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韩信是懦夫吗?他为何选择接受“胯下之辱”?
2023-01-30 10:10:49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韩信发迹前,曾受胯下之辱。

  当时,韩信是淮阴县的一个普通百姓,家贫,没有特殊的品行,既不能被推举到体制内吃公粮,也没有本钱经商做买卖,弄得快要讨饭了,只好经常性地跟着别人去吃白食。

  对于韩信,当地人自然会讨厌,更谈不上什么尊重。

  那个让韩信受了胯下之辱的淮阴屠夫,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当日,韩信正行走在淮阴街头,突然就被淮阴屠夫给拦住了,淮阴屠夫指着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又喜好带刀剑,实际上却是个懦夫。”

  说着,淮阴屠夫还当众侮辱韩信说,“如果你不是懦夫,不怕死,就用你的剑刺我;如果你承认自己是懦夫,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

  面对这种突发情况,韩信仔细看了看淮阴屠夫,低下身子,从淮阴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匍匐着离开了,街市上所有看热闹的人,都觉得韩信就是个懦夫。

  这便是胯下之辱的全过程。

  或许有人会说了,淮阴屠夫让韩信二选一,拔剑而起或胯下之辱,但其实韩信可以选择掉头走开嘛,没必要受那胯下之辱。

  韩信当然可以掉头走开,但淮阴屠夫给韩信的选项,并不是韩信怎样做,而是让韩信对“是不是懦夫”这一观点做出回答,只要韩信不动淮阴屠夫,就等于回答说,他韩信是个懦夫。

  韩信当然不是懦夫,韩信当然也有很多选择,其中就包括杀掉淮阴屠夫。

  为什么韩信没有选择杀掉淮阴屠夫呢?

  很多人从韩信的身份和所处的时代中找答案,认为韩信杀掉淮阴屠夫会遭至牢狱之灾甚至是被处以死刑,那样的话,韩信的一身才华就没了用武之地,满腔报复也将化为乌有。

  依我看,韩信之所以不杀淮阴屠夫,并不是怕坐牢怕被杀,而是韩信找不到杀淮阴屠夫的理由。

  用韩信自己的话说,就是“杀之无名”。

  韩信短暂的一生中,也总是在和“名”较劲。

  在楚营中一直得不到重用,几次三番努力都没有结果,韩信才选择另投他处;背楚投汉,从刑场上捡回一命,仅仅得到一个治粟都尉,打算通过萧何的渠道获得重用,感觉不行,才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逃离汉营。

  后来,因屡立奇功加上主动讨要,得了齐王之位,项羽派说客说降韩信,韩信直接谢绝了,谋士蒯通屡次三番地劝说韩信背汉自立,韩信犹豫再三,仍旧不肯,原因也是一个“名”,拿什么理由来背叛汉王呢?汉王待他那么好,“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直到最后由王而侯,成了淮阴侯,跟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待遇一致,韩信才为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平衡找到了一个理由:

  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史记·淮阴侯列传》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他韩信没有错,刘邦也没有错,错的是他韩信手握精兵故而遭人嫉恨,被人一而再再二三告了黑状,所以才落得今天的下场。

  为今之计,只有反了,自己做老大,才能避免这样悲惨的结局。

  韩信终于找到了“名”,所以才会撺掇陈豨谋反,才会在陈豨谋反时做好跟陈豨里应外合的计划。

  韩信重视“名”,其实是正确的。

  重“名”的韩信,就是一个讲原则的韩信,一个讲原则的韩信,纵使是手握兵权,既不会让君王疑惧,也不会让其他诸侯害怕。

  “名”,本是韩信的护身符,可惜韩信遇到的是刘邦,刘邦虽贤明,但也逃不过“三人成虎、曾母投杼”的怪圈。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淮阴侯列传》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孙尚香:历史的真相与传说的融合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