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唐高祖李渊次子。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唐太宗李世民论功绩的话,绝对是历史上能排在前三的皇帝,唐朝之后,其拥趸众多,包括诸多帝王将相。
李世民用武打出来个“天可汗”的称呼,用文创立了“贞观之治”,特别是在其执政期间,君臣的关系也相对和谐。
有滔天的功绩,又没有太多兔死狗烹的恶名,于是,他就成为后世帝王的榜样,被学习率远超秦皇、汉武。
至于“玄武门之变”?在后世的儒臣眼中,或许是瑕疵,但在帝王级别的人物眼中,那就不叫个事。
在唐朝之后各朝代的臣子眼中,李世民能纳谏,不怎么杀功臣,才是他们羡慕和推崇的原因。
毕竟,唐朝之后,除了宋朝,其余各朝代的皇帝们,都不是那么好伺候。
本文主要就讲讲李世民不杀功臣的问题。
在对待功臣的态度上,李世民的名声相当好,但他杀过功臣没有?也是杀过的。
比如,凌烟阁名臣中的陈国公侯君集和郧国公张亮,两人都因谋反罪被李世民下令处死。
从历史记载来看,侯君集是切实地参与了皇太子李承乾的谋反,可张亮的谋反却有待斟酌。
而在李世民手上,最冤枉的莫过于李君羡(被杀时爵武连县公,官左武卫将军),仅因为小名叫“五娘子”,就被“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谶语击倒。
可见,李世民还是能杀功臣的,关键是触及了他的底线没有,哪怕可能是冤枉的,也是宁杀错莫放过。
但相对来说,李世民在历史上的所有皇帝中,还是属于对功臣比较好的皇帝之一。
只要不触及底线,李世民最多就是夺权,比如李靖和尉迟敬德,允许他们闭门养老。
以前也写过类似的文章论述李世民之所以少杀功臣的问题,主要是从李世民的家世、年龄、能力来分析。
总结起来,就是,李世民不担心功臣们造反,即使造反也不怕,比如侯君集式的造反,“天可汗”有信心、有能力镇压一切不服。
最近又有了点新感悟,觉得李世民对待功臣好,还和隋唐时期的政治生态有很紧密的关系。
隋唐时期的政治生态是豪门大族和皇族共治天下,如关陇贵族、“五姓七望”等名门士族等。
到李世民上位后,又出现了一批新的勋贵,就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程知节(咬金)、侯君集、张亮、李勣等我们熟知的贞观名臣。
当然,这些人中,也有本就和关陇贵族以及世家大族很亲密的,比如长孙无忌、杜如晦等等。
但总的来说,他们这一批新的勋贵是应李世民而崛起的新兴贵族,也是李世民的基本盘。
因此,贞观时期的主流政治势力,大概就是关陇贵族、“五姓七望”、南方士族加新兴贵族,再加上其余的影响力和势力较小的名门士族。
这些政治势力是李世民执政的主要帮手。
即使这些政治势力中的许多家族曾是李世民的对手,支持过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也必须和他们搞好团结。
而这些政治势力,和皇权的关系,从来都是明争暗斗的,并不是谁当了皇帝,谁就一定是老大。
在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土地利益上,他们和皇权是绝对的对头。
最重要的是,朝堂上的官员,特别是地方上的行政官员,绝大部分都是贵族。
李世民要推出的任何治国措施,都离不开他们。、
就好像贞观时期的科举,其实对李世民提拔寒门官员的作用并不是很大。
因为当时要参加长安礼部举行的科举,并非是如宋、明时期那样,一级一级的考上去,而是推荐制。
推荐人是地方官员,大部分是贵族,被推荐人当然大部分都是贵族子弟。
这其实也不能全怪贵族们,当时的寒门和平民子弟,其实没有几个读过书的。
且在活字印刷没有出来之前,知识本就被名门士族们垄断,寒门和平民子弟即使有心读书,有钱读书,也没有更多的知识可以吸纳,读和考,都不会是贵族子弟的对手。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无论李世民怎么想提拔寒门子弟,提拔更多的非贵族人才来稀释朝堂上的官员成分,他也无法达到目的。
能来参加科举的士子,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贵族子弟,李世民能怎么办?
贞观时期,最著名的被李世民慧眼识珠的人才是马周,后来当过宰相。
早先,马周在长安待了四、五年之久,都没有参加科举,为啥?他没有参加科举的渠道和资格,有才华都没用。
如果不是他碰巧帮武夫常何(玄武门之变时的玄武门守将)写的奏章被李世民看到,他就被埋没了。
因此,即使唐朝时有科举,最终成为官员的,绝大多数还是贵族子弟。
这对皇权是很不利的,而李世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科举的举荐制上加了一个连坐制。
就是举荐的官员或士子未来有什么违法行为,被举荐人要承担连坐的责任。
李世民以此来寄望,就算来做官的全是贵族,也尽量来些操守比较好的。
由此可见,别看李世民在战场上大杀四方,几乎无敌,"玄武门之变"后又强势上位,但在整个当时的政治生态中,李世民是处于下风的。
所以,新兴贵族的重要作用就体现出来的,他们和李世民是捆绑在一起的,是李世民用来制衡传统贵族势力的最主要帮手。
没有这一批政治上绝对紧跟李世民的新兴贵族们,李世民当了皇帝也是傀儡皇帝。
故而,李世民必须要厚待这些新兴贵族们,也就是我们熟称的玄武门功臣。
功臣们才是李世民能顺利执政,能平衡朝堂,能顺利执行国策,能让皇位稳当的最大基本盘。
哪怕李世民或许在某些方面看不惯他们,也要表现出君臣和谐的氛围,这才是李世民不怎么杀功臣最根本原因。
李世民要稍微对功臣们苛刻一点,让他们寒心的话,传统贵族势力估计睡着了都会笑醒。
其实,历史上的那些著名帝王,对待功臣厚道也好,喜欢嗜杀功臣也好,都会考虑到基本盘。
秦始皇没杀过功臣,当时秦国虽然统一了天下,灭掉了六国,可人心并没有全部收服,六国贵族残余还在不停的反秦。
这种情况下,秦始皇是不可能对功臣们动手的,老秦国的功臣们,是秦始皇压制天下不服的基本盘。
到胡亥继位后,和赵高一起杀蒙恬、杀宗室,把自家的基本盘折腾没了,于是,秦朝也就没了。
汉高祖刘邦因杀了不少异姓王功臣,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韩信,在历史上落了个喜欢杀功臣的名声。
但刘邦却从不动自己的基本盘,也就是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等沛县嫡系。
汉初朝堂上的实权职位,全是沛县人在把持。
刘邦驾崩的时候,交代给吕后要重用的辅政臣子,同样全是沛县人。
其中涉及到的非沛县人陈平,刘邦还特意叮嘱,不能让陈平抓总,只能辅助。
这些人才是汉朝建立之初,帮助刘邦压制异姓王,老六国贵族等其余政治势力,让刘邦稳稳当当做皇帝的根本。
刘邦整治萧何,但不会杀他,就是不能让沛县嫡系们寒心,除了临终前有过杀樊哙的指令,刘邦一直牢牢的维护着和基本盘的关系。
基本盘不倒,刘邦杀几个异姓王就不叫事。
再如明太祖朱元璋,他几次发起大案,把功臣们大杀特杀,特别是“蓝玉案”时,把开国武将杀得十不存一。
这些被杀掉的开国功臣们,本是明朝维护统治的基本盘,但朱元璋却通过把儿子们分封出去带兵,把基本盘转移到了朱家人手中。
加上当时没有太大的外部威胁,被打残的蒙古还没有恢复元气,得以让朱元璋有充足的底气。
我想,如果朱元璋没有分封藩王们出去的话,基本盘依旧是开国功臣们,他即使对功臣们再警惕,再怒火冲天,他的脾气再暴虐,也是不会杀人的。
综上,皇权维护统治的基本支持势力是相当重要的。
如李世民,他本人的性格和胸襟是厚道也好,不厚道也好,他都必须得厚待功臣们,乱杀就会崩盘。
在李世民执政时的政治生态中,功臣们寒心,传统贵族势力就开心,李世民就无法开心。
大家伙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好在,从历史记载上看,李世民本也算是个厚道的皇帝。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与神话传说中,妲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她的名字与狐狸精这一形象紧密相连,成为了详情
朱瞻基,明朝的一位皇帝,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他的寿命并不长,这引起了人们对他死因的广泛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太监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被阉割,从而在皇宫中服侍皇帝和后宫。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物以其独特的经历和命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樊哙是西汉初年的一位重要将领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事件因其背后的复杂人性和权力斗争而引人关注。其中,范雎建议秦王杀白起的事件就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物以其独特的才华和成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李淳风和袁天罡是唐朝的两位传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而被称为战神。然而,明朝的一位皇帝朱祁镇却因为一个讽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女性因她们的智慧、勇气和野心而被载入史册。太平公主就是其中一位。她是唐高宗李详情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的行为和思想超越了他们所在的时代,让人们不禁怀疑他们是否是穿越者。其中,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初期的将领灌婴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长寿而著称。作为刘邦的重要支持者,灌婴在建立详情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瑰宝中,宋代词人晏殊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沉内敛的情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篇佳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朝代的都城选择和历史记录都是其政治、经济、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作为详情
在中国的姓氏文化中,每一个姓氏都有其独特的起源和来历。其中,马姓的起源和来历尤为引人注目。据历史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姓氏因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而闻名。其中,满族的八大姓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姓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个充满战争与智谋的时代。其中,蜀汉的杰出将领姜维以其卓越的军事详情
在古代,金属不仅是重要的实用资源,更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历史上,七种金属——金、银、铜、铁、锡、详情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宫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奢华生活的集中地。作为皇家后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嫔妃们详情
在古代传说中,夏朝人享有极长的寿命,这一说法流传至今,让不少人对夏朝时期的人类寿命产生了好奇。然详情
霍元甲,作为中国武术史上的传奇人物,以其精湛的武艺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受人们敬仰。然而,关于他的死详情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人物以其多才多艺和卓越成就影响着历史进程。张謇便是其中一位杰出详情
在北京郊外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卢沟桥。它不仅因历史悠久而闻名,更因其桥上石狮子的数量详情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中,四大灵兽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在道教神话中,真武大帝是一位备受崇敬的神灵,他不仅是北方的守护神,更是掌管北天门、管理三界妖魔的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与神话传说中,妲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她的名字与狐狸精这一形象紧密相连,成为了后世文化中代表妖媚女性的典型符号。然而,历史上的妲己是否真如传说中那样妖媚惑主?她又是如何被丑化成狐狸精的呢? 第一段:历史上的妲己 根据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