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伊琳娜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2022-12-17 12:19:08

  伊琳娜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一,选入皇宫

  伊琳娜出身于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但自幼父母双亡,成了孤儿。768年拜占庭帝国挑选皇妃,伊琳娜被选入皇宫,成为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五世的儿子利奥四世的妻子。伊琳娜于771年诞下君士坦丁六世。775年君士坦丁五世去世,其子利奥四世成为拜占庭皇帝,伊琳娜成为皇后。

  二,成为皇后

  利奥四世(右侧为其子君士坦丁六世)

  当时拜占庭帝国盛行圣像破坏运动。拜占庭皇帝为了打击教会势力,夺取教会的土地与财富。下令捣毁圣像,禁止崇拜宗教图像,没收教会土地与财产,强迫教士还俗。

  伊琳娜劝利奥四世实行宗教宽容,停止对教士的迫害,允许个人崇拜宗教图像。利奥四世予以采纳,使得伊琳娜获得了一部分的民意支持。

  三,掌握大权

  780年利奥四世病危,临终命子君士坦丁六世继位,妻伊琳娜担任摄政。因君士坦丁六世年幼,大权都掌握在伊琳娜手中。

  利奥四世的弟弟尼基弗鲁斯对伊琳娜摄政十分不满,企图推翻伊琳娜。伊琳娜粉碎了尼基弗鲁斯的阴谋,强迫他入修道院当了神父。西西里总督埃尔皮迪奥斯起兵反对伊琳娜,781年伊琳娜派兵征讨西西里,结果惨败。

  为了与法兰克王国结盟以避免其趁机入侵,伊琳娜派遣使者向查理表示友好并请求结为儿女亲家。查理同意结亲,把自己的女儿罗特鲁德嫁给君士坦丁六世,两国结为同盟。782年伊琳娜再次派兵征讨西西里,埃尔皮迪奥斯惨败而逃,拜占庭恢复对西西里的统治。

  四,东正教与天主教和解

  为了缓和东正教与天主教的矛盾,伊琳娜一直秘密策划恢复东正教对圣像的敬礼。784年伊琳娜委任支持者塔拉修斯为君士坦丁堡牧首,786年伊琳娜准备召开会议以恢复东正教对圣像的敬礼,但因支持破坏圣像的士兵反对而失败。

  787年在伊琳娜的支持下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召开,东正教恢复对圣像的敬礼,既使天主教与东正教和好,也让罗马教皇与拜占庭和好。

  五,同盟破裂

  查理因为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没有邀请法兰克主教参加,对伊琳娜不满,拒绝承认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的合法性。

  787年查理进军意大利半岛,迫使贝内文托公国成为法兰克的附庸,伊琳娜对此十分不满,认为拜占庭拥有整个意大利半岛的主权。787年底伊琳娜解除罗特鲁德与君士坦丁六世的婚姻,法兰克与拜占庭的同盟关系破裂。

  六,母子争权

  788年伊琳娜挑选玛丽·达姆尼亚为君士坦丁六世的皇后,但君士坦丁六世对母亲包办婚姻十分不满。君士坦丁六世已经成年,但伊琳娜并不想放弃手中的权力,仍想独揽大权,这使得君士坦丁六世更加不满。

  790年拜占庭士兵反动兵变,拒绝承认伊琳娜的统治,只对君士坦丁六世效忠。伊琳娜被软禁,君士坦丁六世得以掌握大权。792年君士坦丁六世赦免母亲伊琳娜,伊琳娜则企图重夺大权。她积极在士兵中抹黑君士坦丁六世,再加上君士坦丁六世率军征讨保加利亚惨败,使君士坦丁六世的威望受到严重打击。

  795年君士坦丁六世与玛丽·达姆尼亚离婚,立塞多特为皇后。这激起了教会的普遍不满,认为君士坦丁六世违反教规。797年伊琳娜发动政变,君士坦丁六世逃离首都,不久被伊琳娜抓捕施以极刑,君士坦丁六世伤重而死。

  七,成为女皇

  797年伊琳娜加冕为女皇,积极进行改革,以获取民意的支持。在经济上:她减轻赋税,削减关税,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在宗教上:建造及修复修道院,恢复东正教对圣像的敬礼。在外交上:她与阿拉伯帝国停战,保持和平。

  800年罗马教皇良三世见拜占庭帝国没有男性君主,加冕查理为罗马皇帝。这使得拜占庭帝国与东正教会十分气愤,天主教与东正教决裂。查理大帝希望通过与伊琳娜女皇联姻使自己的“罗马皇帝”的称号合法化,并促成东西两大帝国的合并和罗马世界的统一。

  八,流放小岛

  802年查理大帝的求婚使者抵达拜占庭,伊琳娜女皇对此表示赞成,希望统一欧洲。不久拜占庭贵族发动政变,伊琳娜女皇被推翻,欧洲统一的希望破灭。

  伊琳娜女皇被流放到王子岛,后又流放到莱斯博斯岛。803年伊琳娜女皇在莱斯博斯岛病逝。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庭坚:北宋书法与文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