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史

禁书目录历史-禁书目录历史百科
2021-11-24 17:47:02

  《禁书目录》,外文名拉丁文:Index librorum prohibitorum,是一份禁书目录,内容是有害于天主教徒的信仰和道德,规定严禁印刷、进口和出售,创作年代1559年。

image.png

  沿革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和《圣经》译本的出现,教会权威开始受到挑战。1474年开始,教会授权科隆大学检查和取缔问题书籍,开展了具现代意义的审查制度与禁书。在16世纪初,因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发展,进一步出现了大量基督新教和人文主义的书籍。1517年,罗马设立禁书审定院(Congregation of the Index)审查所有教会刊物。1542年,罗马教廷恢复异端裁判所。1543年,教廷宣布不得印刷或出售任何未经教会许可的书籍。1559年,第一版《禁书目录》在教宗保禄四世亲自监督下编定及颁布。其后的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亦对《禁书目录》加以核订。

  自此之后,不少印刷商因印刷出版基督新教书籍而被宗教裁判所所迫害或判处火刑。书籍检查制度在欧洲的不同国家的实施程度,主要随在位君主对罗马教廷的忠诚程度而变。1695年前,书籍以在出版前审查为主;1695年后,改为在出版后审查。《禁书目录》起初是禁内容,后来是禁作者。若作者被定为异端分子,则其所有著作都会被列入禁书。每次颁布《禁书目录》,就意味着要销毁一批书籍。《禁书目录》定期更新。自1559年第1版至1948年最后1版,共发布32版。超过四千多书籍因异端邪说、不道徳或政治错误等原因被禁,遭全禁的作者有数十人。

  除宗教目的外,法国和纳粹德国在1926年左右都曾发生与《禁书目录》有关的政治活动。直到1966年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后,教宗保禄六世正式废止《禁书目录》。

  禁书目录上的作者和著作

  注释

  ^其中名词“index”("目录,索引")为单数主格形式;“librorum”是名词“liber”("书")的复数属格形式;“prohibitorum”是被动分词“prohibitus”("被禁的")的复数属格形式。合起来的语法含义为“诸多被禁的书籍的一个目录”。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天主教历史浅谈 下册:第二章——十六、十七世纪间天主教的改革

  袁孝康:《初探西方“禁书”在巴赫金“狂欢节”概念下的意含》,2003年6月15日《文化研究月报》第28期

  沈固朝 著:《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南京大学出版社,ISBN 7-305-03450-9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孙尚香:历史的真相与传说的融合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