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刘备在夷陵战败后,留守成都的蜀汉丞相诸葛亮说了什么?
2022-12-12 10:49:45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为什么说如果法正还在的话,刘备不会在夷陵战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章武二年(222年),征伐东吴的刘备在夷陵( 今湖北省宜都北)被陆逊击败,这就是汉末三国三大战略决战之一的“夷陵之战”。由于“夷陵之战”的大败,蜀汉开始走向衰落。

  刘备在夷陵战败后,留守成都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便感叹道:“法孝直(法正)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人,早年是刘璋的部下,在刘备入川时追随刘备。法正加入刘备阵营后立刻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干,一跃成为实际影响和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重臣。

  刘备控制益州之后,以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法正在刘备夺取汉中的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战败的曹操都说:“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

  刘备对法正几乎是言听计从,连自己的婚姻大事都要征求法正的意见。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法正病逝,年四十五岁,是刘备时期唯一被追谥的大臣,关羽张飞都没有这种待遇。

  正因如此,诸葛亮认为深受信任的法正能够阻止刘备发动进攻东吴的军事冒险。就算阻止不了,以法正的才能也不会让刘备在夷陵遭遇如此惨重的失败。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庭坚:北宋书法与文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