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前7年,汉成帝病逝,汉哀帝继位,汉哀帝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封奶奶傅太后为皇太后,不过对于汉哀帝的这个举动,傅太后却很不满,因为她一直想要的是太皇太后的尊号。
但问题是,一个皇帝怎么能有两位皇后呢?之前傅太后并非皇后,而只是一个妃子而已。
汉哀帝没有办法,就特意召集大臣为傅太后定封号的事开了个会,不出意外的,会议结果就是,大部分大臣都不同意。
很显然,傅太后明显是在无理取闹,但是汉哀帝偏偏没有办法,毕竟汉哀帝从小失去父母的照顾,是依靠奶奶傅太后长大的。
这时候一个不该阻止傅太后的人,却站出来劝阻傅太后索要尊号的事,这个不该劝阻傅太后的人,就是傅太后的堂弟傅喜。
对于傅太后索要封号一事,傅喜认为不妥,古代对待嫡庶尊卑有别,妃妾就是妃妾,如果将太皇太后的尊号给了傅太后,名分上就错了,汉朝也会因此遭到天下人的耻笑。
傅喜不仅自己劝阻傅太后定太皇太后封号,他还联合丞相孔光和大司空史丹,共同反对傅太后索要太皇太后封号一事。
傅太后见到傅喜如此,直接气炸了,认为傅喜胳膊肘往外拐,于是彻底恨上了傅喜,这还不算完,傅太后还因为这件事逼迫汉哀帝将傅喜罢免,然后又夺取傅喜的爵位,幸好汉哀帝还是分的清楚是非的,没有夺去傅喜的爵位,但还是迫于傅太后的压力免去了傅喜的官职。
这个时候大家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傅喜要得罪傅太后?傅喜家族的荣耀都是傅太后带来的,傅喜这样做不是胳膊肘往外拐吗?确实,傅喜这样做是有点吃里扒外。
但是傅太后很多事做得太过荒唐了,如果让傅太后再这样下去,整个傅家也会因为傅太后走向倾覆,为家族的长远发展,傅喜认为自己必须规正傅太后的行为,不可以对傅太后听之任之。
说白了,傅喜是属于大义灭亲的那种人,这就很有意思,换做别的外戚,可能会随波逐流,同流合污,但是傅喜没有。。
傅喜,字稚游,河内郡温县人。
傅喜最广为人知的身份就是傅太后的堂弟。傅太后最初是上官太后身边的一名女官,因为被汉元帝看中,选为昭仪,生下定陶王刘康,后来定陶王刘康去世,留下了两岁的儿子刘欣。
本来刘欣是由自己的生母丁婕妤抚养的,但是傅太后跋扈不喜欢丁氏,于是将两岁的刘欣从母亲丁婕妤生身边夺走,独自抚养,也不许丁婕妤经常看望刘欣,刘欣成为新任的定陶王。
公元前8年,汉成帝病重,忽然发现自己没有子嗣可以继承江山,没办法只能选择刘氏宗亲的孩子作为太子,于是选中了定陶王刘欣为太子。过了一年汉成帝去世,太子刘欣继位,被称为汉哀帝。
汉哀帝刘欣上位之后就封奶奶傅太后为皇太后,而傅太后上位之后就开始扶持傅家的子弟入朝为官,在傅家中傅喜是学问最高,最出色的,于是汉哀帝封傅喜为卫尉,后来升任右将军。
汉哀帝继位之后,就对傅太后几乎言听计从,毕竟汉哀帝从小不在父母的身边长大,所以格外的依赖在意傅太后的意思。而傅太后在朝廷大肆地提拔傅家的人做官,这就导致朝廷有一部分的重要职位都是傅家的人在任职。
太皇太后王政君,虽然是汉朝地位最高的女人,但是王政君与汉哀帝并不亲厚,汉哀帝不会听从王政君的话,王政君也没有插手朝政的权利,所以王政君即使有地位,也没有实权。
王政君见傅家在朝堂上的势力不可阻挡,担心傅太后会对王家出手,于是告诫家中族人,收敛锋芒,低调行事,后来王政君想起,自己和傅太后都是汉元帝的女人,而最后汉元帝立自己的儿子刘骜为皇太子,傅太后当时很嫉妒,如今傅太后位高权重,如果傅太后要因为旧日的恩怨报复王家,自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于是王政君决定让自己家的人辞官回家,这样就是最好的保全了,于是当时任大司马的王莽辞官回家了,王莽当时在朝廷是很有威望的大臣,王莽一走,朝臣们都人人自危,生怕自己受到傅太后的迫害,于是将希望寄托在公正的傅喜身上,毕竟傅喜是傅太后的堂弟,傅太后总不会将自己家人怎样吧。
没想到,傅太后翻起脸来,也不管是不是自己亲人了。
傅喜是个是非分明的人,见到傅太后频频插手朝政认为不妥,就对傅太后进行劝阻,但是傅太后根本不听,后来傅太后还因为傅喜经常阻拦自己参与朝政,而对傅喜心生厌倦,之后不再用傅喜辅政了。
傅喜为什么不愿意傅太后参与朝政呢?
傅喜认为傅太后凭借一己之力将傅家整个拉上来,非常厉害,但是正所谓盛极必衰,傅太后只需要安享权势富贵就好了,完全没有必要将所有的权利都抓在手上,权势富贵有时候会让人迷了心智,会称为催命符。
再说了傅太后对汉哀帝提出的所有要求几乎都是不合理要求,比如不合礼法的非要加太皇太后尊号,再比如傅家子弟傅迁犯了不可饶恕的罪,得罪了汉哀帝,傅太后非要汉哀帝赦免傅迁,继续留傅迁在朝廷做官。
这些不合理的要求,就算汉哀帝都满足了,汉哀帝和傅太后在朝臣们眼里也是昏庸了,在汉哀帝做皇帝的时候,傅太后以及傅家可以横行霸道,一旦换了个皇帝,没有和傅家的感情在,傅家就会被傅太后牵连,轻则流放治罪,重则全族被灭。
所以,傅喜为了全族的存亡大事,拼命地劝导傅太后不要参与朝政,不要党同伐异,但是傅太后不听啊。
为什么傅太后如此执拗呢?
因为傅太后从一介女官爬起来,受尽了委屈,在后宫隐忍了很多年,有句俗语说得好,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傅太后一朝得势了,再也不压抑自己贪婪跋扈狠毒的本性了。
傅喜因为得罪了傅太后,被汉哀帝免职,傅喜当然知道汉哀帝是迫于傅太后的压力,才将自己罢免的,也没说什么就退职回家了。
后来傅太后去世,汉哀帝不再受傅太后的控制了,当时的大司空何武和尚书令唐林都上书给汉哀帝,说傅喜忠君爱国,正直有能力,因为不合傅太后的心意而被罢免,实在是可惜,现在应该将傅喜找回来做官。
汉哀帝也知道傅喜的功劳,知道傅喜大义灭亲是恩怨分明的,应该得到嘉奖,不应该被贬官,所以,汉哀帝后来调任师丹为大司空,重新任命傅喜为大司马,封高武候。
再后来,就发生了故事开头的傅太后请加尊号的事,傅喜再次因为傅太后被罢免。
公元前2年,汉哀帝去世,中山王汉平帝刘衎继位,因为刘衎继位了时候还年幼,所以由太皇太后王政君抚养,这样一来,王政君就完全掌握了朝政,王政君上位之后,就把朝政交给了王家出类拔萃的王莽,就这样王莽上位了。
因为傅家和王家有旧怨,傅太后在位期间也做出了不少伤天害理,党同伐异的事情,所以王莽一上位就开始追究傅家的罪过,经过查证,傅家子弟确实犯了很多罪,于是王莽就很利落的将傅家的官爵全都罢免了。
但是在傅家人中傅喜是个例外,傅喜在傅太后行为不当的时候加以劝阻过,多年来也不曾犯过什么错,如今被傅太后连累问罪,实在是有些冤枉,后来特意下诏褒奖傅喜,后来再次启用傅喜,让傅喜回到了长安,并把原高安候幕府赐给傅喜,安排傅喜的官位在三公之下。
当时的傅喜在自己的封地住了三年多,日子过得非常悠哉,一下子回到朝廷做官还有些不适应,再加上很多官员因为傅太后的缘故排斥傅喜,傅喜不适应,后来傅喜还是回到了封地。
后来傅喜高寿去世,王莽特赐谥号为贞候。
傅喜的故事告诉我们:有的时候,有时候家人未必就一定是对的。帮理不帮亲,有时候反倒可能会有很好的结果。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详情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一位皇帝一直备受争议,他就是嘉靖皇帝。有人认为他是一位昏君,但也有人认为他有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战争频繁的战国时期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和思想家。其中,吴起无疑是这一时详情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以严峻刚直著称,甚至连首辅张居正都对他忌惮三分。他就是明朝著名详情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王昌龄,字少伯,生于唐朝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也是边塞诗风最为盛行的时详情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期的实际统治者,她的生活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史料记载,慈禧每日凌晨便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楚汉之争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而在这场争斗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引人关注:项羽为何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的形象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扭曲,而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就是明朝末年的一位详情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而在这个时代中,有一个人物的名字总是引人争议,他就是魏忠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和故事被时间的尘埃所掩盖,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便是关于曹睿身世的一段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以其非凡的智慧和策略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司马懿,这个名字在三国时期的详情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中,成吉思汗的崛起是一个传奇。他的成功征服和统一了蒙古诸部,并最终建立了一个横跨详情
在中国古代社会,孝道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其中,入土为安是一种普遍的丧葬观念,意指人死后应被安葬详情
清朝乾隆年间,一个名叫和珅的官员迅速崛起,最终成为乾隆皇帝身边最受宠信的大臣。和珅的权势之大,影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女性诗人的身影虽然稀少,但她们的作品却如璀璨的星辰般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东晋时期的女详情
在中国封建历史的长河中,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是常有的事,然而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帝王——明朝的建详情
冲绳岛战役,又称冲绳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的最后一场重要陆地战役。XXXX年X月X日至6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联姻往往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精心策划的一种手段。宣太后与义渠王的结合便是其中详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一直是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南宋时期,面对国家危亡和社会动荡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封建历史中,牛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来源。因此,不少朝代出于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出台详情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卷中,清朝乾隆年间的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作为乾隆皇帝身边最受宠信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女性因她们的智慧、美貌或权力而被后世铭记。王宝钏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名字与唐宣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如同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飞跃。作为北京大学详情
西门吹雪,这个名字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以剑术高超、性格孤傲而著称,被誉为剑神详情
在中国古代,丹书铁券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免死金牌,它代表着持有者可以免受一切法律的制裁。而在《水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