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军队为什么打不过满清的军队,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按道理说明朝的火器装备率不算低,后期也引进了西方火器,但是实际上除非是极少数依仗高墙火炮的守城战,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都占优势的明军对阵清军,几乎无一例外是呈现被吊打的局面。而且比较诡异的是,明朝军队经常出现被畏辫子兵如虎,被清军吓跑乃至投降的情景,比如说萨尔浒之战中李如柏部直接被吓跑,浑河之战中袁应泰部畏战不前,入关之后左梦庚帅江北四镇几十万大军向阿济格投降等等。不胜枚举。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凡事要对比双方。
观明朝,主要有三点:
一、卫所制度的腐败堕落。大明开国后,朱元璋在明朝将全国建立起卫所制度,并沿袭了元代的匠籍制度,将人户分为军籍和民籍、匠籍。军户要世代出兵,每一户固定要出人来卫所参军,供养都需要自给自足,国家不提供资助,所以平时有一半时间操练,一半时间农作。这样本身就是个大问题,连全年操练的职业兵,如果没有经历实战的话,战斗力尚且要下滑,何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卫所兵?后期的卫所兵几乎就是农户,见敌则溃。而且卫所兵常年得不到足够的供养物资,军备也日益废弛,最难过的还是军官们会勒索“月钱”、孝敬等来让你免除差役,不堪其苦的卫所兵经常出现兵员逃跑的现象。比如一卫的军队一般是5600人,一所的军队一般在1100人左右,可是到了明朝中期开始,江南卫所因为逃兵的问题,常常兵力不足一半。为了应付检查,明朝各总兵会派人到逃亡军户的家中拉壮丁来补充人数,这样更加剧了军队的水分,因为这些兵员是刚刚硬被充数的,士气之低可想而知。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军官们的腐化更加严重,因为卫指挥使以下的军官职务,都是世袭的,他们在永乐之后无需考试即可担任父亲之位,往往并不努力、恣意妄为,所以这些老爷们在作战时一筹莫展。
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800多人流窜至浙江慈溪,进攻龙山所。明军一万多人前去迎战。明军总兵力是倭寇的十几倍,按照常理,可以全歼倭寇。但是熟悉明军战斗力的倭寇却毫不在乎,不但没有逃跑,反而分成三路,由三个头目分别率领,主动进攻明军。滑稽的一幕出现了,明军各部迅速崩溃,四散奔逃。身为参将的戚继光怎么也无法让部下不逃跑,于是自己跳上一块大石头,连射三箭,把三名敌军头目都射死了。正在逃跑的明军见状,就又跑回来汇合。倭寇士气见状便退走了。从此戚继光再也不敢相信卫所兵,而是决定亲自募兵,也就是日后的“戚家军”。但是戚家军和边军终究不是多数,如果被歼灭殆尽则难以恢复。
二、明朝吃空饷、装备差。空有庞大的人数,装备差又有何用,难道以木棍对刀剑?因为嘉靖尤其是万历皇帝这对祖孙的怠政,到了万历后期,全国官员缺额接近一半,全国政府呈现瘫痪状态。这段时间,装备的养护、配给、后勤已经完全脱节。比如萨尔浒大战前,调拨给沈阳明军的装备中,竟然还有正德年间的头盔和手铳;出兵前,祭旗杀牛,三刀而牛不死,最后气的杨镐脸色发青,命身后侍从用尚方宝剑才一剑斩下了牛头....萨尔浒之战中,身为总兵的杜松的头盔在激战中,由于生锈而被一箭贯穿。戚继光就曾在《练兵实纪》中吐槽:“今我之盔甲,外面新表可观,内里铁叶,一片数个眼,锈烂惟存铁形,还是好的,其空落如筛子一般,敌射可透,刀砍可破,是盔甲也不如他。”这都是本应该避免的事情,可事实上明朝已然如同一棵枯树,看似庞然大物,实际上已然行将就木。萨尔浒之战大败后,举国震惊,万历皇帝回顾二十年前的援朝战争,对比如今的惨败,不禁愕然痛心。
三、明军的火器尚不是时代的主轴。当时火器尚处于较原始的阶段,无论是射程、精度还是安全程度都很差,骑射、刀剑长矛依然是战争的主体,西方直到古斯塔夫二世军改的时候,火器才彻底大放异彩,之前的西班牙大方阵长枪阵仍依仗冷兵器。而明军就比较糟糕了,比如关宁军依然使用三眼铳这种原始的火门枪,后期才较大范围的配备装备鸟枪等先进的武器。但是明军糟糕的仿制和偷工减料,制造的火器大都有粗制滥造之嫌。
反观后金-清朝,则呈现不一样的三点:
一、八旗制度的确立,生猛的女真人从野兽变成了战争机器。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出身渔猎民族的女真一直在跟大自然、异族乃至同族进行搏斗,可谓生猛。但是空有一身蛮力,也不过野兽而已,比如明孝宗时期就曾经围剿建州女真,大获全胜。直到八旗制度的确立,女真人被武装并且严格编制了起来,全民皆兵,最重要的还是八旗制度能够吸纳其他部族的力量,比如收编蒙古人为蒙古八旗,收编汉人为汉军八旗,女真从此摆脱了相互攻杀的原始阶段,同进同退。跟一般人想的不一样,八旗军战斗力的保持比卫所军长久的多,比如征准噶尔、征大小金川、平定张格尔等,都是以八旗为主力。即使到鸦片战争时期,依然有海龄率领八旗军在镇江抗英殊死作战、僧格林沁率军血战八里桥等,虽然战斗力已经不堪,但是血性犹在。
二、后金吸收西洋火器,也开始了自己的火器制造,而且后来者居上。1621年(天命5年)后金攻打沈阳还没有可攻城的火器,同年攻打辽阳就用了炮(缴获的明炮),1622(天命7年)后金就已经开始自制火炮了,但是这仅限于对虎蹲炮等传统火器,对红衣大炮这一性能优越的大炮还并不了解。在1626年宁远之战中,红衣大炮发挥了极大威力,给清军带来深刻印象。当时清朝对火炮装备有了具体规定:管四千人的汉官准备大炮十门,长炮八十门,管三千人的准备大炮八门,长炮五十四门;管二千人的准备大炮五门,长炮四十门。后金政权所管辖下的工匠的赏罚奖惩制,都是有多方史料明确记载的,为了提高其效率和积极性。为了保证质量,规定很简单造出质量好的,赏银,差的,不但不赏,还打板子。如果是匠人质量出问题,就是杀。这在战时保证了质量。辽东巡抚黎玉田就曾痛陈:“以物力言,酋铸百炮而有余,我铸十炮而无力...奴之势力往昔不当我中国一大县,每临阵犹势相均力相敌也,迄于今而铸炮造药十倍于我之神器也。”一个是偷工减料,一个拼命制造,一前一后反差自然巨大。其中汉军旗王天相与金世祥的制.造方案被采用,尤其是正黄旗汉军王天相发明的工艺,成功的把以前用于制作小铜器的失蜡法转用于红衣大炮的制造,并且通过对火炮不同位置的退火处理,制出的火炮是钢炮,比当时的铜炮铁炮优越的多,在1631年(天聪5年)正月初八用其工艺所制出的第1门红衣大炮问世,被命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至此,后金铸炮技术已经全面超越明朝。到了1639年,清军仅红衣大炮已经自铸60门,在松锦之战时发挥了压倒性的火力。
三、皇太极之后,清朝开始采用政治笼络+军事进攻的方式,成功起到拉一片打一片的优势。努尔哈赤在关外的屠杀终究不可持久,皇太极上任后转而采取优抚和宽慰措施,对前来投奔的蒙古、汉人将领皆委以重任,而且倾心吸收汉族乃至西方先进经验。这是个很重要的转变,如果说努尔哈赤的八旗是个冷血的恐怖组织,纵使入关也难以持久,那么到了皇太极的时候,后金才开始像一个真正的帝国。
前后的差距,实际上胜负已经划分。明朝或许可以凭借庞大的体量维持一段时间,但是日久必然难以吃定。在明清交战近20年后,到了崇祯年间,因为日益庞大的军事开支而征收的辽饷、缴饷、练饷的“三饷”,压垮了百姓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流民。从此,大明王朝已经是行将就木。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与神话传说中,妲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她的名字与狐狸精这一形象紧密相连,成为了详情
朱瞻基,明朝的一位皇帝,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他的寿命并不长,这引起了人们对他死因的广泛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太监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被阉割,从而在皇宫中服侍皇帝和后宫。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物以其独特的经历和命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樊哙是西汉初年的一位重要将领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事件因其背后的复杂人性和权力斗争而引人关注。其中,范雎建议秦王杀白起的事件就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物以其独特的才华和成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李淳风和袁天罡是唐朝的两位传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而被称为战神。然而,明朝的一位皇帝朱祁镇却因为一个讽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女性因她们的智慧、勇气和野心而被载入史册。太平公主就是其中一位。她是唐高宗李详情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的行为和思想超越了他们所在的时代,让人们不禁怀疑他们是否是穿越者。其中,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初期的将领灌婴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长寿而著称。作为刘邦的重要支持者,灌婴在建立详情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瑰宝中,宋代词人晏殊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沉内敛的情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篇佳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朝代的都城选择和历史记录都是其政治、经济、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作为详情
在中国的姓氏文化中,每一个姓氏都有其独特的起源和来历。其中,马姓的起源和来历尤为引人注目。据历史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姓氏因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而闻名。其中,满族的八大姓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姓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个充满战争与智谋的时代。其中,蜀汉的杰出将领姜维以其卓越的军事详情
在古代,金属不仅是重要的实用资源,更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历史上,七种金属——金、银、铜、铁、锡、详情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宫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奢华生活的集中地。作为皇家后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嫔妃们详情
在古代传说中,夏朝人享有极长的寿命,这一说法流传至今,让不少人对夏朝时期的人类寿命产生了好奇。然详情
霍元甲,作为中国武术史上的传奇人物,以其精湛的武艺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受人们敬仰。然而,关于他的死详情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人物以其多才多艺和卓越成就影响着历史进程。张謇便是其中一位杰出详情
在北京郊外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卢沟桥。它不仅因历史悠久而闻名,更因其桥上石狮子的数量详情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中,四大灵兽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在道教神话中,真武大帝是一位备受崇敬的神灵,他不仅是北方的守护神,更是掌管北天门、管理三界妖魔的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与神话传说中,妲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她的名字与狐狸精这一形象紧密相连,成为了后世文化中代表妖媚女性的典型符号。然而,历史上的妲己是否真如传说中那样妖媚惑主?她又是如何被丑化成狐狸精的呢? 第一段:历史上的妲己 根据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