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探索唐朝时期女性体育运动的概况,运动内容有哪些?
2022-12-15 10:19:45

  唐朝(618年-907年),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疆域空前辽阔,接纳各国学习交流,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01 唐朝女性体育运动的概况

  盛唐长安胡旋舞,歌罢江南唱山东。大漠雨林皆来客,天下朝拜路殊同。

  大唐帝国是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的巅峰,高度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与卓著的武功让四方戎狄与小国都来到长安城朝拜大唐帝国的皇帝。

  而在盛唐的光辉之下,大唐帝国的女子也迎来了封建社会中德地位巅峰。在大唐帝国时期,女子没有两宋时期的三从四德也没有明清时期的缠足。

  大唐帝国境内的女子,可以读书识字更可以登堂入室。有唐一代,女性政治家的功绩与数量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

  从唐太宗的文德皇后长孙氏开始,大唐帝国的女子就有参与朝堂政治的资格与地位。在女皇武则天时代,这样的传统更加浓厚。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女皇,其含金量要比其他的临朝称制的太后或者起义军首领要高上不少。

  更不论在武则天时代,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等女性政治家也都在大唐帝国的政治舞台上绽放光彩。

  而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女性在大唐帝国文化社会领域也成就了许多事业。在体育运动领域,大唐帝国的女性拥有广泛的兴趣与参赛资格。

  在大唐帝国时期,女性能够参加的体育运动的数量与种类在整个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都是不多见的。

  深入研究大唐帝国的女性与体育运动的关系,对今天的现代女性体育运动也有帮助。

  02 唐朝女性体育运动的成因

  大唐帝国的女性体育运动发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经济基础、民族融合、思想观念。

  在经济基础方面大唐帝国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富饶的城市经济与先进的农业生产让盛唐的物质有了充足的保障。

  《管子》当中说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在基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后,大唐帝国的子民自然要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建设。

  而对于大唐帝国子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则体现在体育运动和诗歌书法等文化形式上面。

  而由于府兵制与军功晋升机制的完善,大唐帝国的子民拥有丰沛的武德。尚武精神浓烈的社会风气,让体育运动成了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主流。

  而充足的物质基础,让大唐帝国的女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教育和培养。在盛唐最繁荣的日子里,大唐帝国的女性读书识字、上马挽弓都是平常之事。

  这些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经济基础带来的社会风气,让大唐帝国的女性们拥有了选择体育运动作为爱好的权利。

  在民族融合方面则是将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风气带到了中原地区。北方的游牧民族,不管是鲜卑、柔然、突厥、铁勒都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留存。

  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当中,因为生产力的短缺让女性必须要与男性一起负责生产和作战的任务。

  因此,北方游牧民族的女性地位在某些方面是很高的。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风气被中原的汉族地主接纳了一部分。

  其中,女性也可谋军国之大事的观念也被北方的汉族地主接纳了。

  在这样的观念风气下,女性自然也获得了学习骑射、书画等艺术形式的机会。

  更因此获得了参与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机会,在女性体育运动当中就体现得十分明晰。

  在思想观念方面大唐帝国有着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与政治环境。其实思想观念的改变,更可以说是第一点与第二点共同作用之后的结果。

  大唐帝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更体现在思想层面。

  大唐帝国能够接纳各民族的传统思想观念、文化风俗、宗教信仰,在这样包容的社会风气之下包容女性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唐太宗曾经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样拥有博大宽广胸襟的皇帝领导下。

  大唐帝国自然也向世人展露出那海纳百川的气度。在接纳了大量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思想文化风俗后,大唐帝国的审美与社会风气也被改变了许多。

  大唐帝国拥有很深的骑射风俗,女性也因此将审美从柔弱转变成了飒爽。以胡人风气为美的尚武精神和勇武观念。

  让大唐帝国的女性敢于抛头露面也不避讳与男性一起参加体育运动。在此之上,统治阶级也对这样的风气进行了推波助澜式的引领。

  大唐帝国的统治阶级有大量的女性政治家,她们主导了这个时代了部分社会风气与个女性审美。

  特别是女主当政的武周王朝,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自然是不遗余力地推行女性参政的权利。而这些女性参与国家政治后,自然也会对社会风气形成反作用。

  这个时候,女性体育运动自然也就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03 唐朝女性体育运动的内容

  大唐帝国女性体育运动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那就是球类骑射项目和特殊民俗类项目。

  球类骑射项目主要有以下五个,赛马、马球、步打、蹴鞠、骑射。

  其中赛马、马球、骑射是马上的比赛项目,以参赛者的骑马能力作为基础。大唐帝国的女子崇尚骑射,许多勋贵家的女儿都擅长骑马与射箭。

  甚至是很多女子的骑射技艺,要比男子还要强。在这样的条件下,赛马与骑射自然成了大唐帝国女子体育运动的主流。

  而马上蹴鞠,也就是马球则与男子的体育运动颇有差别。因为女子的体能毕竟和男子相差悬殊,就算是擅长骑射的将门女儿也不会随时随地进行骑射比赛。

  这也就造成了许多大唐帝国的女子骑马水平其实是在入门级别而已,可以骑马但真正地参加比赛却是不行。

  在一般的马球比赛当中,就会选择用驴去代替马。因为驴的安全性更高,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女子也参与其中。

  而且大唐帝国的女子马球,大多数是展示自己风采的机会。比赛的竞技性一般不是很高 观赏性才是主要目的。

  这样的马球比赛一般是勋贵游园或者踏青宴会当中的娱乐项目,借此展现自己的英姿飒爽以吸引情郎的目光可要比胜负成败重要得多。

  而步打、蹴鞠则是普通的比赛项目,不需要马匹就可以参加。步打与马球相对应,算是步行的马球。而马球和步打,类似于现代的曲棍球比赛。

  双方分成两队,使用棍子击打皮球进入对方的框内或者栏内。

  这样的比赛在大唐帝国的宫廷当中很常见,每次遇到节日或者庆典皇宫当中基本上都会举办这样的比赛。

  参赛者有的是大臣家的女儿,也有的是皇宫中的宫女。

  比赛的目的也不是输赢得分,最重要的是在皇帝和高官显贵们的眼前露脸。这种宫廷步打比赛,有很强的政治意味。

  出彩的队员或者队伍,不仅会得到皇帝的嘉奖甚至是一飞冲天。

  蹴鞠则是与现代足球很相像的一种比赛,在大唐帝国的女子当中也很受欢迎。蹴鞠属于一种全面性的体育运动,在当时不管男女都十分喜爱蹴鞠。

  最初的蹴鞠是一种军事训练的手段,以娱乐竞技的形式让士兵达成锻炼体能与团队配合的目的。

  蹴鞠的团队性是培养士兵与士兵之间默契的好机会,更是培养士兵与军官之间亲密关系的好方法。

  在蹴鞠由军营传入民间之后,更是造就了蹴鞠全民喜爱的潮流。而男女蹴鞠比赛同样有差别,与马球一样女子蹴鞠比赛也不太看重进球和对抗。

  女子蹴鞠比赛与现代的表演赛一样,看重的是参赛者在比赛的过程中展现的技艺、花样、美感等因素。

  女子蹴鞠大多数也是一种展露女子英姿飒爽的方法,与其说是比赛更不如说是技艺的对决。谁的表演更具有技艺性和观赏性,谁的比赛成绩就会更好一些。

  至于特殊民俗类的比赛,或者说娱乐性质的竞技项目则有荡秋千和赛龙舟。荡秋千是女子专门的娱乐性的体育运动,本质上不算是一种比赛。

  女子在荡秋千的过程中会比试互相摇荡的高度、靓丽等因素。而赛龙舟自然是端午节的民俗体育运动,大唐帝国的女子也会专门组织比赛。

  至于说是男女混合比赛还是女子专门的比赛,这没有专门的规矩。以大唐帝国女子那不输男子的气概,只怕男女混合赛才是女子们显露能力的时候。

  这种特殊民俗类的项目,不管是高门大族还是百姓庶族都可以参与。秋千和龙舟的制作没有过高的门槛和经济要求,就算是平民庶族家也可以共同打造朴实的龙舟进行比赛。

  纵观大唐帝国时期的女子体育运动,其实是反映了大唐帝国昌盛的文化与繁荣的社会经济。有这样的经济基础,才有不一样的社会风俗和思想变化。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