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波兰,近代一系列列强瓜分波兰的事件,是指1772~1795年间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瓜分波兰的事件,间接原因是因为波兰国力衰弱,直接原因是因为部分波兰贵族掀起爱国革新运动。
背景
波兰国力衰弱
16世纪波兰已发展成东欧的封建强国,领土面积居欧洲第三位,包括现今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大片土地。然而从17世纪中叶起波兰走向衰落,农奴制强化,封建割据严重;“自由选王制”归犁设(国王由议会选举产生,外国人有资格竞选)致使王位频繁更迭,外国人为王者不乏其数,1572—1795年总共11位国王中有7名外国人;“自由否决权”制度(议会决议只要有一人反对便不能通过)使波兰无法实行有效统治,从17世纪中叶起约100年间召开的55次议会上,有48次未作出任何决议。政局混乱使的波兰国力衰弱,成为强邻争夺的对象。
瓜分波兰
俄普奥三国对波兰领土的野心
当时西普鲁士尚在波兰王国境内,普鲁士急于打开通道使东普鲁士与勃兰登堡连成一片。俄罗斯视波兰为自己通往西欧的障碍。北方战争后,成为波兰的最大侵略者。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继承了削弱波兰的政策。而且俄罗斯帝国为了继续与奥斯曼帝国作战争夺黑海的出海口,急于打开波兰通道。奥地利帝国在与普鲁符寻轿士的领土争夺中已失去西里西亚,不能坐视普鲁士继续扩张,也要求参与瓜分波兰。
直接原因
1763年10月,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三世病故,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迫使波兰议会选举亲俄贵族S·A·波尼亚托夫斯基为新国王,加紧控制波兰。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部分波兰贵族掀起爱国革新运动,以便加强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独立,结果引起外国的干涉,导致波兰陷入被瓜分的危机之中。
瓜分波兰
第一次瓜分
1772年2月19日,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于维也纳签署瓜分波兰的协定。八月初,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军队同时进攻波兰,并且各自占领根据瓜分协定所得的波兰领土。1772年8月5日,俄、普、奥三国签订瓜分波兰的条约。根据条约,俄罗斯占领西德维纳河、德鲁奇河(Drut River)和第聂伯河之间的白俄罗斯以及部分拉脱维亚,面积9.2万平方公里、人口130万;普鲁士占领瓦尔米亚、除格但斯克以外的波莫瑞省、除托伦以外的海尔姆诺省、玛律博克省,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60万;奥地利占领克拉科夫省、桑多梅日省的南部和加里西亚大部,面积8.3万平方公里、人口265万。
虽然部分城市曾作出抵抗,例如克拉科夫的瓦维尔城堡(Wawel Castle)一直坚守至四月才陷落。但由于没有外援支持和华沙被占领,波兰议会最终在1773年9月18日被迫承认条约。瓜分条约令波兰失去211,000平方公里领土(30%领土)和超过400万人口(三分之一的人口)。
在第一次瓜分波兰时,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给玛丽亚特雷莎女皇的信中提到:“(在这件事上)俄罗斯叶卡捷琳娜二世和我绝对是强盗。我只想知道她会如何对神父忏悔自己的罪过?她取得(波兰)时哭了;她哭得越多,取得越多!”
第二次瓜分
1793年发生的第二次瓜分波兰,是由普鲁士王国与俄罗斯帝国协力完成,奥地利则因为忙于对法国大革命的处理,没有参予瓜分。
事件的起因,在于开明改革的波兰国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与受到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等事件启发的爱国理性派人士(包含进步的贵族与市民)携手联合,利用俄国忙于俄土战争与俄瑞战争的大好良机,从1788年开始,于瑟姆(波兰议会)中促成一连串的改革议案,包括抵制俄国干涉波兰(勒令俄军退出波兰)、扩军至十万(原来只有二万四千的陆军),以及理性进步的五三宪法(改造波兰为中央集权的君主立宪制)。一连串的行动触怒了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以及波兰内部反改革的保守派地方贵族;而国王与改革人士,却因为与普鲁士王国正式结盟(1790年)而自以为高枕无忧,于1791年正式颁布了五三宪法(受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启发),打算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改革人士的美梦没有持续太久,当1792年俄国结束与瑞典、土耳其的战争之后,立刻把军队往波兰方向调集,并鼓动波兰的保守贵族起兵,反抗改革与五三宪法。于是保守贵族成立反改革的塔戈维查联盟,组织二万联军朝华沙进军,并要求俄国派兵支援,恢复波兰“珍贵的”贵族民主制与“黄金自由”。于是叶卡捷琳娜二世派出九万七千的精锐俄军进攻波兰,宣称只要废除所有改革议案(包括五三宪法),恢复俄国在波兰的驻军,就会保障波兰的领土与财产安全。波兰国王与改革派人士虽然极力抵挡俄军与塔戈维查联盟势如破竹的进攻,一度缔造辉煌的战绩(波军只有三万七千人,且大多是缺乏训练的新兵),但是在普鲁士军队撤退与背叛盟约的双重打击之下,波兰国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最终接受亲信顾问团的意见,于7月24日正式投降,并带头加入塔戈维查联盟,波兰的抵抗因此灰飞烟灭。
1793年初,叶卡捷琳娜二世撕毁保障波兰领土的承诺,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一同发动了第二次瓜分波兰。包含国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在内的塔戈维查联盟对此错愕万分;而波兰失去了大约308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国土面积减少至223000平方千米,并失去了三百万人口,波兰人口仅剩下3.4百万人,仅为在第一次瓜分前人口(一千万)的三分之一。
第三次瓜分
科希丘什科领导下层人民起义并在最初的时候赢得胜利,但最终被沙皇俄国训练有素的军队镇压而失败。三国瓜分势力为了铲除波兰剩余势力所带来的动荡,决定以“将独立的波兰彻底抹去”的方式解决问题。1795年10月24日三国代表再次签订瓜分条约,将剩余的波兰联邦国土全部瓜分。
第三次瓜分中,俄罗斯获得了12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20万人口及维尔纽斯;普鲁士获得了新的省份:新东普鲁士和新西里西亚,共5.5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00万人口及华沙;奥地利获得了4.7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20万人口及卢布林和克拉科夫。此次瓜分后波兰亡国。
从此之后波兰从世界地图中消失,直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波兰才得以恢复独立地位。而上述在十八世纪三国瓜分波兰领土的过程,史称瓜分波兰。另外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纳粹德国和苏联曾经再一次瓜分波兰的领土。
拿破仑曾经以华沙公国的名义复辟了波兰政府。在拿破仑战败后,俄普奥三国建议将剩余并未被他们合并的波兰领土,稍微自治(至少是理论上自治)的地区合并成一个新国家,包括:
波兹南大公国(普鲁士控制)
克拉科夫共和国(奥地利控制)
波兰王国(亦称波兰会议)(俄国控制)
这个国家保证会认可波兰语,尊重波兰文化及波兰人的权利。可是这些承诺很快就被违反,这些剩余的地区被该三个国家吞并。
第四次瓜分
“第四次瓜分波兰”一词指后来的对波兰国土的瓜分行为,一般指的是以下三个事件的其中之一:
拿破仑时期之后,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瓜分华沙公国;
1832年“波兰王国”被俄国吞并,1846年克拉科夫共和国被奥地利吞并;
1939年纳粹德国与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瓜分波兰。
如果以上三个事件有超过一个被认为是瓜分,那么应该有“第五次瓜分”和“第六次瓜分”,但是实际上很少有人用这样的名词。
三次瓜分年代图
后果
拿破仑曾建立了华沙公国,但他失败后的维也纳会议使局势对波兰人更加不利。俄国获得了更多波兰领土。在镇压了1831年的起义后,华沙公国的自治权被取消,波兰人的财产被没收充公,强徴入伍,大学也被关闭。1863年的起义之后,波兰被强制推行俄化的中学教育,文化程度出现大幅下降。在奥地利部分,波兰人成了二等公民,允许在国会派出代表和建立自己的大学,卢布林和克拉科夫成为波兰教育的中心。与此同时,普鲁士将波兰的整套教育系统德国化,较俄国而言完全不尊重波兰人的文化和制度。
拜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俄国革命的混乱状态所赐,根据战后的《凡尔赛和约》,波兰终于在亡国的123年后恢复了独立。
瓜分迫使波兰人寻找机会改变现状。许多波兰的诗人、政治家、贵族、作家、艺术家被流放(造就了名词“大迁徙”),成为19世纪的革命者。对独立和自由的渴望也成了波兰浪漫主义定义的一部分。 波兰革命者参与了在普鲁士、奥地利帝国、沙皇俄国的起义。波兰军团曾与拿破仑并肩作战。在“为了我们和你们的自由”的口号下,波兰人广泛参与了1848年革命(尤其是匈牙利革命)。
萧太后,辽国著名的女性统治者,她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不仅寿命悠长,而且在其统治期间详情
元朝自1206年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起,至1368年末帝妥懽帖睦尔退位止,**历经了15位皇帝*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凭借非凡的毅力和军事才能,从平凡走向伟大,石勒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作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许多皇后和嫔妃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留下直系后代。其中,曹皇后作为北宋仁宗的正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杨贵妃作为唐代著名的美女之一,其传奇的一生总是让人们津津乐道。她的爱情故事尤为引人详情
在历史记载中,曹丕对待曹操的妻妾的方式引起了诸多争议和非议。曹操逝世后,根据史料记载,曹丕并没有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诸多英雄人物以其非凡的武艺和智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对象。其中,马岱和马超这详情
在宋朝的历史长河中,宋仁宗作为一位显赫的帝王,他的家庭生活同样备受瞩目。尤其是公主们的婚嫁及封号详情
在唐朝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创造了辉煌的开元盛世,但晚年却发生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曹魏作为曹操建立的政权,经历了多位皇帝的统治。其中,曹髦之后的继承者是曹操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孙策和张飞都是以勇猛和战斗力著称的武将,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展现了自详情
亚伯拉罕·林肯,美国历史上第16任总统,以其坚定的意志和对理想不懈的追求而被历史铭记。他的领导下详情
当我们回望历史,尤其是清朝时期的服饰,可能会有人觉得它们版型厚重、颜色深沉,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朝与西凉的战争是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全的重要军事行动。西凉,作为西北地区的一详情
亚美尼亚,这个位于南高加索地区的国家,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从古代石雕到中世详情
洛阳纸贵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成语,源自晋朝时期左思《三都赋》问世后,因其文学价值极高而引起轰动,详情
蔡文姬,东汉末年著名女诗人,因其才华横溢和传奇经历而闻名于世。她的一生经历了三段婚姻,每一段都充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个充满英雄豪杰的时代。其中,典韦和关羽作为各自势力的猛将,都以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五胡十六国时期,诸多民族和势力在北方地区纷争割据,其中后赵的建立者石勒和他的侄子石虎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少有人物能像赵高这样,在短短几年间对一个强盛的帝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作为秦国的宰详情
在楚汉争霸的历史剧中,英布的名字如同一抹浓重的阴影,他的背叛不仅改变了项羽的命运,也在一定程度上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鲜有如妲己这样的人物,其形象复杂多变,既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有导致商朝灭亡的详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德行的根本。历代以来,无数的故事传颂着孝顺的精神,其中《二十四孝》是详情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白娘子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她通常被描绘为美丽的女蛇妖,与许仙的爱情故事感详情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仙人物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天界体系。其中,东王公这一角色常常出现在详情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充满了丰富的象征和暗示。许多看似琐碎的细节都蕴含着深远详情
在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孙二娘是一个独特的人物。她是梁山泊唯一的女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开黑店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奇特而神秘的生物。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山海经》中的神兽烛龙详情
在道教神话中,真武大帝是一位备受崇敬的神灵,他不仅是北方的守护神,更是掌管北天门、管理三界妖魔的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萧太后,辽国著名的女性统治者,她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不仅寿命悠长,而且在其统治期间,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和改革。 萧太后,原名萧绰,是辽朝第七位皇帝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她在辽景宗去世后,因其子耶律隆绪年幼而摄政,后来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