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婴矫诏案是怎么回事?窦婴的遗诏是怎么来的?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元光四年(前131年),丞相田蚡与魏其侯窦婴、将军灌夫发生冲突,靠着姐姐王太后的支持而迫使外甥汉武帝将窦婴、灌夫逮捕治罪。随后窦婴为了救自己与灌夫,便拿出汉景帝给自己的遗诏,将之献给汉武帝。然而朝廷认为诏书为假,便处死了窦婴、灌夫。那窦婴所持的遗诏是真是假呢,
一,灌夫骂座
夏,丞相取燕王女为夫人,有太后诏,召列侯宗室皆往贺。(史记·田蚡传)
元光四年(前131年)夏,燕王刘定国为了掩盖自己私通庶母、强夺弟媳的丑事,便把女儿刘氏嫁给了权倾朝野的丞相田蚡为妻。田蚡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便大操大办此次婚礼。王太后为了给弟弟田蚡助势,便下诏让长安的宗室和列侯都去田府祝贺。
魏其侯窦婴此前与田蚡交恶,但迫于太后的诏书,只得邀请好友灌夫和自己一同前去。灌夫不满田蚡小人得志,便向窦婴推辞说:“我多次酒后失礼而得罪了田蚡,况且不久前又与他发生过冲突,还是不去为好。”
原来田蚡出任丞相后不久,灌夫就请他去窦婴家作客以示好。然而田蚡却对此十分轻慢,由此惹怒了刚正不阿的灌夫,二人于是互相敌视。后来田蚡又向窦婴强索良田不成,导致二人交恶。
元光四年春,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上曰:“此丞相事,何请。”灌夫亦持丞相阴事,为奸利,受淮南王金与语言。宾客居间,遂止,俱解。(史记·田蚡传)
然后田蚡为了报复灌夫,就在元光四年(前131年)春严查灌夫家族的不法行为。幸亏灌夫握有田蚡私交藩王的罪证,这才迫使田蚡收敛。随后二人就在双方门客的调解下和解,不再互相追究对方。
但窦婴认为此事已经过去,况且双方已经和解,担心不去会惹怒田蚡,便硬拉着灌夫去了田家祝贺。然而参加田蚡婚姻的宗室和列侯都对田蚡恭敬有加,在他祝酒时全都离席祝贺。可等到窦婴祝酒时,只有他的老朋友离席还礼,其他的宗室和列侯都无动于衷。
灌夫对此很气愤,怨恨那些轻视窦婴的人只会阿谀奉承。随后灌夫起身敬酒,等轮到田蚡时,他表示自己喝不了多少。灌夫见田蚡不给自己面子,于是劝酒说:“丞相是贵人,都喝完吧!”
然而田蚡执意不肯喝完,灌夫无奈,只得向其他人敬酒,轮到了临汝侯灌贤。虽然灌贤是灌家家主而自己曾是灌家家臣,但灌夫自认为为灌家效力多年,灌贤应该给自己这个老臣面子。可灌贤忙着和卫尉程不识小声耳语,就没有离席还礼。
灌夫早就积攒了一腔怒气,于是对着灌贤怒骂说:“你平生把程不识看得不值一钱,现在长辈敬酒,你又学小女子切切私语。”
田蚡听了很生气,认为灌夫是在挑衅,于是质问灌夫说:“程不识和李广是东西两宫的卫尉,你今天当众羞辱程将军,难道就不给李将军留面子吗?”
灌夫回答说:“今天你就是砍掉我的头颅,我也在所不惜,哪里还会在乎什么程将军和李将军呢!”
(田蚡)劾灌夫骂坐不敬,系居室。遂按其前事,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皆得弃市罪……诸灌氏皆亡匿,夫系,遂不得告言武安阴事。(史记·田蚡传)
前来祝贺的宗室和列侯见田蚡与灌夫争吵起来,不愿惹麻烦,于是纷纷起身以上厕所为由离开。窦婴见了,连忙拉着灌夫离开。然而田蚡对灌夫骂座十分生气,强令仆人将其扣押,决定将其除掉,以免他再拿自己私交藩王的罪证威胁自己。接着田蚡以灌夫藐视太后诏书为由将其拘禁,还派人追捕灌夫族人想要斩草除根。
二,田窦辩论
窦婴派人去向田蚡求情,希望他放了灌夫。然而田蚡早就想杀掉灌夫,便对此予以拒绝。窦婴无奈,决定挺身而出,一定要救出灌夫。窦婴夫人担心丈夫此举会惹怒太后而导致窦家遭祸,便劝他不要去。可窦婴宁愿失去爵位也不愿看着好友被害,便执意向汉武帝上书求助。
汉武帝召表伯窦婴入宫,向他问明事情原委,认为他说得对,灌夫罪不至死,便让他到朝廷上公开讨议此事。然后百官在朝廷上讨论灌夫之事。窦婴为了救出灌夫,于是大力称赞灌夫的功劳,说他只是酒后糊涂,没有什么大罪。
田蚡为了反击窦婴,便极力诋毁灌夫横行霸道,还给他按上大逆不道的罪名。窦婴见田蚡不讲理,于是揭露他强占土地,收受财宝的丑事。田蚡十分生气,于是反驳称自己只是喜好财货美女,并没有什么野心;可窦婴与灌夫对朝廷心怀不满,还收拢天下豪杰,明显是图谋不轨。
汉武帝听了,于是询问百官说:“他们二人谁说的对?”
御史大夫韩安国为了缓和田蚡与窦婴的矛盾,于是和稀泥的回答说二人说的都有道理,希望皇帝圣裁。主爵都尉汲黯支持窦婴,内史郑当时则左右摇摆,其他大臣为了自保则默不作声。
汉武帝对此十分生气,故意斥责郑当时说:“你平时多次议论窦婴、田蚡的长短,现在众人一起讨论,你却畏首畏尾地像驾在车辕下的小马驹,我要把你们一起杀掉。”
三,窦灌遇害
太后亦已使人候伺,具以告太后。太后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且帝甯能为石人邪!此特帝在,即录录,设百岁后,是属宁有可信者乎?”(史记·田蚡传)
王太后担心弟弟受委屈,便派人在宫外探听朝会的消息,对结果十分生气,便训斥儿子汉武帝放任其舅被人欺负,于是以绝食来威胁他处罚窦婴和灌夫。汉武帝无奈,只得向母亲谢罪,派御史调查此事。随后御史就奉皇帝的旨意调查窦婴所说,发现其所说不实,有包庇灌夫的嫌疑,于是以欺君之罪捉了窦婴。
孝景时,婴尝受遗诏,曰“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汉书·灌夫传)
窦婴是汉景帝时的重臣,因为平定七国之乱而深受皇帝重用。汉景帝晚年担心儿子刘彻年少难以坐稳皇位,便给窦婴留了遗诏,授予他便宜行事之权。此时窦婴身陷囹圄,为了自救,便通知侄儿拿着遗诏去找汉武帝,希望求见皇帝。
汉武帝见到遗诏,便命主管官员核实真假,然而该官员没有发现宫内的遗诏备份,便弹劾窦婴伪造先帝遗诏。汉武帝无奈,于是先处死了灌夫。随后田蚡担心窦婴获释,于是派人散播攻击他的谣言。汉武帝听了谣言,于是处死窦婴。
四,遗诏真假
船长认为窦婴所持汉景帝遗诏为真,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太后由此憎婴。婴亦薄其官,因病免。(汉书·窦婴传)
首先窦婴在汉景帝时直言敢谏,敢于顶撞堂姑窦太后“兄终弟及”的心意,支持皇帝“父死子继”的心意,可见窦婴是对汉景帝忠心耿耿的大臣,加之他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有大功,所以汉景帝对他十分信任,让他成为与周亚夫共同位高权重的大臣。虽然窦婴因为反对废太子而惹怒汉景帝,但他淡薄名利与权势,所以汉景帝完全放心给他留遗诏而不怕他造反。
景帝尝体不安,心不乐,属诸子为王者於栗姬,曰:“百岁后,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史记·外戚世家)
其次汉景帝之所以废皇太子刘荣,就是担心其母栗姬会成为吕后。而汉景帝去世时,儿子汉武帝只有15岁,属于主少国疑。那汉景帝极有可能担心儿子即位后受制于其母王氏而无法掌控权势,会成为王氏外戚的傀儡,便给予窦婴便宜行事之权,让两家外戚互相牵制。同时《史记》和《汉书》都记载窦婴“常受遗诏”,认为遗诏是真,可见窦婴没有伪造遗诏。
书奏上,而案尚书大行无遗诏。诏书独藏魏其家,家丞封。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弃市。(史记·窦婴传)
最后窦婴所持汉景帝遗诏在宫内没有备份,后人猜测有多种可能性:汉景帝故意不留备份;王太后和田蚡私毁备份;汉武帝私藏备份。然而这些猜测都却乏有力证据,可能永远都无法说清备份丢失真相。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详情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一位皇帝一直备受争议,他就是嘉靖皇帝。有人认为他是一位昏君,但也有人认为他有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战争频繁的战国时期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和思想家。其中,吴起无疑是这一时详情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以严峻刚直著称,甚至连首辅张居正都对他忌惮三分。他就是明朝著名详情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王昌龄,字少伯,生于唐朝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也是边塞诗风最为盛行的时详情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期的实际统治者,她的生活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史料记载,慈禧每日凌晨便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楚汉之争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而在这场争斗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引人关注:项羽为何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的形象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扭曲,而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就是明朝末年的一位详情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而在这个时代中,有一个人物的名字总是引人争议,他就是魏忠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和故事被时间的尘埃所掩盖,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便是关于曹睿身世的一段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以其非凡的智慧和策略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司马懿,这个名字在三国时期的详情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中,成吉思汗的崛起是一个传奇。他的成功征服和统一了蒙古诸部,并最终建立了一个横跨详情
在中国古代社会,孝道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其中,入土为安是一种普遍的丧葬观念,意指人死后应被安葬详情
清朝乾隆年间,一个名叫和珅的官员迅速崛起,最终成为乾隆皇帝身边最受宠信的大臣。和珅的权势之大,影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女性诗人的身影虽然稀少,但她们的作品却如璀璨的星辰般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东晋时期的女详情
在中国封建历史的长河中,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是常有的事,然而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帝王——明朝的建详情
冲绳岛战役,又称冲绳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的最后一场重要陆地战役。XXXX年X月X日至6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联姻往往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精心策划的一种手段。宣太后与义渠王的结合便是其中详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一直是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南宋时期,面对国家危亡和社会动荡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封建历史中,牛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来源。因此,不少朝代出于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出台详情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卷中,清朝乾隆年间的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作为乾隆皇帝身边最受宠信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女性因她们的智慧、美貌或权力而被后世铭记。王宝钏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名字与唐宣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如同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飞跃。作为北京大学详情
西门吹雪,这个名字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以剑术高超、性格孤傲而著称,被誉为剑神详情
在中国古代,丹书铁券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免死金牌,它代表着持有者可以免受一切法律的制裁。而在《水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