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明朝的一副对联,上下联一字不差,却至今未被人超越
2022-12-14 10:32:05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有记载且最早出现的对联,一说出自三国时期,由江西庐陵出土。以类似有对联字样的铁制十字架为主,随后不断流传。

  另一说出自公元964年春节,由后蜀皇帝孟昶所作。由于年代久远,具体真伪已经无从查起。

  不过要说最奇特的对联,还得是明朝年间的绝对。上下联一字不差,却至今未被人超越。

  读书

  被称为史上最懒,同时也是最精彩的对联之一,由明代大家徐渭给出下联。以读书为主题,虽简短,却使人明悟。

  故事发生在一次宴会之中,彼时徐渭和众多友人一同饮酒作乐,酒至酣处,行酒令逐渐让人提不起兴趣

  于是有人提议,不如以对联为乐。一人出上联,其他人对出下联,看谁对得又快又工整,且意境必须满足要求。

  要说单纯饮酒,在场的士子们多半都已经到了极限。可若是文字游戏,那大家可瞬间来了精神。

  尽管古人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能够给出游戏的对联并让大家认可,同样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于是“路人甲”给出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文字看起来简单,寓意似乎也不够深刻,可真要对出恰当合适的对联,众人一时间你看我、我看你,还都没啥头绪。

  及至围着所有人转了一圈,眼看快要流局,徐渭突然出声:好读书不好读书。

  身旁的人打趣:徐兄,让你给出下联,没让你重复上联。

  没想到徐渭直接回答:我这就是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这不,工工整整。

  众人一愣,刚准备嘲笑两句,脑海中却突然想到什么。翻来覆去默念几次以后才发现,表面狗屁不通,实乃千古绝对。

  首先,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指的就是青春年少,正是所有人最好的学习时光。

  可就是在如此珍贵的时间段里面,不少人却不懂珍惜,偏偏不好好读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可真到了那个是后续,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意思恰好相反。人生来到晚年,回忆感慨自己一生的经历。突然发现年轻时很多书籍都没有阅读,很多知识都没有掌握。

  到了这个时刻,人们开始喜欢读书,想要读书,结果受年龄的影响。心有余而力不足。

  古人言:学问无遗力,功夫老始成。本来就是年老一辈子,晚年才可能取得成功,结果到了晚年才开始努力,岂不是大梦一场空。

  倘若将上联和下联分开,谁也不知道究竟在说什么。可两者结合到一起之后,大家就能明白,这是如此工整且寓意深刻的劝学对联。

  时间恍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一点都不知道努力,往后就只剩下后悔。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劝学两个字,永远不会过时,努力也从来不会与时代脱节。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生同样如此,不知道努力进取,最终势必走向失败。

  徐渭看似只是将上联重复,却令在场所有人感到别样的意境,所有人皆感慨其文采斐然,着实今惊人。

  劝学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特别是现代社会比古代生活好太多的情况下,今人就应该更加努力学习才对。

  古人曾经称赞愿意学习的人,哪怕六七十岁同样可以学习。不在乎什么时候开始,只在意有没有愿意学习的心意。

  这样的说法是劝学的鼓励,可人们真的要等到年老以后才学习?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并不是危言耸听。当热情被现实打败,寻常人还能够坚持多久。

  就像了解对联的文化,这同样是一种学习,年轻的时候能够多学一些,年老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少学一点?

  退一万步讲,年老和家人朋友吹牛聊天的时候,是不是也能了解更多一些。

  人们常常将学习不断后延,可古人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到了一定年龄再努力,就连大器晚成的例子都已经不多了。

  事实上,类似劝学的对联还有很多,可真正能够超越好读书不好读书,并且给人深刻印象的对联却没有多少。人们既然对此有所了解,也就更应该明白徐渭留下的深意。

  中国传统文化贯穿古今,将古代生活、古人智慧传承到现在,可不仅仅只是让人感受新奇,同时还需让人明悟。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