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房玄龄为什么拒绝成为太子李承乾的太子少师?
2022-12-30 11:23:07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房玄龄坚决不做太子李承乾的老师真的是因为谦虚谨慎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想要任命房玄龄为太子李承乾的太子少师。太子少师是很高的荣誉,而且有很好的政治前途。可是房玄龄却坚决不肯接受,在唐太宗的强令下上任后,房玄龄也不接受李承乾的拜礼。

  房玄龄才华卓著,一生为人又是谦虚谨慎,因此深受唐太宗的信任和重用,是唐朝历史上任相时间最长的重臣。所以传统观点认为房玄龄坚决不做太子的老师是因为谦虚谨慎,不过小编认为这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李承乾不是一个很好的太子,尤其是与太子东宫的官员之间存在很大矛盾。太子左庶子于志宁、右庶子张玄素都曾遭遇过太子的暗杀,差点送了性命。虽然以房玄龄的地位和影响不至于遭到暗杀,但还是会对李承乾心存顾虑。

  其次,贞观十三年时,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夺嫡之争”已经公开化,而且李承乾明显不占优势。房玄龄担心自己如果当了太子的老师,然后太子再被废,那他这个老师肯定也要收牵连。实际上魏征的墓碑被毁就是因为太子李承乾被废。

  第三,房玄龄的二儿子、高阳公主的驸马房遗爱与魏王李泰的关系很近,是公开的“魏王党”。但房玄龄对此几乎没有任何干涉,却一直让房家与太子保持距离。再加上其他一些表现,很多人以为房玄龄在贞观太子之争中是支持魏王李泰的。

  既然是太子李泰的重要支持者,房玄龄自然不会去替太子李承乾的阵营增强实力和影响,自然也就坚决不做太子李承乾的老师了。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庭坚:北宋书法与文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