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摩诃(532年-604年),字元胤,兰陵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萧摩诃自幼随父亲在始兴郡生活,后被姑夫蔡路养抚养长大。侯景之乱后,追随侯安都征战,屡立战功,被封为巴山太守。此后,萧摩诃跟随吴明彻,屡破北齐军,升任武毅将军、谯州刺史。后来,吴明彻在与北周争夺吕梁的战役中被俘虏,萧摩诃则率兵突围,逃到淮南,回朝任右卫将军。陈宣帝死后,萧摩诃辅佐陈后主登基,追斩始兴王陈叔陵,被加封为骠骑大将军、绥建郡公。隋军南征时,陈后主不顾萧摩诃的再三建议,拒不出兵,以致错过战机。陈朝灭亡后,萧摩诃随陈后主降隋,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仁寿四年(604年),萧摩诃与汉王杨谅起兵反对杨广称帝,被杨素俘杀,终年七十三岁。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萧摩诃的父亲萧谅是始兴郡郡丞,萧摩诃便跟随父亲到始兴郡生活。后来,父亲病逝,萧摩诃到南康投奔姑父蔡路养。
550年(大宝元年),始兴太守陈霸先起兵讨伐侯景,援救建康(今江苏南京),蔡路养则率兵抵挡陈霸先。当时萧摩诃年仅十九,单马出战,无人能敌。后来,蔡路养兵败,萧摩诃便归顺侯安都,随其征战,深得器重。
555年(绍泰元年),徐嗣徽引北齐军入侵江南,侯安都奉命在钟山龙尾及北郊坛抵抗。萧摩诃当时也在军中,并在危急时救下侯安都。后来,萧摩诃随侯安都平定留异、欧阳纥,因功升任巴山太守。
屡破北齐
573年(太建五年),陈军北伐,萧摩诃随都督吴明彻渡江攻打秦郡。当时,北齐派大将尉破胡率十万兵马前来救援。北齐前锋军中有“苍头”、“犀角”、“大力”等军,都是身长八尺,体力超群的勇士,还有一个精于射箭西域胡人,陈军都非常害怕。
两军交战时,吴明彻道:“若能够杀死这个西域胡,敌军就能丧失士气,你有关张之名,能杀了这个颜良吗?”萧摩诃道:“让我看一看他的样子,我为您杀了他。”吴明彻便询问见过西域胡人的降兵,得知他在阵中,便亲自给萧摩诃酌酒。
萧摩诃饮完酒后,骑马冲入齐军阵中。胡人出阵,尚未把弓拉开,便被萧摩诃投掷的铣鋧砸死。大力军有十几人出战,也被萧摩诃斩杀。齐军大败,尉破胡逃走。萧摩诃因功被封为明毅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廉平县伯,不久进爵为侯,改任太仆卿。
575年(太建七年),萧摩诃随吴明彻围困宿预(今江苏宿迁),击退北齐将领王康德,因功被授予晋熙太守。577年(太建九年),吴明彻在吕梁大战北齐军,萧摩诃率七人冲入敌阵,夺下齐军大旗,被封为持节、武毅将军、谯州刺史
兵败吕梁
同年,北周武帝灭亡北齐,派大将宇文忻前来争夺吕梁。当时宇文忻有数千精兵,萧摩诃率十二人闯入周军阵中,纵横奋击,斩杀多人。后来,周朝又派大将王轨前来,在吕梁下游结成连营水栅,断绝陈军归路。萧摩诃对吴明彻道:“听说王轨开始封锁下游,要在两头筑城,现在还没有筑好,你如果派我去攻打,他一定不敢抵抗。如果等城筑成,我们就得成为他的俘虏了。”吴明彻道:“拔旗陷阵,是你的事;深谋远虑,是老夫的事。”萧摩诃闻言变色。
不到十天,周军便切断了水路,援兵也不断到来。萧摩诃又请求道:“如今求战不能,进退无路,如果偷偷突围出去,也不算耻辱。希望您率步兵先走,我前后奔走照应,一定让您平安回到京城。”吴明彻道:“你的计划很好。但我奉命出征,如今被围困逼迫,已经羞愧无地。况且我军的步兵多,我作为主帅,必须亲自殿后,督促军队赶路。你率马军应该走在前边。”萧摩诃于是挑选八十精骑,趁夜率先突围,天亮时到达淮南。不久,陈宣帝征召萧摩诃还京,任命他为右卫将军。
579年(太建十一年),周军入侵寿阳,萧摩诃与樊毅前去救援,结果无功而回。
辅助后主
582年(太建十四年),陈宣帝驾崩,始兴王陈叔陵谋杀太子陈叔宝不果,逃奔东府城(今南京市通济门附近)。当时,建康城内空虚,朝中人心浮动,以至无人前去征讨陈叔陵。后来,陈叔宝在太子舍人司马申的建议下,召见萧摩诃。萧摩诃遂率数百人疾驰到东府城,屯兵于城西门。
此时,陈叔陵非常惶恐,派人送给萧摩诃一部鼓吹,并对他说:“事情成功,我任命你为三公。”萧摩诃回答说:“必须让你心腹前来,我才相信。”陈叔陵便派亲信前去,结果被萧摩诃斩杀。陈叔陵无奈,只好从南门出逃,被萧摩诃追上杀死。
不久,陈叔宝继位,是为陈后主。萧摩诃因功被封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绥建郡公,又改授侍中、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陈后主不但将陈叔陵的所有金帛赏赐给他,还选他的女儿为太子妃。
抵抗隋军
588年(祯明二年),隋朝大将贺若弼出镇广陵(今江苏扬州),陈后主任命萧摩诃为南徐州刺史,防御隋军。
589年(祯明三年)正月初一,陈后主召萧摩诃回朝。同日,贺若弼渡江袭击京口(今江苏镇江)。萧摩诃请求出战,陈后主不许。后来,贺若弼兵至钟山(今紫金山),萧摩诃又请求道:“贺若弼孤军深入,营寨尚未扎好,现在出兵偷袭,一定能胜利。”陈后主仍不同意。
直到隋军主力到达,陈后主才打算出战,并对萧摩诃道:“您可替我与敌军决战。”并拿出很多金帛,犒赏诸军,命中领军鲁广达驻兵白土岗,向北依次驻有任忠、樊毅、孔范,而萧摩诃的军队在最北边。陈军营地南北长达二十里,各军进退互不相知。
贺若弼率轻骑登山侦察后,与麾下杨牙、员明等七位总管列阵以待。此时,陈后主却和萧摩诃的妻子私通,以致萧摩诃无意作战。只有鲁广达率众死战,四次击退隋军。贺若弼令施放烟幕,并在其掩蔽下稍事整顿,然后乘陈军胜而骄惰,猛攻陈军兵力较弱的孔范部。孔范部一触即溃,其余陈军见状都发生混乱,导致全线溃退。萧摩诃也无能为力,被员明所俘,送往贺若弼处。贺若弼命将他推出斩首,萧摩诃神色自若。贺若弼非常佩服,便将萧摩诃释放,以礼相待。
陈朝灭亡后,贺若弼将陈后主关在德教殿,令兵马看管。萧摩诃请求道:“如今我是囚犯,随时可能被杀,我只要能见一见旧主,死也没有遗憾了。”贺若弼同意了。萧摩诃见到后主,跪地痛哭,取出食物给后主吃,然后诀别而出。隋文帝知道后,称赞道:“真是个壮士啊,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于是授他为开府仪同三司。不久,萧摩诃随汉王杨谅前往并州。
谋反被杀
597年(开皇十七年),萧摩诃之子萧世略在江南作乱,当时有人认为应该追究萧摩诃。隋文帝道:“萧世略一个年轻人,能起什么作用,只是被人利用罢了。”于是赦免萧摩诃。
604年(仁寿四年),隋文帝驾崩,太子杨广继位,是为隋炀帝。汉王杨谅不服,起兵谋反。当时,萧摩诃因久不得志,故此也赞成起兵。同年八月,萧摩诃在清源(今山西省清徐)被杨素俘虏。不久,萧摩诃被杀,时年七十三岁。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姓氏体系中,司马是一个相当常见的姓氏。然而,当我们谈论到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司马欣详情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吕布被塑造为英勇无敌的武将,然而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吕布并未被列入蜀汉详情
春秋时期,吴国的历史充满了权力斗争和血腥冲突。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王僚和庆忌的父子关系成为了一详情
关羽,字云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将,他的英勇和忠诚使他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他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与政治斗争的时代。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中,有一位关键的人物——他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汉高祖刘邦斩白蛇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个故事不仅被视为秦朝灭亡的征兆,也是刘邦推翻秦朝详情
汉成帝刘骜在位共25年。 汉成帝,即刘骜,是西汉的第十二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从公元前33年开始详情
在中国古代汉朝宫廷中,钩弋夫人以其非凡的身份和悲剧性的命运,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北宋末年发生的靖康之难是一段让人痛心的往事。这场灾难不仅标志着北宋的灭亡,也使得详情
薛仁贵,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一位闻名于唐朝初年的军事将领。 首先,薛仁贵(614年-683年3详情
东周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秦朝。这个朝代不仅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也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激流中,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曹叡承载着父辈的遗志与国家的重任。他在位期间,不仅继承了曹操详情
明朝历史上,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一桩悬而未决的历史之谜。据史料记载,建文帝是明成祖朱棣发动靖详情
岳飞,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和著名将领,因其忠诚勇敢、战功卓著而深受后人敬仰。然而,他生前却因政治斗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其一生与死亡都充满了悲剧色彩。崇祯皇帝,原名朱由检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元嘉时期是南朝宋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孕育了三位杰出的文学家——谢灵运、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鞋履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仅承载着实用性的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详情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这场灾难不仅对详情
在波澜壮阔的欧洲历史长河中,玛丽娅·特蕾莎以其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开明的统治理念,成为了18世纪最著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国以其非凡的崛起与戏剧性的灭亡,成为了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中国历史详情
画家四祖,这一称谓汇聚了晋唐时期四位杰出的绘画大师,他们分别是**东晋的顾恺之、南朝宋的陆探微、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如同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飞跃。作为北京大学详情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