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刘邦好酒也好色,为何没有因为酒色误过事?
2023-01-11 10:22:55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史书明确记载了,刘邦这个人,终生好酒及色。然而,在史书中,我们却找不到刘邦因好酒及色而误事的记载。

  明明很多人都会因酒色误事,所以很多人都把酒色视为洪水猛兽,而刘邦酒也好色也好酒,却从没因酒色误事,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读史书,会发现,刘邦自己解答过这个问题。

  刘邦解答的答案就在刘邦跟吕后讲过的一句话中。

  那是一句什么话呢?

  说来话长。

  刘邦和吕后一共生育了两个孩子,一个是儿子,一个是女儿,儿子就是后来的汉孝惠帝,女儿就是后来的鲁元公主

  鲁元公主嫁的丈夫是张敖

  张敖的父亲是张耳,张耳在戏下分封中,被项羽立为常山王,后被张耳用武力驱逐出赵地,张耳走投无路之际,听从属下甘公的建议,投奔了当时已还定关中的汉王刘邦。

  为什么要投刘邦呢,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有了刘邦天命所归的谶语,另一方面因为张耳和刘邦有故交。

  张耳和刘邦有过什么样的交情呢?

  刘邦年轻的时候,曾在张耳家里做过门客。

  或许因为张耳和刘邦有故交,所以刘邦才把他和吕后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吧。

  张敖是刘邦的女婿,但刘邦对待张敖的态度,却是不怎么样。

  汉八年,刘邦兵出关中,去击杀韩王信的余党,路过赵国,就在赵国逗留一段时间,刘邦在赵国期间,赵王张敖对待刘邦的态度十分恭敬,但刘邦却表现得很不屑,大大咧咧的,坐没坐相,站没站样,还对张敖污言秽语的。

  张敖的相国贯高,是张敖父亲张耳的老臣,很为张敖打抱不平,提议弑杀刘邦,被张敖给否了。

  贯高不甘心,于是就开始部署了,等刘邦再次路过赵国的时候,还刺杀刘邦,结果刘邦路过贯高派人埋伏的地方时,觉得那个地方不吉利,并没有在那个地方留宿。

  就这样,贯高刺杀刘邦未遂。

  不就,贯高刺杀刘邦的事情泄露,刘邦大怒,逮捕了贯高,也逮捕了贯高的君王张敖,跟张敖一起被逮捕的,还有张敖的母亲、兄弟、美人。

  张敖的王后是刘邦和吕后的女儿,吕后就为张敖求情,说冲着鲁元公主的份上,张敖也不可能谋刺刘邦。

  刘邦一句话就把吕后打发了。

  使张敖据天下,岂少而女乎!

  倘若张敖有了天下,还会考虑你女儿的感受吗?还会缺少你的女儿这一个女人吗?

  这便是刘邦对权力和酒色的认知。

  在刘邦看来,权力的第一位的,有了权力才能放心地享受酒色。

  所以,一旦权力和酒色发生冲突,刘邦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权力,也就是说,刘邦始终把正事放在第一位,把享受放在第二位,所以刘邦虽然好酒及色,但绝不会因为酒色而误事。

  参考资料:《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