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李渊退位前留下了哪14个字?这14个字给李世民带来哪些影响?
2022-12-25 10:41:26

  李渊,即唐高祖,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初唐政治家、军事统帅,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封建王朝时期,皇位的继承无疑是最最惹人关注的一件事儿。为了拥有那至高无上的权利,为了登上那九五之尊的宝座,曾有多少无辜的生命惨死在争权夺位的战斗之中。

  一般来讲,从商朝末期开始,就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这一制度在周朝时期被逐步确定下来,一直贯穿数千年的封建王朝时期。

  但后来皇位真就由嫡长子顺利继承吗?

  当然不是,虽然在嫡长子继承制度下,避免了很多皇权更迭的战乱,但却并非所有的后继之君皆为嫡长子。

  随着时代的演变,皇位继承时常常出现先皇选拔和皇子夺嫡两种现象。

  当年的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登上皇位,不惜对亲人痛下杀手。李渊在退位前,还曾给李世民留下了14个字,寒来暑往,整整过了16年,其言应验。

  李源到底留下了哪14个字?这14个字又给李世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了呢?

  皇权之独特让人垂涎若渴

  其实,除去唐朝的玄武门之变,历朝历代皇权的更迭,几乎都要经历大大小小的明争暗斗。在数千年历史演变的长河中,这并非偶然事件。

  毕竟皇权在握,全天下就都是自己的臣民。

  就拿大清王朝雍正皇帝登上帝位的事儿举个例子吧,其父康熙皇帝一生养育皇子非常多。因此,这些皇子们不免为了皇权而你争我夺,明争暗斗,一旦夺嫡开始,便没有回头路可走。

  在夺嫡争斗当中,往往会出现胜者为王败者寇的局面,就算是拥有血缘关系的亲兄弟也难逃这种桎梏。在雍正皇帝从康熙那里继承国家大统后,雍正皇帝便将夺嫡的几个兄弟都贬走了。

  李渊因忌惮李世民的兵权而退位

  言归正传,玄武门之变大家都知道,但是玄武门事变中李渊留下的14个字,大家不一定知晓。李世民作为李渊的儿子,起初实力并不强大,毫无夺取皇权的希望与能力。

  但是随着李世民的成长,其内心的皇权梦想也愈发得强烈,但是自己有一个厥功至伟的哥哥相当麻烦。他这个哥哥不仅有雄心壮志,而且能力很强,为大唐江山建立了很大的功劳。

  虽然李世民也有不俗的功绩,但是相较于自己的亲哥哥来说,自己阅历不足,还是有所欠缺。按照惯例来讲,李渊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哥哥那是名正言顺,自己坐等的话几乎没什么机会。

  李世民明白,自己要是想夺取皇位,那就应该主动做些什么。啥也不干,天上的馅饼不会掉在自己身上,皇位也不会平白无故让自己坐上。

  想要干成大事儿就必须动起来,动起来就会有一半成功的机会。

  于是,在李世民长时间的准备和细心的计划下,终于带兵发动了玄武门政变。李世民确实具备成大事者的很多品质,他心狠手辣,将自己的亲兄弟一一杀死,不给自己留下后顾之忧。

  李世民当时就秉持着一个理念,要不不动手,要动手就要做到一劳永逸,永绝后患。

  李世民凭借自己手中掌握的军事大权,硬是将自己的老爹给逼得坐立难安,退位求全。李世民在逼迫自己父皇退位的时候,李渊虽然气愤不已,但却无能为力,只得接受安排。

  不过,退位在即,李渊还留下了14个字:“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

  想必,在这个时间段留下的字定然相当重要。

  这14个字组成了一句话,而这句话的意思相当明了。其暗喻李世民现在欠下的血债,到时候会在自己孩子的身上重复上演。

  不过,李渊在彼时留下这样的言语,让李世民感觉父皇只是因为失去皇权而诅咒自己。所以他当时根本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他只顾得眼前的皇权大事,谁承想李渊一语成谶。

  在夺取皇位之后,李渊随即引咎退位,自己则继承了皇权大位,掌管了全国。

  这14个字在16年后应验了

  后来,这件事儿就被人们渐渐遗忘了。

  在整整过去16年之后,这句话竟然意想不到的应验了。李世民当年杀兄弟、逼父亲的事情竟然再度上演,而主角竟然是他的儿子们。

  李世民即位后,将自己的大儿子立为了皇太子,就是未来的储君。但是李世民的另一个儿子却不服气,意图将皇长兄除之而后快,这样皇位就是自己的了。

  正当李世民的小儿子在筹备这件事儿时候,消息走漏了。而李世民的大儿子是一国的储君啊,他怎么可能坐等自己的脑袋被别人拿去,于是抢先一步发动政变。

  不过,这位皇太子因为筹备不足,并未将威胁自己地位的弟弟杀死。

  但事情越闹越大,李世民也知道这件事,于是大着胆子学着父亲当年的样子,意图迫使李世民引咎退位。

  可是,李世民是一代英主啊,豪气盖世,征战多年的他,又怎会被这等明目张胆的的叛乱给制服?毫无疑问,此次叛乱以唐太宗李世民的全盘胜利而结束。

  为了惩治这两个皇子,也为了告诫其他有不臣之心的人,李世民杀鸡儆猴,将他俩一贬再贬。

  不知道豪气云天的李世民在想到李渊的话之后,对此事又作何感想呢?

  从勤政爱民的角度来说,唐太宗李世民做得不错,比他的父亲强很多。

  他在位期间出现了大唐盛世。但是从家族血缘方面来说,唐太宗太差劲儿,对待亲人怎么能下如此狠的手呢?

  可能是因为自己父亲李世民的影响,李世民的儿子们竟然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有了谋逆之心。在封建时代,凡是挑战皇权地位的,都是十恶不赦的死罪。

  不过好在李世民最终还是没有杀掉自己的儿子。

  后世对李世民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没有他夺权篡位,大唐不可能盛极一时。

  有的人则认为,李世民的做法,给后继之君带了一个非常差的带头作用,以至于唐朝极盛而衰。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历史与传说之间的妲己:从真实人物到狐狸精的转变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与神话传说中,妲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她的名字与狐狸精这一形象紧密相连,成为了后世文化中代表妖媚女性的典型符号。然而,历史上的妲己是否真如传说中那样妖媚惑主?她又是如何被丑化成狐狸精的呢?  第一段:历史上的妲己  根据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