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北燕硬扛下北魏的进攻,最终被太武帝愤怒攻下
2022-12-28 11:09:15

  北朝(439年—581年),指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北方五个朝代的总称,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延和元年(432年),太武帝正式下诏讨伐北燕,消息传到和龙(龙城),刚刚即位的冯弘不淡定了。

  在出兵前,太武帝派人前往江南和刘义隆和谈,双方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从而缓解了中原前线的压力,太武帝这才集中精力对付北燕。谁知道冯弘也派人去建康拜见刘义隆,希望能联合刘宋南北夹击北魏。

  不过刘宋刚在南北二次大战中吃了大亏,这会儿还没缓过来劲,一时半会儿不敢主动挑衅太武帝,这事儿也就没了下文。见刘义隆没有回应,冯弘赶紧另想办法。

  北燕因冯跋而兴,又因冯弘而败,这个冯弘是个野心极度膨胀的家伙,他不但杀害了自己的一干侄儿,甚至还废掉了自己原配妻子王氏所生的长子冯崇,将他赶到外地镇守。随后把后妻慕容氏所生的儿子冯王仁立为太子,这个骚操作埋下了北燕灭亡的祸根。

  自古以来“废长立幼”都是国家祸乱的根源,破坏了规矩,人心不服,岂能长久?

  首先表示不服地就是长子冯崇和他的两个弟弟冯朗、冯邈,这哥仨都是王氏所生。而慕容王后又是一个嫉贤妒能,飞扬跋扈的女人,她把自己的儿子推上太子之位后,害怕冯崇反扑,想尽办法陷害冯崇兄弟,企图斩草除根。

  冯崇兄弟一方面痛恨慕容王后蛊惑冯弘废掉王氏;另一方面又担心遭到慕容王后暗算,不得不逃往辽西避祸。

  辽西靠近北魏边界,此时那里已经一片风声鹤唳,北魏大军即将到达那里。走投无路的冯崇和兄弟两个一合计,干脆投降北魏算了。

  也许是心有灵犀,这时太武帝派来拜见冯崇的使节王德也到了辽西,王德转达了太武帝招降他们的意思,冯崇就坡下驴表达了归降的意愿。

  随后他指派三弟冯邈前往北魏接洽,商议投降事宜。太武帝认为这是一个消灭北燕的绝佳机会,冯崇身份特殊,只要笼络住他,必将沉重打击动摇北燕的军心士气。

  于是太武帝高调册封冯崇为假节、侍中、都督幽平东夷诸军事、车骑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幽平二州牧、辽西王,食邑辽西十郡,命他管理北燕境内事务。

  这一招太阴损了,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冯弘,我不承认你的北燕国君身份了,你除了投降别无选择。

  冯弘得知几个儿子投降了北魏,冯崇还当上了太武帝册封的辽西王,宣布接管北燕政府,顿时气炸了。恼羞成怒的冯弘派出大将封羽进攻冯崇,太武帝闻讯指派永昌王拓跋健率军救援。

  封羽也不是傻子,如今北魏大军压境,北燕风雨飘摇,连皇子冯崇都叛逃了,他封羽还有什么本事力挽狂澜呢?思来想去,封羽最终也选择了投降。

  北魏大军的进展非常顺利,太武帝和奚斤各带一路人马齐头并进,计划会师于和龙。

  太武帝这一路走得很快,提前到达辽西,双方于八月顺利会师于和龙。城中的冯弘下令出城迎战,他手下的军队本是后燕慕容氏的班底,这些年来几次三番更换主子,内乱不止,士气早就泻光了。双方刚一交战,北燕军队便一哄而散,冯弘傻眼了,急忙退回城中闭门自保。

  和龙是北燕的国都,城高池深,防守严密,一时半会儿难以攻克。太武帝和大臣们商议,决定兵分两路作战,一路继续围攻和龙;另一路向东攻取北燕在辽东的地盘。

  到了九月,北燕辽东地区的营丘、辽东、成周、乐浪、带方、玄菟等六郡全部落入魏军之手。为了进一步削弱北燕,太武帝下令将占领区里的三万户迁往北魏境内的幽州,北燕经此打击元气大伤。

  就在太武帝准备一鼓作气攻下和龙时,后方传来密报,朱修之叛逃了。太武帝大吃一惊,急忙下令调兵追击朱修之,和龙之战也就暂时搁浅了。

  朱修之是谁?为什么他的叛逃会让太武帝闻之变色。

  其实这位老兄已经在前面露过脸了。

  朱修之本是刘宋大将,在南北二次大战中,奉到彦之的军令镇守滑台。后来宋军溃退,到彦之、王仲德等人跑路,丢下朱修之独守滑台。虽然檀道济全力解救,最终还是被魏军抢先攻克,朱修之被俘后不得已投降了北魏。

  太武帝对朱修之非常器重,授予他高官厚禄,还把一个宗室女子嫁给他为妻。朱修之虽然人在北魏,但心向江南,始终没放弃逃回去的念头。这次他趁太武帝亲征北燕的机会,主动请战前去北燕前线,找了个机会逃到北燕方面,又从海路逃回建康,受到了刘义隆的亲切接见。

  听说北燕放跑了朱修之,太武帝气坏了,下令前线各军发起猛攻。冯弘无计可施,只得派人向太武帝求和,却遭到了太武帝的拒绝。

  冯弘没办法,以为太武帝嫌弃使节级别太低,又改派尚书高顒再次出使北魏求和。这次除了谢罪外,冯弘又咬牙把小女儿献给太武帝,美人是无辜的嘛,这次太武帝没拒绝。

  不过他又提了一个条件,要求冯弘把太子冯王仁送到平城做人质。这下冯弘不干了,冯王仁是他和慕容王后的心肝宝贝,怎么舍得送到北魏去。冯弘纠结了半天,最后还是拒绝了。

  但他又不敢明着拒绝,只好找借口推迟拖延,就这样拖来拖去把太武帝拖急眼了,下令各军继续打。

  冯弘走投无路,又派人去建康拜见刘义隆,请求刘宋出兵救援北燕。远水难解近渴,就算刘义隆愿意救援,也来不及了,毕竟江南和辽西相隔甚远,就是机械化运兵也来不及了。

  魏军四面围攻和龙,眼看城破在即,冯弘急火攻心,一面派人去求太武帝高抬贵手;一面遣使去拜见高句丽国王,请求出兵救援。

  虽然太武帝早就考虑过冯弘可能会求救于高句丽,他也警告过高句丽不得救援北燕,但傲慢的高句丽国王并没有听进去,不顾北魏的警告执意出兵接应冯弘。

  这下事情更麻烦了,魏军和高句丽军队在和龙东门对峙,大战一触即发。面对岌岌可危的局势,北燕朝中有部分大臣策划了一起兵变,企图夺取和龙魏军投降。

  关键时刻计划泄露,冯弘一面调兵镇压叛军;一面打开东门放高句丽军进城接管。高句丽军抢先进城,一进去就关闭城门,火力全开围剿城中的叛军。

  城外的魏军就这样眼睁睁看着高句丽军歼灭了叛军后,又将城中洗劫一空,驱赶着数十万居民出城缓缓东归。由于不清楚高句丽军的底细,魏军主帅古弼、娥清不敢贸然追击,就这样目送高句丽军从容离去。

  等魏军事后冲进城,才发现眼前的和龙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太武帝闻讯暴怒,下旨将古弼、娥清贬为小兵看守城门,同时策划大举进攻高句丽报复。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二王:东晋的书法传奇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