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目录学的作用。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传统目录学起源于西汉,魏晋南北朝是其提高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试图总结这一时期目录学的主要成就,探索其发展规律,以备借鉴历史经验,加快对我国现代目录学的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朝廷藏书外,还出现了私人藏书和书肆。我国第一部类书《皇览》,就是利用朝廷藏书编成的,北齐武平三年利用皇室藏书撰成《修文御览》三百六十卷。西晋医学家皇甫谧借朝廷藏书从事医学研究,远近来读者,恒有百余人,《南史·文学传》:崔慰祖,聚书至万卷,邻里少年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性,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为了便于检寻和使用,对图书需要校勘整理工作。魏晋校典图书达六次,南北朝有十次(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魏氏代汉,采掇遗亡,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隋书·经籍志》),并设秘书令,专司典籍,秘书郎郑默删定旧文,著《魏中经簿》,始有“朱紫之别”,以不同颜色区分图书内容。
晋王朝藏书是在魏氏基础上建起来的,“晋氏承之,文集尤广”,有十万余卷。记载当朝藏书之盛的官修目录有:《晋.中经簿》、《晋元帝四部书目》、《晋义熙四年秘阁四部目录》等。
刘宋承接晋室藏书,又广罗遣籍,藏书事业大有发展。宋文帝元嘉八年,秘书监谢灵运造《四部目录》收录图书一万四千五百八十二卷,秘书压王俭于宋元徽元年著《四部书一目录》四卷收书一万五千零七十四卷。
齐朝“秘阁”是皇室图书馆,外有“学士馆”。齐朝仅二十三年,其藏书亦可观。秘书监谢胭、秘书王亮撰《齐永明元年秘阁四部目录》,收书一万八千零十卷。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曾派人借抄齐室图书,以充实其藏。
梁朝是南朝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图书目录事业也有显著的发展和成就。梁武帝建国后,特别重视图书搜集、典藏和整理。文德殿的藏书二万三千一百六卷,华林园专藏佛典,由著名学者任防亲自主持整理工作。
《隋书.经籍志》:“梁有秘书监任防、殷钧《四部目录》,又《文德殿目录》,其术数之书,更为一部,使奉朝请祖日亘之(祖冲之的儿子)撰其名,故梁有《五部目录》”。梁天监六年秘书垂殷钧校定《秘阁四部书目》四卷,梁东宫有书三万卷,刘遵撰《梁东宫四部目录》四卷。
侯景之乱,周师入郭,元帝死亡,坟籍几无余遗。陈朝代梁,重新鸿集,藏于“寿安殿”、“德教殿”、“承香殿”,故有陈文帝天嘉六年《寿安殿四部目录》四卷,《德教殿四部目录》四卷,《承香殿五经史记目录》二卷。北魏秘书垂卢撰《甲乙新簿》。
除上述官修目录著述外,史志目录有:袁山松撰的《后汉书·艺文志》、北魏宋孝士撰的《关东坟籍志》等。
魏晋南北朝目录著述之佼佼者,佛经目录。就其数量计,此时有四十种,为历代经目总数的一半以上。就其性质分,有通录古今译经的:《众经目录》一卷,西晋怀帝永嘉中聂真撰;《经论都录》一卷,支敏度撰;《综理众经目录》,释道安撰;《出三藏记集》,释僧佑撰。专录一代译经藏经的:《魏世经录目》,竺道祖、释道流撰;《晋世杂录》等,专录一地译经的,有释慧远撰的《庐山录》。专录一寺院藏经的,有刘耙撰的《定林寺藏经录》等等。
图书目录著述的繁富,是魏晋南北朝目录学发展和成就的标志之一,为后世目录学研究和科学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和重要依据。
我国第一部分类目录是西汉刘散的《七略》。《七略》将西汉朝廷藏书,从科学内容和学术体系分为六大类: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辑略是全书总序。东汉班固以《略》为兰本,作《汉书·艺文志》,将史籍附于“六艺略”中的“春秋”类之后,仅九种,三百十一篇。因为“刘氏之世,史籍甚寡,附见春秋,诚得其例。”(阮孝绪《七录》序)
到魏晋南北朝,史学如异军突起,有了飞跃发展,史学著述极为浩繁。据史学家统计:此时期纪传休、编年体史书有一百一种,三千二百多卷;皇帝起居注史书有四十六种,一千一百七十四卷,人物传史书有四百三十八种,三千多卷;谱膘家传史书有四十二种,一千六十四卷;地理志史书有一百四十种,一千四百三十四卷;史注、史评有三十多种,约一千卷,仅此六种史书约有七百六十七种,一万八百多卷。
新的著述大量增多,历史书籍倍于经典,给当时目录学家和撰写目录的学者提出了新问题。西晋秘书监荀肋在编著《晋中经簿》时,开始进行了尝试创新。荀在目录学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他以郑默的《魏中经簿》为基础,编成《晋中经簿》,将二万九千三十五卷书分为四部:
一日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日甲部:有古诸子家、近世诸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日丁部:纪诗、图赞、汲家书。
《晋中经簿》是我国第一部四部分类目录,它的分类体系,较《七略》推进了一大步,是目录类例子的大变苹,为传统日录学增加了新内容。它的主要成就,是将史学著述从附庸地位独立出来,首次确立了史学在学术分类中的地位。
其原因是:当时藏书的类另起了变化,史籍骤增,而兵书、术数、方技三类旧籍散佚多,新著少,故合并为乙部,是合情理的。荀歇从当时藏书和著作的实际调整部类,完全适应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正确地反映了《七略》以后三百年内的学术变迁和图书范围的扩展情况,初步形成了四部分类目录体系。
《晋中经簿》完成后的十余年间,中国北部匈奴族刘聪入侵,攻陷洛阳,发生了“五胡乱华”,经荀整理的图书几乎荡然无存。司马睿建立偏安江南的东晋初年,开始重新搜罗图书,清乱混杂,著作郎李充删除繁重,校勘整理,编著《晋元帝四部书目》,收书仅三千十四卷,傲《晋中经簿》,以类相从,亦分四部:甲部,五经,乙部,史记;丙部,诸子;丁部,诗赋。
由于当时图书数量较少,“遂总没众篇之名,但以甲乙为次”,只有四部,而不立各书类名。但其显著成就,更换了《晋中经簿》中乙、丙部所收图书内容,把史籍提到第二位,初步确立了经、史、子、集的顺序,“自尔因循,无所变革”,四部之法,“秘阁以为永制”(《晋书、李充传》)。自此以后,各代封建王朝编制官修目录,无不沿用李充确定的四部分类次序。这是魏晋南北朝目录学类例变革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魏晋南北朝时期,纸作为书写材料,逐渐取代了竹简和嫌帛,书写的字休也较前简易和迅速,图书的生产加快了,流传容易了,使私家藏书得到很快的发展。这一时期,家藏万卷以上的很多。
《梁书·沈约传》:聚书至二万卷,京师莫比。《晋书·张华传》:华稚爱书籍,一身死之日,家无余财,唯有文史,溢于几筐,尝徒居,载书三十乘。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皆资华之本,以取正焉。
天下奇秘,世所奇有者,悉在华所。北魏统一北方后,私家藏书也逐渐多起来,如辛术、司马子端、李兴业、李溢等人都有较丰富的藏书。这些私家藏书,常与朝廷藏书参校得失,并与官修目录紧密相联。
梁任防,“聚书至万余卷,率多异本”。他死后,梁武帝派沈约、贺纵“勘其书目,官所无者,就防家取之”(《梁书·任防传》)。任防撰的自家藏书目录为我国私家藏书目录见于文献记载的权舆。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姓氏体系中,司马是一个相当常见的姓氏。然而,当我们谈论到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司马欣详情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吕布被塑造为英勇无敌的武将,然而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吕布并未被列入蜀汉详情
春秋时期,吴国的历史充满了权力斗争和血腥冲突。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王僚和庆忌的父子关系成为了一详情
关羽,字云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将,他的英勇和忠诚使他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他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与政治斗争的时代。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中,有一位关键的人物——他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汉高祖刘邦斩白蛇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个故事不仅被视为秦朝灭亡的征兆,也是刘邦推翻秦朝详情
汉成帝刘骜在位共25年。 汉成帝,即刘骜,是西汉的第十二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从公元前33年开始详情
在中国古代汉朝宫廷中,钩弋夫人以其非凡的身份和悲剧性的命运,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北宋末年发生的靖康之难是一段让人痛心的往事。这场灾难不仅标志着北宋的灭亡,也使得详情
薛仁贵,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一位闻名于唐朝初年的军事将领。 首先,薛仁贵(614年-683年3详情
东周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秦朝。这个朝代不仅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也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激流中,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曹叡承载着父辈的遗志与国家的重任。他在位期间,不仅继承了曹操详情
明朝历史上,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一桩悬而未决的历史之谜。据史料记载,建文帝是明成祖朱棣发动靖详情
岳飞,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和著名将领,因其忠诚勇敢、战功卓著而深受后人敬仰。然而,他生前却因政治斗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其一生与死亡都充满了悲剧色彩。崇祯皇帝,原名朱由检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元嘉时期是南朝宋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孕育了三位杰出的文学家——谢灵运、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鞋履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仅承载着实用性的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详情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这场灾难不仅对详情
在波澜壮阔的欧洲历史长河中,玛丽娅·特蕾莎以其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开明的统治理念,成为了18世纪最著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国以其非凡的崛起与戏剧性的灭亡,成为了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中国历史详情
画家四祖,这一称谓汇聚了晋唐时期四位杰出的绘画大师,他们分别是**东晋的顾恺之、南朝宋的陆探微、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如同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飞跃。作为北京大学详情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