他大言不惭、浮夸轻狂,只有少数人认为他是个奇才。
(二)半百出山施才能
慧眼识才的朱元璋打听到刘伯温的才能后,派出使者礼请他出山,他拒绝了。朱元璋不罢休,再次派使者来。这次他觉得再不出山与情理不合,与自己的本性不合,于是随使者来到了建康(现南京)。这一年他刚好满50岁。
到建康后,朱元璋以上宾之礼接待他,住进有司修礼贤馆。刘伯温自认为遇到明主,呈上了时务18策,分析内外形势,提出了消灭割据势力、实现统一的大计方针。朱元璋十分看重他的才能,夸他可以比肩辅佐汉高祖的张子房,尊称他为老师,作为自己的谋士参与机密事务的研讨和决策。有关心信任自己的领导,有如此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刘伯温的政治、军事才干有了用武之地。
在消灭割据势势力方面,他不仅在战略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具体的战术上也施出了不少妙计。如有一次敌军攻占了朱元璋军据守的太平城,朱元璋军被迫退守建康。敌军又气势汹汹前来攻打,一些人主张继续撤退。刘基说,骄兵来战,劳师袭远,我军以逸待劳,那有打不赢的道理?随后给朱元璋出了个诱故深入,以有利地形伏敌之计。待敌军船只驶入一条狭窄河道的时候,朱元璋军伏兵四出,水陆两路夹攻,打得敌军大败,不仅保卫了建康,还收复了太平城。
刘基在战斗中十分沉着冷静,细心观察,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有一次朱元璋军和敌军在鄱阳湖中大战,朱元璋坐在指挥船上发号施令。突然刘基叫朱元璋换乘另一条船。朱元璋行动慢了一点,刘基叫卫士迅速将其拉走。刚踏上另一条船,那条指挥船就被敌军炮火击中。为啥刘基能神机妙算?原来他早就观察到,朱元璋求胜心切,让指挥船穿行于兵阵之中,已经暴露在敌人眼皮底下了。
刘伯温成为了朱元璋智囊团中的核心人物。他晚年将要告老还乡之前,还上了最后一道奏章,提出了不可轻视一些割据势力等建议,可惜朱元璋没认真考虑他的建议,匆匆发兵西征,最后失败而归。朱元璋一想起刘伯温那道奏章,就感到后悔不已。
(三)德法并举治国家
刘伯温认为治世安民要德政和刑法并用,以德治为主,刑法为辅。使用刑法的目的不是为用而用,而是用严明的法纪作为德政的保证,以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
他协助朱元璋审理处置了一批积年没处理的冤案,给受害者平反昭雪。朱元璋觉得很有成效,以后就将重要囚犯都交给刘伯温审理,刘伯温严格依法办事,安定了人心。他还拟定了明律令,成了明代后来立法的依据。洪武三十年颁布的《大明律》,就是在它的基础上修订完善的。刘伯温任御史中丞后,要求御史们纠劾违法乱纪之事,对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要一视同仁。左丞相的亲信、中书省的一个李姓都事犯贪污罪,案发后左丞相多次向刘伯温说情。他不讲情面,秉公执法,将那都事处死,引起了朝野的震动。当时朝廷不少人结成朋党,朱元璋说只有刘伯温从不同流合污,是一个好人。
刘伯温把“卫农”和养兵两件大事当作治国的根基。养兵的目的是“卫农”和卫国。他为国家军队专门制订了管理办法,在各地专门设立部队驻地,和平时期军队参加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尽量减少财政的养兵支出。发生了战争,由朝廷统一安排作战任务。这个办法,有利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集中兵权,加强国防力量,稳定朝廷统治。
刘伯温的治国理论和实践,以国家和老百姓为出发点,德与法相辅相成,重视选拔、识别人才,取得了洪武年间较为清平的政治局面。
文末补白: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用在刘伯温身上硬是恰如其分哟。刘伯温告老还乡后,断绝了和朝官们的一切往来,其目的就是打算超脱凡事,安心度过晚年。但他对世事的关注之心并没泯灭。离家乡不远有个地方治安很不好,但当地的官吏隐瞒此事,不向朝廷报告。刘伯温叫儿子向朱元璋报告,那些官吏就诬蔑他想把那块地占为墓地。朱元璋偏听偏信,本来要从重处理他的,念他劳苦功高,给了他一个象征性的处分。刘伯温入朝见朱元璋,由于心里害怕,不敢为自己辩护,只是一个劲地引咎自责,请办自己的罪,也不敢提回家的事。这么一折腾,就病倒了。据野史载,对他心怀不满的时任丞相,借机假惺惺关心他,派一个医生为他治病,用慢性毒药害死了他。
洪武十三年为他平反昭雪,朱元璋颁布诰令,他的子孙世袭他的爵禄。明武宗称赞他是建国的首席谋士和头号功臣。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详情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一位皇帝一直备受争议,他就是嘉靖皇帝。有人认为他是一位昏君,但也有人认为他有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战争频繁的战国时期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和思想家。其中,吴起无疑是这一时详情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以严峻刚直著称,甚至连首辅张居正都对他忌惮三分。他就是明朝著名详情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王昌龄,字少伯,生于唐朝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也是边塞诗风最为盛行的时详情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期的实际统治者,她的生活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史料记载,慈禧每日凌晨便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楚汉之争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而在这场争斗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引人关注:项羽为何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的形象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扭曲,而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就是明朝末年的一位详情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而在这个时代中,有一个人物的名字总是引人争议,他就是魏忠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和故事被时间的尘埃所掩盖,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便是关于曹睿身世的一段详情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中,成吉思汗的崛起是一个传奇。他的成功征服和统一了蒙古诸部,并最终建立了一个横跨详情
在中国古代社会,孝道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其中,入土为安是一种普遍的丧葬观念,意指人死后应被安葬详情
清朝乾隆年间,一个名叫和珅的官员迅速崛起,最终成为乾隆皇帝身边最受宠信的大臣。和珅的权势之大,影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女性诗人的身影虽然稀少,但她们的作品却如璀璨的星辰般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东晋时期的女详情
在中国封建历史的长河中,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是常有的事,然而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帝王——明朝的建详情
冲绳岛战役,又称冲绳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的最后一场重要陆地战役。XXXX年X月X日至6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联姻往往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精心策划的一种手段。宣太后与义渠王的结合便是其中详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一直是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南宋时期,面对国家危亡和社会动荡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封建历史中,牛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来源。因此,不少朝代出于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出台详情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卷中,清朝乾隆年间的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作为乾隆皇帝身边最受宠信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女性因她们的智慧、美貌或权力而被后世铭记。王宝钏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名字与唐宣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如同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飞跃。作为北京大学详情
西门吹雪,这个名字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以剑术高超、性格孤傲而著称,被誉为剑神详情
在中国古代,丹书铁券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免死金牌,它代表着持有者可以免受一切法律的制裁。而在《水详情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