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唐朝绝大多数的政变,为何都以玄武门为主要目标?
2022-11-17 10:44:21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朝历史上的很多宫廷政变为什么都围绕“玄武门”展开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下令修建新都大兴城(唐长安城)。大兴城(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第一座完全根据事前规划修建的特大城市,也是第一座按照礼法修建的都城。按照中国“以北为尊”的传统礼法文化,皇帝所在的皇城被放置在长安城的正北方。

  长安城的皇城也按照“以北为尊”的礼法文化将皇帝的寝宫(宫城)放在北部,皇城南部则是外朝和官衙,即“南衙北禁”。玄武门不仅是皇城的正北门,也是整个长安城的正北门。因为皇帝住在长安城以及皇城的正北,所以玄武门是距离皇帝最近的城门。

  唐高宗登基后在长安城以北修建新的宫殿居住,是为大明宫。而大明宫也是按照长安城以及皇城的“南衙北禁”布局修建的,皇帝的寝宫位于大明宫北部,官衙位于大明宫的南部。正因如此,大明宫的玄武门(也称重玄门)同样是距离皇帝最近的宫门。

  众所周知,宫廷政变的关键就是控制皇帝(有时为掌权的太上皇),无法及时控制皇帝的宫廷政变基本都会失败,比如唐朝的“景龙政变”。根据唐朝长安城和宫殿的“南衙北禁”的建筑格局,控制距离皇帝寝宫最近的玄武门是最有可能在政变中控制皇帝的。

  因此唐朝绝大多数的政变计划都会以玄武门为主要目标,而防范政变的人也会将玄武门作为重点防御对象。于是唐朝历史上的很多宫廷政变都围绕“玄武门”展开。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萧太后:辽国的女性统治者与她的政绩

  萧太后,辽国著名的女性统治者,她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不仅寿命悠长,而且在其统治期间,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和改革。  萧太后,原名萧绰,是辽朝第七位皇帝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她在辽景宗去世后,因其子耶律隆绪年幼而摄政,后来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