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为什么会输给邓艾?
2022-11-28 15:55:32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那么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为什么会输给邓艾,最后还可悲的自尽而亡?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一、历史上真实的诸葛瞻,到底是什么样的?

  众所周知,诸葛瞻出生于公元227,在诸葛亮去世之时诸葛瞻仅仅只有8岁。由于父亲诸葛亮常年忙于北伐战事,因此基本上诸葛瞻一年之中很少见到父亲诸葛亮。由此来看,诸葛瞻也是很少受到父亲诸葛亮的教育

  为了弥补对儿子诸葛瞻的培育,诸葛亮在临死之前特意在军营之中写下了名篇,史称《诫子书》。在《诫子书》之中诸葛亮要求儿子诸葛瞻一定要修心养性,同时强调,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才能需要不断的学习,方能有所成就。


  那么日后的诸葛瞻到底有没有听取父亲诸葛亮的教诲呢?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日后诸葛瞻的生平发展史中,体现出来。

  公元243年诸葛瞻,迎娶蜀汉公主为妻,此时的诸葛瞻仅有17岁。公元244年到公元262年, 诸葛瞻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作为,与他父亲诸葛亮相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并且诸葛瞻在满朝文武的地位来说,或许大家都是给他父亲面子。

  什么意思呢?其实在《三国志》里面便有记载: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其实在这句话之中便能表现出来,诸葛瞻的才能其实是跟他的大师兄马谡一样,有些言过其实的。

  二、诸葛瞻,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公元263年,司马昭、邓艾、钟会等突然率领大军攻打蜀汉。由于刘禅不听姜维之言,放弃工事防御,因此蜀汉很快陷入被动局面。在情况万分紧急之下,诸葛瞻便率领张遵、黄崇、李球等人迅速前往阻击邓艾。如果成功,便可以保成都不失。

  不过,统帅诸葛瞻一行人到达涪县之后,便停止不前。这个时候黄崇便数次建议,此时应该占据险要地势,迅速排兵布阵,阻敌于平原之下。然而诸葛瞻却没有采纳其意见,从而导致蜀军的前锋被邓艾攻破。

  后来诸葛瞻退守绵竹,不守此时的诸葛瞻已经处于劣势。一来诸葛瞻的实战经验太少,在邓艾面前他只不过是一个孩子。二来,蜀兵不如邓艾手下的强兵。然而尽管如此,诸葛瞻最终还是选择和邓艾来个鱼网破,不过结果却与他想象的不一样。鱼死了,邓艾这张网却没有破!

  在绵竹之战中,诸葛瞻及其子双双战死,后面的故事就不用多说了。邓艾在进入成都地界之后,后主刘禅也就宣布投降了。如果诸葛瞻成功抵御住邓艾的进攻,那么刘禅估计也不会轻易投降。

  在刘禅看来,诸葛瞻算是他最后一股力量了,如果诸葛瞻战败刘禅也就没有办法再继续和曹魏兵马较量。其实诸葛瞻之所以会战败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没有及时听取同事的正确建议,错过了最佳的战略时间。

  不过,诸葛瞻吸取了诸葛亮忠义的本分,在不能力敌的情况之下选择誓死保卫土地,最终战死。那么作为诸葛亮的儿子,为何诸葛瞻却如此不堪一击呢?原因也非常简单,诸葛瞻不擅长带兵作战,而且对战局也把握不好,何时战?在哪里战?他都不能正确拿捏!

  三、诸葛瞻被邓艾所困,姜维为何见死不救呢?


  姜维与诸葛瞻的关系,其实并非想象的那么好。在诸葛瞻战死之前,说了三句话,这三句话算是诸葛瞻对自己一生的总结。第一错,对内不能除掉黄皓。第二,对外不能制衡姜维。第三,带兵不能保卫国土。此乃是诸葛瞻临死前的三句自我反省,其实从这三句话来看,便知道诸葛瞻其实是一个能力比较普通的人。

  然而,诸葛瞻与其他人不一样,他是诸葛亮的儿子。因此,从一出生便光环四射。至于姜维为何不帮助恩师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解围?这个原因就非常简单了,因为在诸葛瞻带兵阻击邓艾时,姜维正在率领大军周旋钟会,试问姜维又怎么可能抽身去帮助诸葛瞻打败邓艾呢?

  不过诸葛瞻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及时除掉黄皓,如果蜀汉没有黄皓作恶,也不会第一个被灭!而诸葛瞻口中制衡姜维,此乃是军事上的事情,在军事方面诸葛瞻的见识其实只是幼儿园水平,不过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瞻、姜维在私底下的关系并不是很好!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孙尚香:历史的真相与传说的融合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