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为什么直到曹操要称魏公,荀彧才站出来坚决反对?
2022-11-25 11:17:39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荀彧为什么直到曹操要当魏公的时候才出来坚决反对曹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准备进爵当魏公。而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首席文臣荀彧坚决反对封公爵,两人之间的关系公开恶化。荀彧当年便在跟随曹操南征的途中忧郁而死(一说被曹操逼迫自杀)。

  后世有不少人认为荀彧反对曹操是因为他支持汉室,是所谓的“大汉孤忠”。但荀彧辅佐曹操多年,对曹操的野心早就有明确的认识。既然如此,荀彧为什么直到曹操要当魏公的时候才出来坚决反对曹操呢?

  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曹操阵营的官员大体分为两个系统:一是直属曹操幕府(后改为丞相府)的官员;二是名义上直属汉献帝而实际上听命于曹操的官员。直属曹操的官员为外朝,直属汉献帝的为内朝。

  在消灭袁绍之前,以荀彧为首的颍川士人在曹操阵营中可谓一家独大,形成了“曹家天下荀家班”的局面。作为颍川士人的领袖,荀彧在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出任侍中兼守尚书令,为汉献帝内朝的实权首脑。

  正因为掌控内朝的尚书令荀彧支持曹操,所以曹操才能完全架空汉献帝。在曹操信任的文臣武将中,只有尚书令荀彧是直属汉献帝而非曹操的。按照东汉的制度,荀彧与曹操分属两个互不统属的官员系统。

  正因如此,荀彧在严格意义上是曹操的同事而非下属,这是曹操集团其他成员难以相比的。依靠颍川士人领袖和尚书令两大政治身份,荀彧坐稳了曹操集团二号人物的宝座,曹操也不敢完全视荀彧为下属。

  然而在袁绍被彻底消灭后,曹操开始打压颍川士人集团。虽然颍川士人集团此后还是曹操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再也不是一家独大了。随着颍川士人集团地位的下降,荀彧的日子自然也就开始不好过了。

  颍川士人集团地位下降后,荀彧最大的政治资本就是尚书令。只要曹操名义上还是汉朝的大臣,那么荀彧就依然是二号人物。可是曹操却准备要进封公爵,而公爵就可以拥有独立于汉朝之外的魏公国朝廷。

  在曹操的魏公国里,汉朝尚书令肯定是要被边缘化的,这对荀彧的政治影响力可谓重创。荀彧之前已经接受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忍受了颍川士人集团的地位下降,此时实在是忍受不了曹操进封公爵了。

  可以说进封公爵导致曹操与荀彧在政治理想与政治利益上都出现了难以调和的对立矛盾,荀彧当然要出来公开反对。随着与曹操的决裂,荀彧的一生辛苦奋斗却换来了“一场空”,忧郁而终也就不奇怪了。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二王:东晋的书法传奇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