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曹操真的没有检查部下与袁绍私通的信件,而是付之一炬吗?
2022-11-25 11:22:31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官渡之战胜利后真的没有检查部下与袁绍私通的信件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缴获了袁绍大量的机密文件,其中包括了很多曹操的部下在官渡之战时与袁绍私通的密信。但曹操在表面上并没有检查部下与袁绍私通的信件,而是付之一炬。

  曹操烧毁部下与袁绍私通信件的处理方法在后世得到了广泛好评,毛宗岗在点评《三国演义》时就评价曹操此举是“奸雄可爱”。那么人称“奸雄”的曹操在官渡之战后真的没有检查部下与袁绍私通的信件吗?

  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曹操控制下的各郡长官在官渡之战时都与袁绍私下里有书信往来,领阳安太守李通也想与袁绍私通。但李通的副手赵俨坚决反对,还向李通讲解袁绍必败的道理。

  官渡之战后,曹操在检查袁绍书信时发现自己麾下的郡太守只有李通没有与袁绍私通。素有识人之明的曹操马上猜到这是赵俨的功劳,便称赞道:“此必赵伯然(赵俨字伯然)也。”赵俨此后则是官运亨通。

  从《魏略》的记载可以发现,曹操在官渡之战后实际上是检查了部下与袁绍私通的信件,只是迫于形势而无法处置。不过裴松之作注时认为《魏略》的记载与《三国志》存在冲突,未必是“真实”的记载。

  史料原文:魏略曰:太祖北拒袁绍,时远近无不私遗笺记,通意於绍者。俨与领阳安太守李通同治,通亦欲遣使。俨为陈绍必败意,通乃止。及绍破走,太祖使人搜阅绍记室,惟不见通书疏,阴知俨必为之计,乃曰:“此必赵伯然也。”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二王:东晋的书法传奇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