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明朝刘炜为什么要反对纳粟免罪?理由是什么?
2023-02-09 13:44:58

  明朝刘炜为什么要反对纳粟免罪?理由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刘炜是明朝前中期的一名官员,出生于慈溪,于正统四年考中进士,被授官为南京刑科给事中。当时,副都御史周铨常常因为私人怨恨鞭笞御史。众多御史范霖、杨永和尚褫等十人不堪受辱,一起联合上书弹劾周铨。过后,刘炜和同官卢祥等人一起继续联合上书弹劾周铨。

  最终成功将周铨逮捕入狱,周铨入狱后,还揭发了范霖、杨永、卢祥等人。当时当权的宦官王振十分痛恨这些言官、御史,便借此机会将周铨所揭发的这些人,悉数逮捕入狱。最终,范霖、杨永被判处绞刑,后得以减罪免死,其他的御史有的被戍边,有的被贬谪。 刘炜和卢祥两人比较幸运一点,他们的冤屈得以被洗刷后留任,而当时周铨已经在监狱里病死了。

  过后,刘炜经过一番努力,得以被累迁为都给事中。

  景泰四年,户部方面以边境的各种物资储备并不充分为理由,请求朝廷下令让那些被罢免官员中没有贪污罪行的,通过缴纳粟米二十石,来换取朝廷的免罪诏书。

  针对此事,刘炜表示强烈反对,他上书表示:这些经过考察后依旧被罢免的官员,其所犯的过错大多数不止有贪污这一项罪名,像什么散漫暴虐、沉溺酒色、不讲廉耻等等罪名都有,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因为缴纳了一些粟米就给他们颁布免罪诏书呢?这么做无疑会让天下人觉得,朝廷的免罪诏书仅仅值二十石粟米而已。这必定是由于尚书金濂不识大体,方才有这样离奇的举动。

  朱祁钰觉得刘炜说得很对,便否决了户部方面的提议。

  有一年,山东一带的收成不好,户部方面以尚书沈翼熟悉那个地方的民众疾苦为理由,将其委派去山东处理灾情。结果沈翼到了那边之后,在赈灾安民方面毫无建树,刘炜因此弹劾沈翼,并表示山东一带虽然发生了严重的灾情,但那边已经有尚书薛希跶、少卿张固在镇守安抚了,同时还有侍郎邹干、都御史王兹赈济,如今又把尚书沈翼派了过去了,真就应了民间的那句谚语,十只羊却要用九个人来放牧,这做法无疑是不对的,对行政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还因为互相不统属,导致行政效率也降低了不少。

  请求陛下下令将沈翼召回南京户部,把处理山东灾情这件事情全权交给薛希理去负责,朱祁钰听从了刘炜的建议。

  天顺初年的时候,黄炜被任命为云南参政,后改为广东参政,负责管理惠、潮二府。黄炜最终因为劳累过度而病死在任上。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孙尚香:历史的真相与传说的融合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