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最后是被世族代表司马氏篡夺。
司马氏彻底掌握曹魏大权是在魏废帝曹芳执政时的嘉平元年(公元249年),也就是“高平陵事变”之后。
但司马氏及世族在曹魏政权中崛起至能跟皇权抗衡,却是始于魏明帝曹叡执政时期。
促使司马氏及世族的实力能凌驾于曹魏皇权之上的因果,都是曹叡执政时期种下的。
曹叡在历史上的评价还比较高,既非昏君,也非暴君,他在位时,把权力抓得牢牢地,朝政、内外军事也基本没有失控。
可这位皇帝却造成了世族及司马氏真正崛起的因,原因为何?
下面,本文对此略作分析,主要从两件事上展开。
第一:曹魏后继无人,曹叡被迫让司马懿掌军
曹魏能在东汉末年崛起成最强大的诸侯,乃至国家,依靠的是魏武帝曹操创立的根基。
而这份根基,最主要是依靠武力的强横。
毕竟,曹操出身不怎么样,相比起袁绍、袁术这样的世家子弟,曹操在争霸初期,政治地位上天然处于下风。
他灭袁绍、袁术这样的强敌,除了政治态度上迎合世族的需求外,就只能依靠军事才干及手中掌握的军队的强大了。
在曹叡执政之前,曹魏政权的军权,都是曹氏、夏侯氏掌控,如“五子良将”这样的名将,也是无法单独领导一个战略区的。
能领导战略区的主官只能是夏侯渊、曹仁、曹洪、夏侯尚、曹真、曹休这样的宗亲大将。
至曹叡执政之初,也还是这样的模式,当时,负责魏国西线,对垒蜀汉的是曹真,负责东线,对垒东吴的是曹休。
可曹真、曹休也是曹魏宗室在军事指挥上最后的高光了,曹魏崛起时的人才济济,到曹真、曹休之后,就断档了。
并且,在曹真、曹休还活着时,都已经找不出跟他们并肩相比的宗亲人才。
曹魏漫长的边界需要有人镇守,曹氏、夏侯氏中的人才接不上班,就只能被迫从世家中找寻指挥将领。
太和元年(公元226年),曹叡让骠骑将军司马懿驻扎宛城,并给他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给予他曹魏荆州一线的兵权。
这次让司马懿掌握整个曹魏荆州一线的兵权,在曹魏历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意味着,曹魏的兵权开始一分为二,不再是曹氏、夏侯氏宗亲一家独大,名门世族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
此前,在曹魏建国之初,名门世族就用“九品中正制”,基本掌握了官员的举荐和升迁。
现在连兵权都可以染指了,他们当然会弹冠相庆。
这并非曹叡所想要的结果,他不会不知道让名门世族染指兵权的恶果,可他实在无人可用。
蜀汉和东吴方向随时可能打仗,不可能真派一堆曹氏、夏侯氏的草包去领军。
曹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曹休去世,这个时候,曹叡已经很难在曹氏、夏侯氏宗亲中找到替代曹休的人才。
后来,曹叡是让铁杆的拥曹派满宠做征东将军,负责东线抵挡东吴的军事指挥。
太和三年(公元229年),曹魏出兵伐蜀,曹叡起用司马懿为大将军、加大都督,并赐假黄钺之权,配合西线的曹真一起伐蜀。
两年后,即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曹真先是病重回到洛阳,没多久也去世了,这对于曹叡来说,真是雪上加霜。
为抵挡蜀汉,曹叡又不得不把最重要的,面对蜀汉方向的战略区的兵权,交给了司马懿。
司马懿接替曹真后没多长时间,忠于曹魏皇权的,“五子良将”中硕果仅存的张郃就被他逼迫出战,然后战死。
从这时起,曹魏的皇权已经开始慢慢衰落了,至少在军队中是如此。
名门世族既然有了掌握军权的机会,就会不断把他们自己的人招进军队中担任主要将领。
青龙三年(公元235年),即蜀汉丞相诸葛亮死后的第二年,在西线暂时没有军事威胁的情况下,曹叡赶紧剥夺了司马懿的兵权,把他调回洛阳当太尉。
不过,此时的司马懿,从获得荆州一线的兵权起,已经在军中待了足足九年,他背后站着的是几乎全部的名门世族,该部署的早就部署完毕。
曹叡就算把司马懿调离军队,也为时已晚。
第二:曹叡临终改遗嘱,曹氏内阁变成曹氏加司马氏内阁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曹叡病逝。
在他死前,本来准备了一个曹氏内阁来辅政,《资治通鉴·卷第七十四》中记载:
及寝疾,深念后事,乃以武帝子燕王宇为大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曹操继子)等对辅政。爽,真之子;肇,休之子也。帝少与燕王宇善,故以后事属之。
这是全部由曹氏宗亲组成的辅政班子,以曹操的儿子曹宇为主导,曹叡很担心,后继之君斗不过世族,因此做了如此安排。
但这个安排却并没有执行,被曹叡的两个宠臣,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给颠覆了,他们趁着曹叡还没死,劝说其改变了辅政班子的构成。
刘放、孙资劝说曹叡改辅政班子的动机是,他们跟夏侯献、曹肇、秦朗等人的关系相当差,因此:“惧有后害,阴图间之”。
两人劝说曹叡改变主意的一个最重要理由是:“陛下忘先帝诏敕,籓王不得辅政。”
并且,刘放、孙资还在曹叡面前极力诋毁曹宇等人,说他们将来会成为竖刁、赵高那样的人,《资治通鉴·卷第七十四》中记载:
且陛下方病,而曹肇、秦朗等便与才人侍疾者言戏。燕王拥兵南面,不听臣等入,此即竖刁、赵高也。今皇太子幼弱,未能统政,外有强暴之寇,内有劳怨之民,陛下不远虑存亡,而近系恩旧。委祖宗之业,付二三凡士,寝疾数日,外内壅隔,社稷危殆,而己不知,此臣等所以痛心也。
曹叡或许是因为病重,思维迟钝,竟然被刘放、孙资说服了。
由此:“放、资乃举爽代宇,又白“宜诏司马宣王使相参”,帝从之。”
随后,曹叡还把曹宇、夏侯献、曹肇、秦朗的官职免去,并将他们赶出皇宫。
于是,曹叡本来准备的全曹氏宗亲内阁消亡,变成了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
或许,刘放、孙资鼓动曹叡的理由有道理,但再怎么说,权力也还是全部在曹氏宗亲手上,即使出了事,肉总归烂在一口锅里。
可换成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就不同,把权力分了一半给世族,本就式微的曹魏皇权就更无法抗衡心思不纯的世族了。
而被刘放、孙资重点举荐的曹爽,也没能担起匡扶曹魏社稷的重任。
在司马懿隐忍十年后,发动“高平陵事变”,用一份逼迫皇太后下达的诏书,就剥夺了曹爽所有的权力,曹魏大权尽归司马氏及世族。
由以上两件发生在曹叡执政时期的事情可知,曹魏皇权和世族之间,权力格局的最重要变动,并促使了世族势力的真正崛起,就是曹叡造成的。
因曹氏、夏侯氏等宗亲中无领兵之人,给予世族代表司马氏兵权,还可以看成是无奈之举。
但临终前,曹叡在刘放、孙资的鼓动下,轻易改变了自己苦思良久的辅政格局,把辅政权力交了一半给世族,就是昏聩了。
曹叡本人未必昏聩,或许是病重在身,思维迟钝,为了保住儿子(曹芳其实是养子)的皇权,轻信了他人的蛊惑,造成了后来的结局。
不管如何,种下什么因,就结什么果,至少在三国时期,跟世族打权力争夺的持久战,没哪个皇权能获胜的。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与神话传说中,妲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她的名字与狐狸精这一形象紧密相连,成为了详情
朱瞻基,明朝的一位皇帝,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他的寿命并不长,这引起了人们对他死因的广泛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太监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被阉割,从而在皇宫中服侍皇帝和后宫。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物以其独特的经历和命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樊哙是西汉初年的一位重要将领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事件因其背后的复杂人性和权力斗争而引人关注。其中,范雎建议秦王杀白起的事件就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物以其独特的才华和成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李淳风和袁天罡是唐朝的两位传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而被称为战神。然而,明朝的一位皇帝朱祁镇却因为一个讽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女性因她们的智慧、勇气和野心而被载入史册。太平公主就是其中一位。她是唐高宗李详情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的行为和思想超越了他们所在的时代,让人们不禁怀疑他们是否是穿越者。其中,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初期的将领灌婴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长寿而著称。作为刘邦的重要支持者,灌婴在建立详情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瑰宝中,宋代词人晏殊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沉内敛的情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篇佳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朝代的都城选择和历史记录都是其政治、经济、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作为详情
在中国的姓氏文化中,每一个姓氏都有其独特的起源和来历。其中,马姓的起源和来历尤为引人注目。据历史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姓氏因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而闻名。其中,满族的八大姓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姓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个充满战争与智谋的时代。其中,蜀汉的杰出将领姜维以其卓越的军事详情
在古代,金属不仅是重要的实用资源,更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历史上,七种金属——金、银、铜、铁、锡、详情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宫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奢华生活的集中地。作为皇家后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嫔妃们详情
在古代传说中,夏朝人享有极长的寿命,这一说法流传至今,让不少人对夏朝时期的人类寿命产生了好奇。然详情
霍元甲,作为中国武术史上的传奇人物,以其精湛的武艺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受人们敬仰。然而,关于他的死详情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人物以其多才多艺和卓越成就影响着历史进程。张謇便是其中一位杰出详情
在北京郊外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卢沟桥。它不仅因历史悠久而闻名,更因其桥上石狮子的数量详情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中,四大灵兽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在道教神话中,真武大帝是一位备受崇敬的神灵,他不仅是北方的守护神,更是掌管北天门、管理三界妖魔的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与神话传说中,妲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她的名字与狐狸精这一形象紧密相连,成为了后世文化中代表妖媚女性的典型符号。然而,历史上的妲己是否真如传说中那样妖媚惑主?她又是如何被丑化成狐狸精的呢? 第一段:历史上的妲己 根据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