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俄国数学家,外文名俄语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生卒时间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
简介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俄语: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国科学家,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1907年2月2日,这位享有世界盛誉的俄国化学家因心肌梗塞与世长辞,那一天距离他的73岁生日只有五天。他的名著、伴随着元素周期律而诞生的《化学原理》,在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被国际化学界公认为标准著作,前后共出了八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学家。
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旨在纪念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50年前发表元素周期表这一科学发展史上的重大成就。
生平
早年生活
门捷列夫于1834年生于俄国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市,这个时代,正是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科学技术的发明、改良一日千里,化学也同其它科学一样,取得了惊人的进展。13岁时,门捷列夫的父亲去世,母亲的工厂又被一场大火毁于一旦,家境一落千丈,但门捷列夫考入了托博尔斯克文科中学,也算是家里的安慰。1849年,门捷列夫的母亲变卖家产,带着孩子四处求学,先后到过莫斯科、柏林和巴黎,最后在圣彼得堡高等师范学校为门捷列夫找到一个入读机会,1850年,门捷列夫就读物理数学系。同年9月,门捷列夫的母亲病逝,门捷列夫决心发愤读书,185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由于被诊断出有肺结核,不得不到黑海边上的克里米亚半岛休养。在此期间,门捷列夫读完了硕士,并于两年后回到圣彼得堡。期间先后到过辛菲罗波尔、敖德萨担任中学教师。1857年他被圣彼得堡大学破格任命为化学讲师。
科研生涯
1859年至1861年间,门捷列夫被选拔去德国和法国留学,在海德堡进行流体的毛细现象以及光谱仪制作的研究。1861年八月底他发表了一本关于光谱仪的著作,并赢得了很高的评价。1862年,门捷列夫结婚,第二年,成为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的教授。1865年被圣彼得堡大学授予博士学位,并聘为化学教授。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就此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按原子量的大小顺序排的同时,将原子价相似的元素上下排成纵列。1893年起,门捷列夫担任度量衡局局长。1890年门捷列夫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国会员,并于1905年获得该学会的科普利奖章。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提名门捷列夫为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但是在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大会上,有人提出用亨利·莫瓦桑替代门捷列夫,而科学院内影响力的化学家阿伦尼乌斯强烈反对提名门捷列夫,支持莫瓦桑,他的理由是发明元素周期表这项贡献对于1906年的诺贝尔奖来说太老了。而同时代的人认为真实的原因是门捷列夫曾批评过阿伦尼乌斯的离解理论,阿伦尼乌斯伺机报复。最终,皇家科学院的大多数投票支持莫瓦桑。次年(1907年)2月2日,门捷列夫因心肌梗塞去世。
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研究元素周期律,前后一共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在1863年,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56种化学元素,并且以平均每年一个新元素增加着,但是这些元素的性质显得杂乱无章,有一些科学家试着将这些元素按照各自的化学性质整理成周期表,如: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提出了“三元素组”观点,把当时已知的44种元素中的15种,分成5组,指出每组的三元素性质相似,而且中间元素的原子量等于较轻和较重的两个元素原子量之和的一半。例如钙、锶、钡,性质相似,锶的原子量大约是钙和钡的原子量之和的一半。氯、溴、碘以及锂、钠、钾等元素也有类似的关系。然而更进一步,就会发现其它化学元素并不能满足这些关系,所以并没有引起化学家们的重视。法国人德尚寇特斯(英语:Alexandre-ÉmileBéguyerdeChancourtois)(B。DeChancortois,1820年-1886年)提出的关于元素性质的“螺旋图”,德国的迈尔(J。L。Meyer,1830年-1895年)发表“六元素表”,以及英国人约翰·纽兰兹(J。A。RNewlands,1837年-1898年)发表的关于元素性质的“八音律”,但成果皆不尽理想。
门捷列夫1871年的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为了找出元素之间的规律,做了大量的考察研究,获得了一手的资料。1862年,他对巴库油田进行考察时,重测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在1860年代初的工作中,他把一些元素列成下面样式的表格,这是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1869年3月,门捷列夫在他题为《元素性质与原子量的关系》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发表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这个表包括了当时科学家已知的63种元素,表中共有67个位置,尚有4个空位只有原子量而没有元素名称,门捷列夫假设,有这种原子量的未知元素存在。在表中,他还对铟、碲、金、铋四种元素当时公认的原子量表示质疑。比如根据碲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在碘的前面,门捷列夫认为碲的原子量应该比碘小,而不是当时人认为的比碘大。这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率的最初思想。在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发表以后,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继续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重新审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在对元素的原子量进行审定之后,于1871年12月发表了他的第二个元素周期表。与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相比,第二个元素周期表更完备、更精确、更系统。
门捷列夫在他的周期表里为“未知元素”预留了空位,并依照这些未知元素应当具有的性质给他们起名为类硼、类铝、类硅等等。在1869年门捷列夫首次发表元素周期律时,他的成果并不为当时的化学家们所认可。在随后的几年中,门捷列夫预言的类硼、类铝、类硅等11种未知元素陆续被发现,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这些元素的各种性质与门捷列夫的预言惊人地吻合,特别是后来发现的氦、氖、氩、氪、氙和氡又给元素周期表增加了新的惰性气体。他的名著、伴随着元素周期律而诞生的《化学原理》,在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被国际化学界公认为标准著作,前后共出了八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学家。
其它重要贡献
门捷列夫把米制系统引入到俄罗斯帝国。
1887年提出溶液水化理论,为近代溶液学说的先驱。
1860年发现气体的临界温度。
1888年首先提出煤地下气化的主张。
1892年,由俄罗斯帝国海军委托,门捷列夫发明了焦珂罗酊,一种基于硝化纤维的无烟火药,但由于成本原因并没有采纳使用。
人物评价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在世界上留下了不朽的光荣,人们给他以很高的评价。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经指出。“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这个勋业可以和勒维烈计算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的轨道的勋业居于同等地位。”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并不是完整无缺的。1894年,稀有气体氩的发现,对周期律是一次考验和补充。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在研究各种元素的伦琴射线波长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后,证实原子序数在数量上等于原子核所带的阳电荷,进而明确作为周期律的基础不是原子量而是原子序数。在周期律指导下产生的原子结构学说,不仅赋予元素周期律以新的说明,并且进一步阐明了周期律的本质,把周期律这一自然法则放在更严格更科学的基础上。元素周期律经过后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斗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纪念
有许多的地名或事物的名称和门捷列夫的名字有关。
圣彼得堡负责全国性及国际性精密量测的国家计量研究所,是以门捷列夫的名字命名,在旁边有门捷列夫的纪念馆,其中有照片,门捷列夫坐着的雕像,以上面绘有门捷列夫周期表的墙。
TwelveCollegia(英语:TwelveCollegia)建筑物在门捷列夫的时代是师范学院,现在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中心,有一个门捷列夫纪念博物馆(英语:DmitryMendeleev'sMemorialMuseumApartment),前面的街也因此命名为门捷列夫街。
原子序101号的合成化学元素,也依门捷列夫的名称命名,其英文名称为mendelevium,缩写是Md(曾经用Mv),中文名称为钔,是一个金属性的锕系超铀元素,一般是由α粒子撞击锿原子来制备。
月球上在背对地球的一侧有一个撞击坑,命名为门捷列夫(撞击坑)(英语:Mendeleev(crater))。
俄罗斯科学院自1998年起颁发门捷列夫金奖(俄语:ЗолотаямедальимениД。И。Менделеева),表扬在科学及技术上的成就,之前是由苏联科学院从1962年开始颁发。
Google在2016年2月8日的多国首页上放置纪念Doodle,以纪念门捷列夫诞辰182周年。
相关名言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门捷列夫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门捷列夫
科学的种子,是为了人民的收获而生长的。——门捷列夫
一个人要发现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万个人在失败的探索和悲惨的错误中毁掉自我的生命。——门捷列夫
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门捷列夫
科学不但能“给青年人以知识,给老年人以快乐”,还能使人惯于劳动和追求真理,能为人民创造真正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能创造出没有它就不能获得的东西。——门捷列夫[科学名言]
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管它多么漂亮,都会失去分量,不会为人所承认;没有以有分量的理论作基础的实践必须会遭到失败。——门捷列夫
天生的潜力务必借助于系统的知识。直觉能作的事很多,但是作不了一切。只有天才和科学结了婚才能得最好的结果。斯宾塞:《教育论》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门捷列夫
没有比时间更容易虚掷,更值得珍惜的事,倘若没有时间,我们在世上将一事无成。——门捷列夫
顺境的时候一定要找出路,逆境的时候才会有退路。
阻碍我们成功的第一障碍,也是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自信。
运气是为那些不相信自己能够梦想成真的人们预备的,富人则可以创造自己的运气。
生活便是寻求新知识。
看不到机遇的人是蠢人;抓不住机遇的人是庸人;有机遇不抓的人是罪人。
劳动创造一切,劳动者创造一切。历史的口号就是这样。
勇气和信心是人生路上两把武器,勇气常常用,就会有信心。
我们一定不要当三等公民:等下班等薪水等退休。
天才就是这样,终生劳动,便成天才!
怀疑是痛苦的开始,真诚是快乐的开始。
宁可被人笑一时,不可被人笑一辈子。
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管它多么漂亮,都会失去份量,不会为人所承认;没有以有份量的理论作基础的实践一定会遭到失败。
失去自信,就会变成懦夫。
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在我们的脑袋里。
一个人要发现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万个人在失败的探索和悲惨的毛病中毁掉自己的生命。
科学不但能“给青年人以知识,给老年人以快乐”,还能使人惯于劳动和追求真理,能为人民创造真正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能创造出没有它就不能获得的东西。
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抉择。
聪明的人想得到、精明的人看得准、高明的人看得远。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科学的种子,是为了人民的收获而生长的。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而被称为战神。然而,明朝的一位皇帝朱祁镇却因为一个讽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女性因她们的智慧、勇气和野心而被载入史册。太平公主就是其中一位。她是唐高宗李详情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的行为和思想超越了他们所在的时代,让人们不禁怀疑他们是否是穿越者。其中,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初期的将领灌婴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长寿而著称。作为刘邦的重要支持者,灌婴在建立详情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瑰宝中,宋代词人晏殊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沉内敛的情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篇佳作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英雄豪杰的时代。其中,蜀汉名将张飞以其勇猛和忠诚闻名于世。然而,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着迷的人物关系。其中,芈月与嬴政的关系尤为引人注目。作为秦国的高祖母和曾详情
在众多影视作品中,清宫剧一直备受观众喜爱。其中,《甄嬛传》作为一部热门的清宫剧,讲述了聪明绝顶的详情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起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反对外来侵略的开始,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纷争中,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斗争是东北方势力争夺的关键一役。尽管公孙瓒拥有白马义从的精详情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姓氏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其中,许多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和计策,其中暗渡陈仓是一则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西汉初详情
在中国古代,女性的美丽常常与她们的服饰和饰品紧密相连。其中,额头饰物是古代女性装扮中不可或缺的一详情
在《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被描述为被自己的部下范疆和张达所杀。然而,这是否是真实的历史呢?让我们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其中,董卓被点天灯的故事尤为引人关注。这种刑罚不仅揭详情
在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宫殿——布达拉宫。这座宏伟的建筑不仅是藏传佛教的象征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皇宫中,除了皇帝、皇后等皇室成员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群体——太监和宫女。他们作为皇宫中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被创造并流传下来,尽管它们可能并非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但这些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记载着极端残忍的刑罚,其中人彘作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成为了封建暴政详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被誉为诗的盛世,孕育出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中,李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详情
吕布的死因是被曹操斩首。 历史上真实的吕布,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武将及群雄之一。他出生于并州九原县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如同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飞跃。作为北京大学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而被称为战神。然而,明朝的一位皇帝朱祁镇却因为一个讽刺的说法被称为大明战神。这位皇帝的统治几乎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是为何呢? 二、朱祁镇的统治与战争 朱祁镇是明朝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