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刘邦既好酒又好色,为什么能被推举为泗水亭长?
2023-01-30 10:09:22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刘邦的发迹,跟泗水亭长的职位分不开。

  在当上泗水亭长之前,刘邦不过是给沛县县豪王陵做小弟,属于民间的势力。当上了泗水亭长之后,刘邦便在官场上拥有了人脉,夏侯婴任敖曹参等沛县官吏,都是刘邦的同僚。

  做亭长,是刘邦人生征程上的关键一跃。

  但不知道大家想没想过,刘邦这个人,小毛病一大堆,诸如动不动就骂人,既好喝酒,又好色,这样一个私德有问题的人,凭什么能被推举为泗水亭长呢?

  其实,无论是秦国还是秦国之前的战国,在选择官吏的时候,从来都没有像后世那样特别关注私德,从来就没有要求候选者过清教徒似的生活。

  比如汉高祖刘邦的终身偶像,信陵君魏毋忌,在私德方面跟刘邦就有一拼了,刘邦是好酒及色,信陵君则是“饮醇酒,多近妇女”,但这丝毫不影响魏毋忌成为名士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官场中人。

  所以,刘邦身上的小毛病,诸如好酒、好色乃至好侮辱人,都不算啥事。

  关键的地方在于,刘邦是否有足够的利他方面的德行,或者说是公德,如果有,刘邦就具备了被推举为秦朝官吏的资格。

  按照《史记》的记载,刘邦这个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

  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德行。

  首先一个仁字,就是很难得的品质了。

  最能体现出刘邦仁的地方,当然是约法三章,但那是刘邦已成一方诸侯时的事情了。

  在刘邦成为诸侯之前,其实也有能体现出刘邦仁的地方。

  那个能体现出刘邦仁的行为,致使刘邦失去了亭长的职位。

  刘邦做亭长的时候,曾被派往咸阳去送徭役,当刘邦带着徭役从沛县出发,到达丰邑西边沼泽时,刘邦发现,逃跑的徭役有点多,照这个频率逃下去,到达咸阳的时候,恐怕就没有徭役了。

  于是,刘邦决定把所有徭役都放了。

  私放徭役,泗水亭长肯定是做不成了。

  放徭役就会使刘邦失去好不容易获得的泗水亭长之位,但刘邦并没有因为留恋泗水亭长的位置而继续押送徭役去咸阳。

  这就是仁。

  很难得的仁。

  陈胜当年遇到差不多的情况时,陈胜的反应是利用徭役,刘邦则选择让徭役们拥有自由。

  这很不容易。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孙尚香:历史的真相与传说的融合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