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国在历史上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趣历史小编带来的文章。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文明的核心,一直都在黄河中下游这一块,南方则是因为气候原因,长时间处于未开发的状态。所以,就连位于长江流域的楚国,往往都被其他中原国家视作蛮夷。而在楚国更往南的东南沿海地区,那就更是完全处于未开化的状态了。
当然,当时在东南沿海地区,其实也是存在着一些小型的国家。不过,这些国家的文明进程,和中原地区的那些强国相比,恐怕就差了太多。而且,这些东南沿海地区的国家,往往和中原诸侯国也没什么交集,因为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这些小国,最多也就和南方的几个诸侯国,稍微有点联系。而到了春秋后期,南方的小国基本上都被歼灭殆尽。到了战国时代以后,南方更是只剩下了楚国和越国这两个大国而已。在这其中,越国对东南沿海一带的影响,显然要大于楚国,因为越国就在那一片。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后来东南沿海地区的小型政权,以及南方很多沿海部落,就被称之为百越。而且,这不光是一个称呼,百越之中大部分的小国家或者部落,真的就是越国的后裔。比如,春秋中期的时候,楚国吞并了越国。最后一代越王无疆的两个儿子,就纷纷跑到了东南沿海地区,建立了闽越和东越。
当然,在战国时期,南方的这些百越政权,基本上价值有限。不光文明层次落后,就连人口和土地也少之又少。再加上地理环境复杂偏远,统治成本实在太高。所以,直到战国后期的时候,南方的楚国也没能吞并百越,彻底统一南方。
就这样,到了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百越依然存在着。
而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心高气傲的秦始皇,自然不会允许自己眼皮子底下,存在这么一大片未开化而且不曾归附的地盘。对于当时的秦朝来说,统一中原之后,继续扩张的方向其实就只有两个。一是向匈奴统治的北方草原扩张,二是向南方的百越地区扩张。
这两个方向,秦始皇当时都没有放过。北方这边,秦始皇派了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精锐,痛击匈奴,逐渐将匈奴赶出了河套草原。而南方这边,当时秦始皇则是同时采取了所谓的‘移民策略’。
因为百越地区和北方草原不一样,草原那边,只要把匈奴打跑了,地盘就归秦朝所有了。但是南方不一样,南方存在了大量的百越部落,如果单靠武力征服的话,很容易会出现秦军过去的时候,百越部落臣服;等到秦军撤退,百越部落就再次反叛的现象。
如果那种情况出现,秦朝在南方就会彻底陷入泥潭,继而彻底拖垮秦朝。而且最重要的是,百越那边的人,基本上都是中原地区逃难过去的百姓的后裔。从本质上来说,百越地区的人和中原人其实任何区别,大家都是一个祖宗。只是当时百越地区的人,还没有被秦朝纳入实控范围而已。
既然是一个祖宗,自然不可能采取向对匈奴那么简单粗暴的手段了。
所以,在派遣大军进攻百越的同时,当时秦始皇还大量向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移民。尤其是向岭南地区的移民,规模更是极大。当时秦军为了扫平百越,直接派了五十万秦军精锐,还有大量的百姓和商人。秦朝当时移民到南方的人口总数,甚至堪比整个百越的人口。
当然,征讨百越的过程,也不是那么顺利。据说当时的秦军士兵,三年不解甲弛弩。而且,秦军士兵更习惯在中原地区作战。南方湿热的环境,再加上崇山峻岭阻隔,这些都是秦军作战的巨大障碍。
所以,在征讨百越的过程当中,秦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就连秦军主帅屠睢,都直接战死了。后来,为了彻底控制岭南,秦始皇甚至还下令花费巨大代价,直接开凿了一条灵渠,确保前线秦军的补给供应。
直到灵渠完成之后,中原地区的军队和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岭南地区,秦军这才占了上风。此后,秦始皇再次任命任嚣做统帅,赵佗做副帅,继续进攻岭南。有了灵渠的支持,再加上整个秦朝做后盾。所以最终,这支秦军兵团,终于还是彻底攻入岭南,迫使百越臣服。
百越地区的臣服,对于秦朝来说,已经堪称是历史顶点了。因为任嚣攻入百越之后,直接把控制的百越地区,设置了桂林郡、象郡以及南海郡。至此,秦朝版图达到了极盛期。而新开辟的这三个郡,因为当时还有百越余部作乱,所以暂时都由南征军主帅任嚣直接管理。
南方三郡的开辟,对于秦朝乃至整个中华文明来说,无疑都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但问题是,就在三郡被设置仅仅五年之后,秦朝便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陈胜吴广开始起义,秦朝就彻底进入了王朝倒计时。
同时,对于庞大的岭南兵团来说,这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要知道,当时秦朝内部混乱,岭南兵团这几十万精锐,完全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筹码,帮助秦朝轻易镇压农民起义。但问题是,当时摆在岭南兵团面前的问题,同样也很多。
首先,岭南百越地区,距离中原腹地实在太远。这一来一回,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等到岭南兵团回去,中原内部的局势早就不一样了。所以对于秦朝高层来说,岭南兵团可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其次,当岭南兵团收到起义消息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过慌张。因为当时秦朝国家机器的力量还很强,根本用不着岭南兵团回去。只不过接下来起义发展的势头,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而已。等到岭南兵团考虑要不要回去的时候,项羽都已经打赢了巨鹿之战,刘邦都已经快攻入函谷关了。这时候再回去,意义已经不大了。
而且,当时岭南地区刚刚平定,如果岭南兵团贸然回国,势必会导致刚刚扫平的岭南,再次被得而复失。如此一来,之前岭南兵团所有的牺牲,就彻底没意义了。
除此之外,当时岭南兵团高层,也有着很大的私心。要知道,随着陈胜吴广开始起义,中原地区的局势风雨飘摇。这个时候,手握几十万精锐的岭南兵团高层,自然不可能不为自己考虑,肯定想借助这几十万精锐,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好处。
只不过大家都没想到的是,就在陈胜吴广起义一年之后,岭南兵团的主帅任嚣,忽然病重去世了。任嚣去世后,岭南兵团的最高指挥权,就落入到了副帅赵佗的手里。赵佗在加入岭南兵团之前,其实只是一个县令级别的官员,所以岭南兵团内部,也有很多人不服他。
这种情况下,赵佗想要控制整个岭南兵团,已经是很困难了。至于说率领岭南兵团,返回中原增援秦朝,或者逐鹿天下,那就更没希望了。此时的赵佗,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很快就得出了一个结论:对于岭南兵团以及他自身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割据岭南自立。
所以,在这之后,赵佗指挥岭南兵团,控制了中原地区进入岭南的几条通道,彻底让岭南地区,暂时和中原地区隔绝开来。不过,当时赵佗能够控制的,只有三郡之一的南海郡。至于象郡和桂林郡,以当时赵佗的能力来说,暂时也是有心无力了。
顺便说一句,南海郡的郡治,就在今天的广州地区,当时叫做番禺。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广州地区,成了赵佗统治之下的核心区域。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原地区彻底大乱,起义军最后更是直接攻入咸阳,彻底灭了秦朝。。在此期间,赵佗则是尽全力普及中原文化,将中原地区的文化和先进技术,彻底引入到了岭南地区,继而实现对南海郡的完全控制。
而到了秦朝灭亡之后,就在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赵佗终于彻底控制住了整个南海郡。此后,赵佗又指挥岭南兵团开始扩张,控制了象郡和桂林郡。至此,南方三郡,都落入到了赵佗的实际控制当中。
此后,赵佗正式宣布,自立为南越武王,同时建立南越国。此时的南越国,地盘北至广东北部和江西南部,西至广西云南地区的夜郎国接壤,南至南海,东到福建南部。
南越国的历史,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时候。
随着赵佗统一了南方三郡,此时的赵佗,其实也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格。而且,当时楚汉战争打得如火如荼,几乎所有诸侯国都被卷了进去。
但问题是,当时赵佗如果想参加这场战争的话,还真没这个机会。
一方面,当时南越国的整体实力,实在是不太强。因为南越国刚刚开国,岭南地区又刚刚平定。赵佗能够控制南方三郡,已经是极致了。如果这时候再派兵进入中原争霸,势必会导致南越国内部空虚,接下来很有可能会出现叛乱。
另一方面,南越国想要北上的话,只有三条路可以选择。一是走闽越的方向,当年越国被灭之后,勾践的子孙建立了闽越国。秦朝建立之后,闽越虽然归顺了秦朝,但整体上还是保持了一定的独立。到了秦末汉初的时候,更是完全独立了。
另一个,便是走长沙国的方向。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曾经封了一个叫吴芮的人做长沙王。这个吴芮也是秦朝的官员,之前是秦朝的县令。他统治的长沙国,整体实力比南越国只高不低。
第三条路,便是广西云南地区的夜郎国那边。虽然有个成语叫做夜郎自大,但历史上真实的夜郎国,和汉朝相比虽然很弱小,但是和南越国相比的话,那就是势均力敌的对手了。
所以,有这么三个邻居在,赵佗别说北上了。就算守住南越国老巢,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就这样,在整个楚汉战争期间,赵佗只能闭关自守,老老实实看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做好自己的南越王。
此后,又过了两年,等到垓下之战结束,刘邦被几大诸侯王推举为皇帝,历史正式进入了汉朝。不过,汉朝刚刚开国的时候,情况其实有些尴尬。当时的汉朝,其实根本无法控制整个中原。
因为之前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为了打赢项羽,采用的最重要的一种手段,就是拉拢其他诸侯王,一起围殴项羽。所以,项羽战败之后,除了刘邦之外,当时还有八个异姓王。比如先前提到的长沙王吴芮,就是其中之一。
这几位异姓王,各自都有各自的封国。在他们的封国内部,汉朝中央根本就管不着,他们也只是名义上对汉朝称臣。所以,刘邦登基之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想办法铲除这几位异姓王。
至于南越国这边,当时刘邦是真的没精力,同时也没能力去管。当时南越国地理位置极为偏远,刘邦连眼皮子底下这几位异姓王,都还没来得及解决,自然也不会劳师远征,先去解决远在沿海的赵佗。
而且,当时南越国和汉朝之间,还夹着夜郎和长沙国这么两个政权。当时的夜郎,甚至还不归汉朝管。也就是说,汉朝真想要解决南越国的话,首先得先解决长沙国和夜郎才行,要不然军队都过不去。
不过,这时候刘邦的智慧就凸显出来了。刘邦虽然知道,短时间内汉朝无力控制南越国,但是也没有让南越国有独立的机会。首先,刘邦先是玩了一手祸水东引,不承认赵佗对南方三郡的控制权,而是将象郡、长沙郡以及桂林郡,在名义上划分给了吴芮的长沙国。
刘邦的这一手,堪称狠辣至极。显然,刘邦的这个决定,目的就是为了挑起长沙国和南越国的战争,借此来削弱这两个诸侯国,然后才方便汉朝渔翁得利。这其实就是一个阳谋,只要长沙国的吴芮想要扩张,就不可能错过这个机会。哪怕明知是一个阳谋,也一定会去和南越国开战。
然而刘邦的这个算盘,最终还是没打好。因为接下来,吴芮的结局,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就在刘邦刚刚把南方三郡分给吴芮之后不到一年,吴芮就去世了。对于吴芮的死,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很多人都怀疑,当时吴芮并没有真的去世,而是功成身退隐居了起来,将长沙国的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至于吴芮本人,则是从此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不管吴芮到是死还是隐居,总之,在这之后,吴芮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吴芮去世之后,接下来继承长沙王爵位的吴芮长子,对于扩张这件事,似乎也完全没有兴趣,人家真的就只是单纯想要安享富贵而已。
就这样,刘邦的如意算盘,被老吴家彻底‘躺平’这一招给破了。刘邦的阳谋手段,堪称无解,但最怕的就是老吴家没有扩张兴趣,直接躺平。当然,对于老吴家自身来说,这倒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后来,汉初册封的八个异姓王,就只有老吴家他们这一家善终了。
随着长沙国彻底躺平,刘邦针对南越国的手段,暂时就破产了。所以,几年之后,在刘邦预感到自己即将命不久矣的时候,刘邦便主动派了一个叫陆贾的使臣,去联系南越国。此时刘邦也知道,自己这辈子是没机会收回南越国了,只能把这个任务交给子孙后代。
但同时,他这一代人,必须确保南越国对汉朝称臣。这样将来的汉朝皇帝,才有资格说,南越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然后名正言顺地去收复南越国。
就这样,公元前196年,刘邦派使臣陆贾出使南越国。而南越国这边,赵佗对于汉朝派来的陆贾,也是十分重视。当时赵佗也拿不住,到底要不要彻底独立。到底是应该就此脱离中原王朝,自立一方;还是要接受汉朝的册封,做汉朝的臣子。
经过反复权衡之后,赵佗最终还是决定,接受汉朝的册封。因为赵佗很清楚,在强大的汉朝面前,南越国这点地盘,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现在汉朝不愿对付南越国,只是因为战争成本太高不划算而已。对南越国而言,想要避免和汉朝的战争,最好的办法就是称臣。
最重要的是,在赵佗心中,自己始终还是中原王朝的臣子。赵佗是传统的中原人士,他接受自己自立一方的理念,但同时他也更趋向于中原应该统一。
当然,称臣归称臣,当时汉朝对南越国这边,也是鞭长莫及。在南越国内部,赵佗完全可以真正实现自治,这一点汉朝也必须默认。就算汉朝不愿意,以当时汉朝的情况来说,拿南越国也完全没有办法。
所以最终,汉朝和南越国彻底妥协。南越国接受了汉朝的册封,汉朝也承认了南越国对南方三郡的控制权。
就这样,当陆贾从南越国回来之后不久,刘邦驾崩了。而南越国回归中原的这个问题,就被拖到了下一个时代。
而刘邦去世之后,接下来即位的,是汉惠帝刘盈。但是刘盈即位之后,因为太过年幼,大权都掌握在吕后的手里。而刘盈好不容易成年之后,又突然暴毙而亡。刘盈死后,吕后又以太后的身份,开始临朝称制。
所以,刘邦去世之后的十几年里,基本可以称之为是吕后时代。
吕后掌权期间,赵佗在南越国的统治越发稳固。所以接下来,赵佗就开始有了扩张的心思,开始试探着进攻汉朝南部的长沙国。而汉朝这边,对于虎视眈眈的南越国,也不是没有办法。一方面派大军出动,将南越国的军队击退。另一方面,还利用汉朝的丰富资源,对南越国进行贸易制裁,严禁盐铁之类的物资流入南越国。
就这样,在吕后掌权期间,南越国和汉朝边境产生了一些冲突。但是在汉朝强大的军力面前,南越国除了劫掠几个县城之外,基本上也占不到更多的便宜。不过,这却让南越国的胆子更大了起来。此后,赵佗直接在南越国称帝,同时还派人去联系东越之类的百越政权,迫使这些百越政权臣服。
所以,在吕后掌权期间,南越国达到了极盛期。就连东越等几个沿海政权,也都倒向了南越国。
对于南越国的袭扰,当时汉朝高层自然很气愤。但问题是,当时汉朝还是没能力进攻南越。因为当时的汉朝,需要布置大量军队在北方防御匈奴,同时吕后作为一个太后,想要把持朝政,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内斗方面。
就这样,过了十几年之后,吕后去世,此后大臣们诛杀了吕家,拥立了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登基,这就是汉文帝。而到了汉文帝时代之后,汉文帝的手段,就比吕后高明多了。
汉文帝掌权期间,最棘手的问题,还是排不到南方的南越国头上。因为汉文帝是被拥立的,所以汉文帝即位之初,首先要解决那些开国功臣,同时压制其他老刘家的诸侯王,防止他们彻底作大,威胁汉朝中央的统治。同时,汉文帝同样需要派遣大量军队,防备北方的匈奴。
所以,汉文帝在位的时候,进一步利用外交手段,对南越国施压。汉文帝先是派人去给赵佗他们家的祖坟扫墓,然后再次派出当年出使南越的陆贾,去面见赵佗,要求南越国臣服。此时的南越国内部,一样存在很多问题。当时赵佗已经彻底老迈,随时有可能去世。为了子孙后的安全,再加上为了维护南越国内部的问题。所以,赵佗再次接受了汉朝的册封,并且对外取消了帝号。当然,在南越国内部,赵佗还是自称为皇帝的。
只不过,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赵佗这个人,寿命实在是长的惊人。从年龄上来看,他应该和刘邦是一个辈分的人。也就是比刘邦小十几岁。但结果,不光刘邦死在了他前面,甚至就连汉文帝这个做儿子的,已经再后来孙子辈的汉景帝,都没能熬过赵佗。
公元前137年,赵佗终于去世了,足足活了103岁!而到了赵佗去世的时候,汉朝这边,已经是汉武帝在位的时候。
之前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期间,汉朝虽然没有对南越国大规模用兵,但是却在外交和经济等多方面,对南越国持续施压。在汉朝的施压之下,之前臣服于南越国的百越政权,纷纷脱离了南越国的控制。而南越国这边,自从赵佗死后,基本上也就彻底老实了。在汉朝的步步压迫下,逐渐向汉朝低头。
到了汉武帝在位初期的时候,当时的南越国,虽然内部还算独立,但已经被汉朝彻底压制,不得不把当朝太子,送到长安,去给汉武帝做护卫。当然,名义上是护卫,实际上既是作为人质,同时也是南越国派来学习中原文化的间谍。
对于逐渐臣服的南越国,汉武帝也没有太过针对。汉朝之前的几位掌权者,各自都有各自的任务。刘邦的任务,是平定天下,消灭异姓诸侯王;吕后的任务,是保证国家不出现大规模动乱,可以安稳传承;汉文帝的任务,是防止匈奴南下,解决刘氏诸侯王势力过大的问题,同时休养生息;汉景帝的任务,是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同时进一步休养生息。
而到了汉武帝登基之后,前期主要任务,是彻底掌权,并且把汉朝从休养生息的状态,调整为积极进取的状态。中期的主要任务,是和匈奴开战。在这段时间里,汉朝对匈奴发起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卫青和霍去病等人名扬天下的战斗,基本上都在这段时间里进行。
而经过这三大战役的打击之后,原本不可一世的匈奴,被汉朝彻底打回了漠北。自此之后,漠南再无匈奴王庭,汉朝在北方的安全问题,终于算是解决了大部分。同时,汉朝还把势力范围扩张到了西域,进一步扩大的国家影响力。
直到这些工作都做完了之后,南方的南越国回归的问题,才成为汉朝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在此之前,不管是匈奴的问题,还是汉朝国内诸侯王的问题,重要性显然都要优先于南越国回归中原的问题。
随着北方的匈奴被彻底打垮,收复南越国就被提上了日程。而在南越国回归中原这件事上,最开始的时候,汉朝其实还真没打算动武。
在之前的几十年当中,汉朝一直对南越国进行各种制裁,同时也在尽可能地争取南越国的百姓,希望南越国可以和平回归。毕竟,南越国的百姓,基本上也都是秦朝末年的时候,因为战乱逃到南方的。既然大家都是一家人,能不动武,自然不要动武了。
正是本着这种态度,不管是之前的汉文帝还是汉景帝,亦或是最为激进的汉武帝,都没有直接对南越国动武。只要南越国承认‘一个汉朝’的基本政策,那后面就都有的谈。所以,经过文景之治,再加上汉武帝的积极开拓之后。等到汉武帝打垮了匈奴的时候,当时南越国已经基本回归。不但承认了汉朝的统治地位,甚至还打算彻底放弃割据,直接去长安朝拜汉武帝。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意外的发生,彻底导致南越国的和平回归,变成了幻想。这个意外,就是南越国内部的政变。
当时南越国内部,从南越国王到下面的百姓,基本上都已经对汉朝子民的身份高度认同。就连南越王本人,都已经打算直接去朝拜汉武帝。但同时,南越国内有一个名叫吕嘉的丞相,坚决反对南越国的回归。
这个吕嘉在南越国内部,确实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从赵佗在位后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担任南越国的丞相。而且,吕嘉的很多家人,也都在南越国内身居高位。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南越国回归,吕家的权势就会荡然无存,所以他们自然不希望南越国回归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以吕家为首的反对回归派,开始在南越国内兴风作浪。后来,吕嘉甚至干脆打算发动政变,彻底架空南越国王,独自把持朝政。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汉朝中央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汉武帝当即派了两千军队,远赴南越国,帮助南越国平乱。但没想到的是,吕嘉等人的抵抗,竟然出乎意料的强烈。最终,不光南越国王被杀,吕嘉拥立了新的国王。就连汉武帝派去的那两千军队,也全都折损在了南越国内部的政变当中。
在这之后,汉武帝自然是勃然大怒。原本汉武帝认为,只要南越国百姓和南越国王,都有回归的意向,南越国就可以和平回归。但眼下这个时候,却跳出来吕嘉这样的人。汉武帝很清楚,如果不以雷霆手段,迅速平定南越国的内乱。那之前汉朝的所有努力,就都成了泡影。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汉武帝下令,南方的汉军精锐,分三路南下。再加上当时西南的夜郎国,也已经臣服于汉朝。所以,汉武帝又从夜郎国那边,再派一支军队,合力向南越国开始进攻。
顺便说一句,之前吴芮就藩的那个长沙国,在汉文帝时期,就已经因为末代吴王没有子嗣,直接被除去了封国,而后被封给了。也就是说,在汉文帝时代之后,长沙国虽然还存在,但是却被封给了汉景帝的第六个儿子,也就是汉武帝的弟弟。
所以,当时汉武帝进攻南越国的时候,长沙国这个障碍,也不存在了。
汉朝这次进攻南越国,与其说是灭国,倒不如说是平定南越国内的顽固分子,帮助南越国回归。因为当时南越国从上到下,基本上都认可自己汉朝子民的身份。只有以吕家为首的少数顽固抵抗派,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不愿意南越国回归。
所以,当汉军开始进攻之后,南越国这边的绝大多数人,其实都不愿意抵抗。有些南越国军队,甚至干脆直接开城投降,拒绝抵抗。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汉军进入南越国境之后,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广州地区。而随着汉军对广州地区彻底合围,之前还很猖獗的吕嘉,此时再也无力抵抗,只能彻底投降了。
随着吕家投降,南越国全境也被彻底平定。至此,已经割据九十多年的南越政权,终于彻底回归了中原王朝的怀抱。
这就是南越国回归的整个过程。
从南越国回归的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最开始的时候,南越国的出现,纯粹是因为时代趋势造就而成。在秦朝末年的时候,赵佗割据岭南自保,保护了岭南地区不受战火侵袭,这个目的也是好的。但是后来,因为汉朝和南越国双方各有利益,双方存在利益冲突,所以南越国的问题,自然也就暂时割据了下来。
而接下来,从刘邦时代,一直到汉武帝时代,汉朝一直想通过和平的手段,让南越国回归。而南越国这边,其实也感受到了汉朝的诚意,所以才会在汉武帝时代,基本上认可汉朝子民的身份。
至于说为何和平回归,会演变成武力统一,这就要归咎于南越丞相吕嘉了。吕嘉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愿意让南越国回归,所以才导致汉朝不得不出兵,进行武力统一。而对于当时的汉朝来说,此时出兵,也是最好的时机。之前不管是汉文帝时期,还是汉景帝时期,都有各自的问题。
只有这个时候,汉朝已经彻底崛起,而且已经彻底解决了北方的匈奴问题,所以才有精力去武力统一南越国。这个时机,不早不晚,其实刚刚好。
南越国的回归,其实也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启示就是,像南越国这种政权,想要回归,内部肯定会有一部分既得利益者想要阻止。而如果想实现南越国的和平回归,最重要的,除了保持自身要足够强大,拥有雷霆手段之外,也要尽可能地争取南越国内部的认可。
汉武帝时期,汉朝之所以能够迅速收复南越国,就是因为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条件。既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也得到了南越国内部的广泛支持。在这种局面下,就算有少数像吕嘉这样的人捣乱,最后也注定会以失败告终了。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而被称为战神。然而,明朝的一位皇帝朱祁镇却因为一个讽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女性因她们的智慧、勇气和野心而被载入史册。太平公主就是其中一位。她是唐高宗李详情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的行为和思想超越了他们所在的时代,让人们不禁怀疑他们是否是穿越者。其中,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初期的将领灌婴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长寿而著称。作为刘邦的重要支持者,灌婴在建立详情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瑰宝中,宋代词人晏殊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沉内敛的情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篇佳作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英雄豪杰的时代。其中,蜀汉名将张飞以其勇猛和忠诚闻名于世。然而,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着迷的人物关系。其中,芈月与嬴政的关系尤为引人注目。作为秦国的高祖母和曾详情
在众多影视作品中,清宫剧一直备受观众喜爱。其中,《甄嬛传》作为一部热门的清宫剧,讲述了聪明绝顶的详情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起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反对外来侵略的开始,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纷争中,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斗争是东北方势力争夺的关键一役。尽管公孙瓒拥有白马义从的精详情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个充满战争与智谋的时代。其中,蜀汉的杰出将领姜维以其卓越的军事详情
在古代,金属不仅是重要的实用资源,更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历史上,七种金属——金、银、铜、铁、锡、详情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宫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奢华生活的集中地。作为皇家后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嫔妃们详情
在古代传说中,夏朝人享有极长的寿命,这一说法流传至今,让不少人对夏朝时期的人类寿命产生了好奇。然详情
霍元甲,作为中国武术史上的传奇人物,以其精湛的武艺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受人们敬仰。然而,关于他的死详情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人物以其多才多艺和卓越成就影响着历史进程。张謇便是其中一位杰出详情
在北京郊外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卢沟桥。它不仅因历史悠久而闻名,更因其桥上石狮子的数量详情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中,四大灵兽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详情
古代的帝王,坐拥江山社稷,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华富贵。然而,历史记载中不少皇帝的寿命并不长,详情
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唐朝无疑是一个极为耀眼的时代。被誉为盛唐,这一时期的中国不仅国内政详情
科学实验是推动人类知识进步的重要手段,历史上有许多实验因其惊人的结果而名声大噪。这些实验不仅在科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在道教神话中,真武大帝是一位备受崇敬的神灵,他不仅是北方的守护神,更是掌管北天门、管理三界妖魔的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而被称为战神。然而,明朝的一位皇帝朱祁镇却因为一个讽刺的说法被称为大明战神。这位皇帝的统治几乎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是为何呢? 二、朱祁镇的统治与战争 朱祁镇是明朝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