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龙湾战役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展开?
2023-01-09 10:41:54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龙湾之战的战争背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陈友谅原本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徐寿辉的手下,然而,陈友谅野心勃勃,杀死了徐寿辉,自己掌握了徐寿辉手下部队的兵权,并在1360年在武昌(今湖北武汉)登基称帝,建立了陈汉政权。

  自至正十八年(1358年)以来,陈友谅势力越来越强,从朱元璋或元朝朝廷手里攻陷了许多城池,他先占领了皖南的重镇安庆(今安徽安庆),又攻破龙兴(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然后陈友谅又分兵攻取下了邵武(今福建邵武)、吉安(今江西吉安),而自己则领兵占据了抚州(今江西抚州)。

  不久,陈友谅又连续攻克了建昌(今江西南城)、赣州(今江西赣州)、汀州(今福建长汀)、信州(今江西上饶)、衢州(今浙江衢州),西北面,陈友谅又攻克了襄阳(今湖北襄阳)势力越来越大。

  陈友谅极盛时的势力扩展到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全省和安徽、浙江、福建的小部分地区,足足相当于今天中国的四个省,而且陈友谅野心勃勃,一心想称帝,是江南地区最强的割据势力,相比之下,朱元璋的势力仅仅相当于今江苏、安徽的一小部分和浙江的中部、南部,仅仅相当于今天中国的一个省,和陈友谅不是一个级别的。故而,陈友谅是当时可以和朱元璋一争天下的强劲的对手,而如何攻打甚至消灭陈友谅是朱元璋面临的一大难题。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攻克了安庆下游的池州(今安徽池州),后朱元璋深感威胁,派徐达常遇春等人攻池州,陈友谅结果被徐达、常遇春等所击败。常遇春生擒陈友谅的士卒三千余人。

  对于三千战俘,直性子的常遇春于是向徐达建议说:“这些人可都是咱们的劲敌,不杀了他们恐怕将成后患。若是让咱们主公知道了此事,他必是要不杀这些人的。”

  于是,三千战俘被常遇春坑杀了,相当于常遇春向陈友谅放出狠话:“你的部下就是我杀的!你又能把我怎么样!”然而,常遇春打仗虽然几乎无人能敌,但他在处理战俘时不计后果,犯了这样的错误,如此,常遇春把陈友谅惹急了,直接把自己的主公朱元璋推向了灾难和崩溃的边缘。

  陈友谅一下就讨伐朱元璋,绕过池州(今安徽池州),直扑太平(今安徽当涂),朱元璋的猛将花云在太平战死,后陈友谅一鼓作气,就想直扑朱元璋的“老巢”应天(今江苏南京),准备一举消灭朱元璋。朱元璋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龙湾战役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二王:东晋的书法传奇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