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明朝崇信伯费瓛是如何镇守甘肃十五年之久的?
2022-11-29 13:48:13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明朝崇信伯费瓛镇守甘肃的故事。

  费瓛是明朝前期的一个将领,出生在定远,他的爷爷费愚在洪武年间的时候,曾经在燕王府担任左相,后被改任为燕山中护卫指挥使。

  费愚死后,由儿子费肃继承其职位,费肃死后,燕山中护卫指挥使得位置,又传给费瓛的身上。祖孙三代人都在为燕王朱棣做事。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费瓛也跟着起兵,在诸多战斗中立下战功,被提拔为后军都督佥事。

  在永乐八年春天的时候,凉州卫的一个叫作虎保的千户,和永昌卫一个叫作亦令真巴的千户一起反叛,带领数千士兵屯据驿路。当时,刚刚投降明朝的伯颜帖木儿等人也纷纷响应,这一下子让整个大明王朝的西部边陲地区为之震动。

  朝廷委派过去征讨的都指挥李智等人,战斗不利,致使贼寇的势力越来越庞大,以至于他们放出话来要去攻打,永昌、凉州这样的西部重镇。

  当时朱棣正带着大军远征蒙古,负责监国的皇太子朱高炽见状,立马派遣费瓛率军平叛。费瓛来到凉州,和李智以及另一个都指挥陈怀一起会师后,赶紧挥军进击,在双城一带与敌军主力交战。费瓛负责攻其左翼,李智和陈怀则负责攻打其右翼,很多将敌军击溃,斩首三百余级。

  随后继续率军追击至黑鱼海一带,直接俘虏了千余敌军,还有十二万马驼牛羊,只可惜让为首的虎保逃走了。

  永乐十二年时,费瓛于总兵官的身份在甘肃镇守,甘肃土地贫瘠,又有很多驻军在这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粮食匮乏问题。一旦发生紧急战事的话,恐怕在短时间之内很难凑够足额的粮草。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费瓛上书朝廷请求将临巩的税粮交给近边军丁转运,同时将凉州那边的诸多闲田荒地交给他们去屯垦,朱棣同意了,所以甘肃驻军缺粮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到了仁宗皇帝朱高炽继位之后,更是给了费瓛平羌将军印。在永乐时期,朱棣特别喜欢派遣宦官过去边境,协助边防将领镇守。然而这些派过去的宦官,往往仗着在朱棣身边做事,而没有把边防将领放在眼里,他们恣睢专军务,即便是身为总兵官的费瓛,被这些宦官所压制,不敢放开手脚来说话和做事。

  朱高炽得知这一情况,特意赐玺书,切责了费瓛一番,书中大意表示你好歹也是名臣之后,受到了国家的器重,怎么可以就这样轻易受制于人呢?这样岂是大丈夫所为?!你要痛自惩戒,以图后效。”费瓛得到了朱高炽的示意后,方才敢大着胆子做事,不会去过多理会宦官的脸色。

  到了宣宗皇帝朱瞻基继位后,费瓛被提拔为右府左都督,并进封崇信伯,年俸禄一千一百石。过后跟着朱瞻基一起去征讨汉王朱高煦的叛乱,因为担心身为前锋的薛禄兵太少,会出事情,便直接让费瓛带领一支军队过去支援。汉王朱高煦被顺利平定后,费瓛因功得到一张可以世袭的丹书铁券

  过后,费瓛祭祖前去甘肃镇守,其本人最终于宣德三年病死在任上,他前后镇守甘肃十五年,尽忠职守,善于安抚士卒,使得境内宁谧,边疆稳定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人生有什么故事存在?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其创立者李渊的贡献功不可没。李渊,字淑德,是唐朝的开国皇帝,被尊称为唐高祖。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从起兵反隋到建立大唐帝国,李渊的一生都在为中国历史书写着重要的篇章。  ### 李渊的出身与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