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宋朝时期爆发那么多农民起义,为何无法撼动宋王朝的统治?
2022-11-28 14:44:03

  宋朝时期爆发那么多农民起义,为何无法撼动宋王朝的统治?并且那多达四百多场的战事,一点儿也没有对宋朝的日常社会状况造成过多的影响,这是为什么呢?

  究竟是为什么,这样一个积贫积弱的弱势王朝,能够抵挡那将近五百场的战争呢?既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又没有英明神武的王朝统治者,他们是如何做到存在于历史长河百年之久的呢?

  这得从这些大大小小的起义开始分析,归根结底,农民发起战争的最根本原因,还是逃不出自己的生活状况。若是碰上个天灾,加上朝廷一如既往的苛捐杂税,毫无疑问农民们的生活将被打乱,甚至走上家毁人亡的悲惨结局。


  一户两户倒还是难成气候,那如果是百来户人家呢?况且,天灾一旦产生,那么受难的家庭绝对不会只有一两户,一般都是一整片地区同时遭难。农民们无业无地,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踏上造反的这条道路。一大群受害者不约而同地组成这起义军队,大家仔细想想,他们也不过是一群可怜的人儿罢了,作战的水准绝对是比不上朝廷的军队。

  宋朝和前几个朝代不同,在土地制度方面,统治者采用不抑兼并的政策。采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大多数王朝,大都免不了土地兼并的问题。历朝历代几乎都是严厉地打击土地兼并的现象的,而这宋朝却采取了不抑兼并的政策,这倒是极其新鲜的。

  大片大片的土地收归一人所有,在此基础上进行种植,便产生了集约化的管理方式。西方的农业模式,不就是采用这样集约式的种植吗?可是宋朝采用的依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依旧是地主们剥削的对象。地主不断地买入土地,农民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失去土地,最终也不难想象,一无所有的农民只好靠出卖自己的体力谋生。

  要是实在运气太差,碰上了个没什么人性的地主,农民实在是没办法维持自己的生活了,他们就只好选择起义。两边都会有不好的结局,为什么不选择看上去还更有希望的起义呢?

  除此之外,重文轻武也是宋朝的一大显著特征。统治者将兵权交予文官掌握,精通兵法谋略的武将们手里丝毫没有一丁点的实权。如若是农民起义爆发了,半点精良配置都没有的起义军,拿什么同正规的这样军队战斗呢?

  主要没有出现知名将领的带头,声势再浩大的起义军队在正规军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其实要是有将领来带领,也大抵是不会成功的,毕竟这大部分的实权都在那群文官手里,想要成点气候,恐怕是比登天还要困难的。

  既然讲究重文,那么读书人在宋代的待遇绝对是要高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寒窗苦读十余载,换取一个在朝为官的功名,从此这一家族便是光宗耀祖了。读书人满腹文采,温文儒雅,在宋朝是相当吃香的。统治者给予了他们最高的待遇,纵使是犯了滔天大罪,有时候也只是处以流放的刑罚,甚至都不会殃及性命。


  在朝廷的处处关照之下,读书人们的生活过得那可谓是相当的幸福。也难怪不少人碌碌一生,只为换取那一点功名,这在那时候是相当常见的。但是考上了功名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名誉和高级待遇,简单地说,他们这一辈子,就从此改变了。

  而相比于文官,武官们的待遇就没有那么好了。他们常年镇守边关,事事亲力亲为,做着最辛苦的工作,最终也换不来与之相匹配的报酬。相反,他们手头上一点权力都没能留下,面临统治者的疑心,往往很容易被夺取手头上那原本就少之又少的权力。

  这个时候也多是武将心存不满,而他们也不会像文官们那样巧舌如簧,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武力解决了。空有一身武力,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谋略,在这里已经可以洞见其最终失败的结局了。

  也许是最初建立宋朝就是那般的令人容易起疑,所以宋朝的统治者在巩固自己权力方面,还是做了不少的功课。无论是重文轻武,还是不抑兼并,这当中少不了其精心的设计。因此,一个有准备的选手,就是比较容易获得成功的。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庭坚:北宋书法与文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