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和邓艾偷渡阴平究竟有何差别?
2023-01-11 11:02:44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偷渡阴平和子午谷奇谋的差别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诸葛亮北伐曹魏时,蜀国大将魏延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谋略,那就是“子午谷奇谋”。魏延提出亲率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奇袭直取长安,而诸葛亮率领大军从斜谷出发,两军在长安会师。一向行事谨慎的诸葛亮认为此计太过凶险,并没有采纳魏延的计策。而在蜀国末期,魏国司马昭派三路大军伐蜀,其中钟会率领大军与姜维在剑阁对峙,以牵制姜维,邓艾则率领精兵偷渡阴平,走涪城取绵竹,最后兵临成都城下,迫使蜀主刘禅开城投降。

  要知道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和邓艾偷渡阴平都是寄希望出奇制胜,而子午谷和阴平两地地势都是十分的凶险,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事后证明邓艾的计策成功了,而魏延的计策被诸葛亮否定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从当时的军事形势分析,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国的军事实力是三国中最为强盛的,当时的魏军主帅是驸马夏侯楙,魏延认为他是膏粱子弟,怯而无谋,绝对不会想到自己会率兵从子午谷偷袭。一旦偷袭成功,长安唾手可得,北伐胜利则指日可待。而诸葛亮认为,一旦子午谷有埋伏或是长安有大军严阵以待,魏延的五千精兵则会成为瓮中之鳖,而当时蜀国军力有限,诸葛亮不愿意为此冒险。

  而且,即使魏延率军来到长安城下,夏侯楙真的会吓到弃城而逃吗?就算夏侯楙逃跑了,城中会有多少粮食来供应蜀军呢?而且一旦得知长安被破,倘若郭淮起雍凉之兵前来将长安团团围住,那时已经十分疲惫的蜀军能否抵挡住源源不断赶来的魏军呢?

  当然,魏延的计策并非完全不可能,不过首先要确保行动的隐蔽性,其次要兵贵神速,抢在魏国援军赶到之前,迅速占领主要的关隘,不能给魏军以喘息之机,再次还需要东吴在旁策应以牵制魏军,分散注意力。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而邓艾偷渡阴平的时期,蜀国国力已经十分衰弱,朝政也是十分腐败。当时汉中已经失守,姜维率领蜀军主力被钟会牵制在剑阁。姜维担心魏军声东击西,于是上奏刘禅希望派遣张翼和廖化分别驻守阳安关口和阴平桥头,以防魏军偷袭。可是刘禅听信黄皓谗言,认为魏军不会到来,没有理睬姜维的建议。

  魏军大将邓艾则提出了偷渡阴平的计划,当时阴平地势十分崎岖,山高谷深,几乎无路可走,而且还有七百多里的无人区,倘若被蜀军发现,那将会全军覆没。邓艾决定赌一把,当他率精兵成功偷渡阴平,来到涪城城下,那时邓艾的军队已经精疲力尽,食不果腹。令邓艾没有想到的是,涪城守将面对从天而降的魏军,直接开城投降。蜀国上下根本就没有想到魏军会从阴平偷渡,没有做好任何军事准备。

  十分疲惫的邓艾军在占领涪城后得到有力的补充,他们在绵竹击败诸葛瞻后,来到成都城下。此时成都城内虽有数万军队,但是久疏战阵,没有什么战斗力,面对邓艾的天兵天将,刘禅毫无迎战准备,只能开城投降。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吴文英:南宋词坛的璀璨明星

  吴文英,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在词坛上独树一帜。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文英的生平资料相对较少,但他的词作却流传至今,成为我们了解这位伟大词人的重要途径。从他的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