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梅尔尼茨基起义,又称之为赫梅尔尼茨基之乱、波兰哥萨克战争,是发生在乌克兰的哥萨克起义,该起义变成了乌克兰脱离波兰统治的独立战争。发生时间是在1648年-1657年(或1654年 )。领导者是博赫丹·赫梅利尼茨基。
背景
1648年的波兰立陶宛联邦
随着波兰立陶宛联盟在1385年建立,越来越多的鲁塞尼亚地区逐渐并入一个强盛的贵族共和国——波兰立陶宛联盟中。1569年,卢布林联合在同意建立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情况下,将立陶宛大公国南部的鲁塞尼亚地区——加利西亚-沃尔希连、波德拉奇亚、波多里亚和基辅——并入波兰王国王冠领地。虽然当地贵族享有联邦贵族的全部权力,但因为被波兰文化同化的关系,他们与低下阶层不合。这类贵族与上层的波兰族权贵一齐镇压低下阶层的鲁塞尼亚人,并且引进了反宗教改革传教士,使用犹太租赁人来经营他们的土地。
当地的东正教传统也在1448年受到了莫斯科大公国的冲击,因为这时的莫斯科大公国获得了教权。在北方俄罗斯的权力不断增长,它试图收复基辅罗斯的旧疆。随着君士坦丁堡被攻破,俄罗斯开始宣称东正教的中心主教现在是莫斯科与全罗斯主教。天主教对东正教的冲击于1596年的布列斯特联合达到极点,这个联合试图通过让处在现在的波兰立陶宛联邦疆土内的乌克兰、波兰和白俄罗斯的东正教会与罗马主教联盟,来保持这些教会的自主权。在所有人尚未团结在一个教会之下时,自治的观念深入该地区,并在博赫丹·赫梅尔尼茨基的军事行动中浮出水面。
赫梅尔尼茨基的角色
博赫丹·赫梅尔尼茨基(左)与图海·贝伊(右)在利沃夫,油画,扬·马特耶科于1885年作,陈列在华沙国家博物馆
博赫丹·赫梅尔尼茨基乌克兰贵族出身,曾接受耶稣会教育。他在22岁时,与父亲一起在联邦服役,在摩尔多瓦权贵战争中与奥斯曼帝国交战。在君士坦丁堡沦陷后,他回归登记哥萨克的生活,与妻子和几个孩子住在家乡苏博蒂夫。他参与了王室大指挥官斯坦尼斯瓦夫·科涅茨波尔斯基发动的几场战役,曾率领代表团到华沙——国王瓦迪斯瓦夫四世那里,并大体上在哥萨克中较受尊重。但继承指挥官科涅茨波尔斯基权贵土地的亚历山大·科涅茨波尔斯基试图夺走赫梅尔尼茨基的土地,这也让赫梅尔尼茨基的人生轨迹发生改变。1647年,黑黑伦长老(地方王室政府首脑)丹尼尔·恰普灵斯基为了亚历山大的利益,公开侵扰赫梅尔尼茨基,试图逼他离开土地。赫梅尔尼茨基的土地在苏博蒂夫遇袭两次,这让赫梅尔尼茨基损失惨重,儿子尤里惨败,直到赫梅尔尼茨基举家迁至他在黑黑伦的亲戚家后,这种迫害才消停。赫梅尔尼茨基曾两次来到华沙,来寻求国王的帮助,但也只发现国王既不愿意帮忙,也无力与权贵相抗。
赫梅尔尼茨基在未能得到波兰官方支持后,转而寻求他的哥萨克朋友与下属的帮助。他发现哥萨克遭受波兰人不公平待遇的事件不止在他的团发生多起,在全部落也都有发生。赫梅尔尼茨基在1647年秋都在来回寻访哥萨克各团,并与全乌克兰的各个哥萨克领导人磋商。赫梅尔尼茨基的这个举动让波兰当局起了疑心,因为哥萨克起义在波兰时有发生,他于是迅速地停止寻访。上校米哈伊洛·克雷赫夫斯基利用他的土地和一大群支持者来帮助赫梅尔尼茨基,他朝着扎波罗热哥萨克进发。
瓦迪斯瓦夫四世支持的进军奥斯曼帝国的计划遭到瑟姆否决,而这时的哥萨克已经处在了起义的边缘。哥萨克人已经准备好进攻奥斯曼帝国了,这是他们的“传统事业”,也是一获利颇丰的任务(在17世纪最开始的25年内,他们几乎每年都要侵袭黑海海岸一次),这时他们对波土和约中阻止他们进行海盗活动的条款非常愤怒。
但是,要不是赫梅尔尼茨基的军事才能,哥萨克起义也许会以和从1637年到1638年的大起义一样的方式失败。他(曾参与1637年起义)意识到,具有精良步兵的哥萨克不会希望同波兰骑兵较量,这时的波兰骑兵可能是那时全欧最强的骑兵。但是,如果将哥萨克的步兵与克里米亚鞑靼人的骑兵结合在一起的话,也许就会中制造出一支兵力均衡的军队,并给予哥萨克击败波兰军队的机会。
赫梅尔尼茨基试图缓和哥萨克与鞑靼人之间长达一百年的敌意。他也通过同意将奴隶或基督徒俘虏(最开始是波兰战俘,但后来是将乌克兰的整片地区提供给鞑靼人,整片地区上的人鞑靼人可以随便抓(包括在1569年后,“集体”迁往乌克兰领地的犹太人),之后在卡法的奴隶超市将他们卖出去)提供给克里米亚汗,让哥萨克在心中形成“基督徒保护者”的概念。
起义
1648年1月25日,赫梅尔尼茨基将由300到500名哥萨克组成的分遣队带到扎波罗热部落,并很快杀死了受联邦派遣,把守大门的卫兵。他曾经在部落中利用自身的雄辩本领与外交才能,很快鼓舞起受压迫的鲁塞尼亚人的斗志。在他的手下击退了试图重夺部落的联邦军队时,更多人加入到他的事业。在月末,哥萨克大会选举他为酋长。赫梅尔尼茨基利用他大部分资源来征募更多战士。他将使节送往克里米亚,命令克里米亚鞑靼人通过秘密攻击他们的共同敌人——联邦,来加入他的行列。
1648年4月,起义的消息传播到整个联邦。也许是因为他们对这次起义的规模估计不足 ,或者说他们想要尽快封锁消息 ,联邦王室大指挥官米克瓦伊·波托茨基与王室陆军指挥官马尔钦·卡利诺夫斯基在没有等待亲王耶热米·维希尼奥维茨基的增援部队的情况下,将3000兵马派遣到赫梅尔尼茨基那里,这支部队由波托茨基之子斯特凡指挥。赫梅尔尼茨基很快集结他的军队,与他的敌人(尚在途中)在佐夫提-沃蒂交锋,在这场战役中,有很多在联邦一方的登记哥萨克反戈一击,转而拥护赫梅尔尼茨基。这次战役接下来,便是联邦军队在科尔松战役中的溃败,波托茨基和卡利诺夫斯基双双被鞑靼人俘虏,监禁。
除了主力部队与军事领导人的损失之外,国王瓦迪斯瓦夫也在1648年逝世,抛下了六神无主,一片混乱的波兰王冠领地。贵族被农民赶得四处逃窜,他们的宫殿与土地也被夷为平地。而赫梅尔尼茨基的大军一直都在向西进发。
赫梅尔尼茨基在比拉-策尔克瓦停下了他的军队,并向波兰王冠领地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包括增加登记哥萨克人数、恢复被迫减少对东正教忠诚的教会、发给哥萨克工资,这笔工资已经欠了5年了。
在这一点上,农民起义的消息会让像赫梅尔尼茨基这样的世袭贵族心烦;但是,在与顾问讨论从各地收集到的资料后,哥萨克领导层马上意识到,自治的可能性已经达到了唾手可得的地步。虽然赫梅尔尼茨基与贵族和权贵之间的个人恩怨影响了他,让他成为了革命者,但是成为鲁塞尼亚国家的统治者才是他的抱负,这也是让这场起义从单纯的暴动发展成民族运动的原因。赫梅尔尼茨基让他的军队在皮利亚夫齐战役中参与一起农民起义,给了微弱不堪,精疲力竭的波兰军队又一沉重的打击。
博赫丹·赫梅尔尼茨基进入基辅
联邦利用200000红古尔登作为交换,来说服赫梅尔尼茨基不去围攻利沃夫。他后来在扎莫希奇休息,等待波兰新国王的当选。赫梅尔尼茨基在确信约翰二世·卡齐米日不会干涉他在鲁塞尼亚的计划后,他在1648年的圣诞节于基辅进行了一场欢欣鼓舞的入城仪式,在那里他被赞为“遭受波兰奴役者的摩西、救星、救世主与解放者……全罗斯赫赫有名的统治者”。在1649年2月与一个由议员亚当·基西尔领导的波兰代表团在佩雷亚斯拉夫谈判时,赫梅尔尼茨基宣称,他是“罗斯全权独裁者”,并称他“在乌克兰、波多里亚和沃尔希连……在他远及利沃夫、海乌姆和哈里赫的土地与公国上,享有足够的权力。” 在波兰使节的耳中,这句话很明显,就是说赫梅尔尼茨基不再将自己仅仅定位为扎波罗热哥萨克的领导人,而是一个独立国家的领导人,而且开始对罗斯的主权提出要求。一篇在维尔纽斯写就,颂扬赫梅尔尼茨基(1650年-1651年)的颂词这么解释道:“在波兰,这是国王约翰二世·卡齐米日·瓦萨,在罗斯,这是酋长博赫丹·赫梅尔尼茨基”。
在兹巴拉日与兹博里夫战役后,赫梅尔尼茨基在兹博里夫条约中,为哥萨克赢得很多特权。但在战争重新开始时,他们过去的盟友克里米亚鞑靼人抛弃了他们,在哥萨克在别列斯特赫科战役惨败后,赫梅尔尼茨基被迫在比拉-策克瓦承认失败者的条约。一年后,哥萨克在巴托赫战役中雪耻。
影响
波兰立陶宛联邦统治区域的缩小
在几个月之内,几乎所有的波兰族贵族、官员和牧师被杀,或被逐出现在的乌克兰。联邦因这次起义而损失了至少100万人;犹太人死伤极为惨重,因为他们是贵族政权人数最多,且最易见到的代表。 起义开启了波兰历史的一个时代——大洪水(其中包括瑞典对联邦的入侵),这次起义虽然暂时地让乌克兰人脱离了波兰的统治,但很快,他们又落入俄罗斯人的手中。1654年,赫梅尔尼茨基因部下被连年的战事削弱,劝说哥萨克在佩雷亚斯拉夫条约中,与俄沙皇合作,这个条约也引发了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虽然联邦(在1658年的哈蒂亚奇条约中)试图赢回对哥萨克的影响力,但是条约很快在下层乌克兰人的反对下搁置失效,新的哥萨克酋长国领袖甚至变得更忠于俄国。随着联邦国力日衰,哥萨克越来越融入俄罗斯帝国,而他们的自治权和特权也被日渐盘剥。18世纪初,因为部分哥萨克军团在大北方战争时站在瑞典一边,以反抗俄国的彼得大帝,因此酋长国剩余的一点特权,也在战后被完全夺走。在1795年让联邦覆灭的瓜分波兰的时候,很多哥萨克已经离开乌克兰,到库班河开拓殖民地去了。
注释
a ^ 起义结束的日期在各个文献中都不相同。俄罗斯和部分波兰文献视佩雷亚斯拉夫条约为起义结束的标志,将起义结束的日期定为1654年; 乌克兰文献视赫梅尔尼茨基的逝世日期为起义结束的标志,将起义结束的日期定为1657年; 还有少部分波兰语文献视耶捷尔纳战役的结束视作起义结束的标志,将起义结束的日期定为1655年。起义的最后阶段与俄波战争发生重叠,这时哥萨克与俄军结为盟友。
参见
哥萨克
乌克兰历史
波兰历史
参考资料
^ Paul Robert Magocsi. A history of Ukrain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第147页.
^2.02.1Н. Яковенко. «Нариси Історії України: З найдавніших часів до кінця XVIII ст.». — К.1997. — § 1. Козацька революція 1648-1657 рр.
^ Chirovsky, Nicholas: "The Lithuanian-Rus' commonwealth, the Polish domination, and the Cossack-Hetman State", 第176页.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84年.
^ (乌克兰文) Terletskyi, Omelian: "History of the Ukrainian Nation, Volume II: The Cossack Cause", 第75页. 1924年.
^ Chirovsky, Nicholas: "The Lithuanian-Rus' commonwealth, the Polish domination, and the Cossack-Hetman State", page 178.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84.
^ V. A. Smoliy, V. S. Stepankov. Bohdan Khmelnytsky. Sotsialno-politychnyi portret. 第203页, Lebid, Kiev. 1995年
^博赫丹·赫梅尔尼茨基, 乌克兰百科全书
^ (波兰文) kozackie powstania, Encyklopedia PWN (波兰文) Kozackie powstania, Encyclopedia WIEM (波兰文) KOZACKIE POWSTANIA, Encyklopedia Interia
^哥波战争 (1648–57), 乌克兰百科全书
进阶阅读
Sysyn, Frank E. . A curse on both their houses: Catholic attitudes toward the Jews and Eastern Orthodox during the Khmel'nyts'kyi Uprising in Father Pawel Ruszel "Fawor niebieski". In: Israel and the Nations, (1987) xi-xxiv
Rosman, Moshe (Murray) J. . Dubno in the wake of Khmel'nyts'kyi. In: Jewish History, 17,2 (2003) 239-255
Yakovenko, Natalia . The events of 1648-1649 : contemporary reports and the problem of verification. In: Jewish History, 17,2 (2003) 165-178
Kohut, Zenon E. . The Khmelnytsky Uprising, the image of Jews, and the shaping of Ukrainian historical memory. In: Jewish History, 17,2 (2003) 141-163
Sysyn, Frank E. . The Khmel'nyts'kyi Uprising : 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Ukrainian revolt. In: Jewish History, 17,2 (2003) 115-139
Serhii Plokhi. "The Cossacks and Religion in Early Modern Ukraine"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aul Robert Magocsi "A History of Ukraine" (784 pp)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6, ISBN 0-295-97580-6
萧太后,辽国著名的女性统治者,她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不仅寿命悠长,而且在其统治期间详情
元朝自1206年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起,至1368年末帝妥懽帖睦尔退位止,**历经了15位皇帝*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凭借非凡的毅力和军事才能,从平凡走向伟大,石勒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作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许多皇后和嫔妃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留下直系后代。其中,曹皇后作为北宋仁宗的正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杨贵妃作为唐代著名的美女之一,其传奇的一生总是让人们津津乐道。她的爱情故事尤为引人详情
在历史记载中,曹丕对待曹操的妻妾的方式引起了诸多争议和非议。曹操逝世后,根据史料记载,曹丕并没有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诸多英雄人物以其非凡的武艺和智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对象。其中,马岱和马超这详情
在宋朝的历史长河中,宋仁宗作为一位显赫的帝王,他的家庭生活同样备受瞩目。尤其是公主们的婚嫁及封号详情
在唐朝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创造了辉煌的开元盛世,但晚年却发生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曹魏作为曹操建立的政权,经历了多位皇帝的统治。其中,曹髦之后的继承者是曹操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孙策和张飞都是以勇猛和战斗力著称的武将,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展现了自详情
亚伯拉罕·林肯,美国历史上第16任总统,以其坚定的意志和对理想不懈的追求而被历史铭记。他的领导下详情
当我们回望历史,尤其是清朝时期的服饰,可能会有人觉得它们版型厚重、颜色深沉,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朝与西凉的战争是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全的重要军事行动。西凉,作为西北地区的一详情
亚美尼亚,这个位于南高加索地区的国家,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从古代石雕到中世详情
洛阳纸贵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成语,源自晋朝时期左思《三都赋》问世后,因其文学价值极高而引起轰动,详情
蔡文姬,东汉末年著名女诗人,因其才华横溢和传奇经历而闻名于世。她的一生经历了三段婚姻,每一段都充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个充满英雄豪杰的时代。其中,典韦和关羽作为各自势力的猛将,都以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五胡十六国时期,诸多民族和势力在北方地区纷争割据,其中后赵的建立者石勒和他的侄子石虎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少有人物能像赵高这样,在短短几年间对一个强盛的帝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作为秦国的宰详情
在楚汉争霸的历史剧中,英布的名字如同一抹浓重的阴影,他的背叛不仅改变了项羽的命运,也在一定程度上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鲜有如妲己这样的人物,其形象复杂多变,既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有导致商朝灭亡的详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德行的根本。历代以来,无数的故事传颂着孝顺的精神,其中《二十四孝》是详情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白娘子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她通常被描绘为美丽的女蛇妖,与许仙的爱情故事感详情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仙人物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天界体系。其中,东王公这一角色常常出现在详情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充满了丰富的象征和暗示。许多看似琐碎的细节都蕴含着深远详情
在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孙二娘是一个独特的人物。她是梁山泊唯一的女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开黑店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奇特而神秘的生物。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山海经》中的神兽烛龙详情
在道教神话中,真武大帝是一位备受崇敬的神灵,他不仅是北方的守护神,更是掌管北天门、管理三界妖魔的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萧太后,辽国著名的女性统治者,她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不仅寿命悠长,而且在其统治期间,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和改革。 萧太后,原名萧绰,是辽朝第七位皇帝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她在辽景宗去世后,因其子耶律隆绪年幼而摄政,后来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