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科洛·马基雅弗利一般指尼可罗·马基亚维利,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意大利语叫做Niccolò Machiavelli,生卒时间1469年5月3日-1527年6月21日,代表作品《君主论》《论李维》《论战争艺术》《佛罗伦萨史》。
人物简介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意大利语:Niccolò Machiavelli,1469—1527),通常译为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1469年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其思想常被概括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在中世纪后期政治思想家中,他第一个明显地摆脱了神学和伦理学的束缚,为政治学和法学开辟了走向独立学科的道路。他主张国家至上,将国家权力作为法的基础。代表作《君主论》主要论述为君之道、君主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本领、应该如何夺取和巩固政权等。他是名副其实的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人物生平
成长经历
马基雅维利的签名
马基雅维利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曾是一名律师,爱好古典收藏书籍,因此马基雅维利从七岁起便开始跟随老师学习拉丁文。
1494年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的统治被推翻,成立了佛罗伦萨共和国。
1498年马基雅维利出任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国务厅的长官,兼任共和国执政委员会秘书,负责外交和国防,经常出使各国,会见过许多执掌政权的人物,成为佛罗伦萨首席执政官的心腹,他看到佛罗伦萨的雇佣军军纪松弛,极力主张建立本国的国民军。
1505年佛罗伦萨通过建立国民军的立法,成立国民军九人指挥委员会,马基雅维利担任委员会秘书,并在征服比萨的战争中,率领军队,亲临前线指挥作战,1509年比萨投降佛罗伦萨。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教皇的矛盾中,他到处出使游说,力图使其和解,避免将佛罗伦萨共和国拖入战争,并加强武装以图自卫。
但当他1511年前往比萨时,教皇的军队攻陷佛罗伦萨,废黜执政官,美第奇家族重新控制佛罗伦萨,取消共和制。马基雅维利丧失了一切职务。
洛伦佐·第·皮埃罗·德·美第奇成为佛罗伦萨大公,1513年马基维亚利被投入监狱,受到严刑拷问,但最终被释放,已经一贫如洗,隐居乡间,开始进行写作,据他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描述:
“傍晚时分,我回到家中的书桌旁,在门口我脱掉沾满灰土的农民的衣服,换上我贵族的宫廷服,我又回到古老的宫廷,遇见过去见过的人们,他们热情地欢迎我,为我提供单人的食物,我和他们交谈,询问他们每次行动的理由,他们宽厚地回答我。在这四个钟头内,我没有感到疲倦,忘掉所有的烦恼,贫穷没有使我沮丧,死亡也没能使我恐惧,我和所有这些大人物在一起。因为但丁曾经说过:从学习产生的知识将永存,而其他的事不会有结果。我记下与他们的谈话,编写一本关于君主的小册子,我倾注了我的全部想法,同时也考虑到他们的臣民,讨论君主究竟是什么?都有什么类型的君主?怎样去理解?怎样保持君主的位置?为什么会丢掉王位?对于君主,尤其是新任的君主,如果我有任何新的思路能让你永远高兴,肯定不会让你不高兴,一定会受到欢迎。”
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两部名著《君主论》和《论李维罗马史》。
之后,主教朱理·美第奇统治佛罗伦萨,立志改革政治,征询马基雅维利意见。
1520年,他写成《论战争艺术》(The Art of War)。
1523年朱理·美第奇当选教皇,为克雷芒七世,重新起用马基雅维利,让他编写《佛罗伦萨史》,他将新书献给克雷芒七世,被赏赐120金币,他在《佛罗伦萨史》中描述当时的佛罗伦萨人:“他们在穿着和日常生活上,比他们的先辈更自由,在其他方面花费更多,花费在休闲、游戏和女人上的时间和金钱更多,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有更好的穿着,有更精明的谈吐,谁能以最精明的方式伤害他人,谁就是最能干的人。”朱理·美第奇起用他为城防委员会秘书,参加教皇军队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作战。
1527年,美第奇家族倒台,佛罗伦萨恢复共和制,马基雅维利想为佛罗伦萨共和国效力,但因为他早先效力于美第奇家族编写佛罗伦萨史,不被共和国起用,郁悒成疾,这位近代政治思想主要奠基人即去世,享年58岁。
生事年谱
1469年5月3日生于佛罗伦萨一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是执业律师。
1494年参加宗教改革家修道士萨沃纳罗拉领导的反美第奇家族的起义。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的统治被推翻,成立了佛罗伦萨共和国。
1498年起任佛罗伦萨共和国掌管军事外交的十人委员会秘书,负责起草政府文件和佛罗伦萨防务,并出使意大利各国和法、德等国。
1512年美第奇家族在西班牙支持下推翻佛罗伦萨共和国,重新执政。
1513年美第奇家族复辟,马基雅维利遭逮捕和监禁,被解除一切职务。不久被释放。恢复自由后,长期隐居庄园,著书立说。为了得到美第奇家族的赏识,他写出对世界政治史影响至深的著作《君主论》,不过此书甚至没有被呈交给美第奇家族。不久,他的两部著作《君主论》和《论提图斯·李维罗马史前十卷》问世。此后开始创作喜剧《曼陀罗花》。
1520年完成《战争的艺术》。
1525年,他把8卷《佛罗伦萨史》献给教皇朱理·美第奇(即克雷芒七世),得到赏赐。他在这部著作中独辟蹊径,打破人文主义历史编纂学的传统。同年,创作出另一部喜剧《克丽齐娅》。
1526年4月,当选为城防委员会秘书。次年教皇组织科尼亚克同盟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马基雅维利参加教皇的军队作战。
1527年美第奇家族被逐出佛罗伦萨,希冀在共和国重新得到任用,但因其与美第奇家族有过交往,拒绝其要求,从此离开政治舞台,抑郁而终。
1527年6月22日因腹腔疾病去世。(一学者认为马基雅维利患有胃溃疡或慢性阑尾炎,因20日服药过量,导致病情加重腹痛死亡)
时代背景
马基雅维利雕像(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马基雅维利在1469年5月3日出生于佛罗伦萨,1527年6月22日去世,享年58岁。
他的故乡佛罗伦萨以及意大利的其他一些城市在14、15世纪已早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最初萌芽之地,在文艺复兴时期,他的文化艺术的繁荣昌盛吸引了整个欧洲,但是意大利的政治体制仍然没有脱离封建分裂状态:米兰公国、威尼斯共和国、佛罗伦萨共和国、拿波里王国和教皇辖地等五个主要国家,还有许多小的封建领地,为着疆土扩张问题利用雇佣军长期互相征伐,直到1454年缔结洛迪条约为止。
马基雅维利就在意大利一个比较安宁时期出生、成长,直到他开始参加政治活动,他的前半生处在佛罗伦萨的黄金时代,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后半生则处在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在意大利角逐的战争时期(从科西莫·德·美第奇于1434年当权,到他的曾孙皮埃罗·德·美第奇于1494年逃亡,其间六十年是佛罗伦萨的黄金时代。(参阅:H.赫德和D.P.韦利编《意大利简史》,第84-85页,1963年,剑桥版)。
家庭教育
马基雅维利家徽由一个十字形和四个钉子组成
马基雅维利的祖辈是佛罗伦萨贵族,曾经出过十三名政府首长——正义旗手(Gonfalonieri)和五十三名执政官(Priori)。
他的父亲贝尔纳多是一名律师(法学博士),在桑·卡希阿诺村(San Casciano)附近薄有地产。母亲能作诗。他有弟妹三人。一家六口,并非富有。
据贝尔纳多的日记(1474-1487)记载,贝尔纳多爱好研究古典著作,在马基雅维利成长期间,曾借阅西塞罗的著作;在1476年曾设法购到李维著《罗马史》——四十年后马基雅维利的名著《论李维》就是以这部名著为其基础的。
马基雅维利七岁入学,约在十二岁半时已能用拉丁文作文。据说曾在佛罗伦萨大学完成他的教育,在那里受到人文主义语言学家马尔切洛·阿德里亚尼(Marcello Adriani)的古典文学的训练。
马基雅维利熟习拉丁文和意大利的古典文学、史学,尤其是熟悉古罗马——罗马共和国政制以及西塞罗等人的论辩和社会哲学。这一切为其投身于政治外交活动准备了充足条件。日后他对罗马共和政治的向往和支配他毕生的深厚的爱国思想,不能不与此有着密切关系。
政治生涯
15世纪的佛罗伦萨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生涯大体上可以说是从1494年至1512年,即与佛罗伦萨共和国重建和再度覆灭相始终;也就是说,从原来的统治集团美第奇家族被宗教改革家修道士萨沃纳罗拉领导人民起义驱逐之后,直到美第奇家族卷土重来恢复其统治之日。
而1494年正是法国查理八世入侵,从此使意大利进入内忧外患交并的困难时期。约在1495年或1496年,他在佛罗伦萨共和国政府里开始担任助理员(Coadiutore)。
1498年5月,萨沃纳罗拉在反对派的策动和教皇亚力山大六世的迫害下,作为异端者被绞杀和焚尸。马基雅维利对教皇干涉各国政治的悲剧不能不有所感受。后来他在《君主论》中谈到,统治者建立新的秩序而没有自己的武装作为后盾就不免于毁灭,还提出军队与法律作为立国的两大支柱的国家学说,其思想渊源与此不是没有关系的。
1498年6月19日马基雅维利被任命为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秘书厅秘书长(秘书厅是政府工作机构;秘书长是机关首长);随后于7月14日又被任命为“自由与和平十人委员会”(简称“十人委员会”)秘书,在最高行政机关——执政团(Signoria)领导下负责办理外交与军政事务。当时他才二十九岁。任职直到1512年佛罗伦萨覆灭,这样就结束了他的十四年的政治生活。
十四年的政治工作,特别是外交实践,为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学说及其《君主论》的著作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例证。马基雅维利除了负责处理大量的外事文件的日常工作外,他的第一项工作是作为佛罗伦萨共和国的代表临时特派出访外国和意大利各城邦,随时向“十人委员会”报告;在战争时期,负责军事组织等工作。他是政府首脑索代里尼的得力助手和智囊人物。
从三十岁开始先后出访近三十次,到过法国、瑞士、德意志各国和意大利各城邦。他所作的《法国情况报告》、《德意志情况报告》以及关于罗马尼阿公爵恺撒·博尔吉亚(Ceasare Borgia)的报告和其他通讯等文件,现仍保存下来,它们表明马基雅维利对欧洲各国和意大利各城邦社会政治现实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于统治者的真正面目有了深入了解和缜密的分析,并且构成他所阐述的政治思想与军事理论的根据。在这些出使访问中使他深感弱国无外交。
在1500年秋,就比萨战争问题,他出使求助法王;在拥有强大武力的君主集权的大国面前,由于本国武力与财力俱弱,为外国国王蔑视,逗留数月,怏怏而归,不能不加深马基雅维利谋求富国强兵、民族独立的渴望。1502年10月至1503年1月两次出使,对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之子恺撒·博尔吉亚
由于教皇亚力山大六世的支持,恺撒·博尔吉亚于1499年开始征服艾米利亚-罗马涅,继而占领伊莫拉、弗利、里米尼、法恩扎、乌尔比诺等地,进而觊觎佛罗伦萨属地阿雷佐。马基雅维利出使,企图与博尔吉亚修好,以求返还占领地。他耳闻目睹恺撒施展阴谋诡计,唾手掠取领土,暗杀敌人,假手法庭斩杀权臣,以及建立国民军取代雇佣军,如此等等。不仅由于博尔吉亚的“能力”,主要的是由于他努力创建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国家,使马基雅维利惊叹,认为找到了可以作为拯救意大利的统治者(但其后不幸失败),最后成为《君主论》中一再奉扬的新君主典范。
马基雅维利在1514—1515年1月31日给友人韦托里(F.Vettori)的信中仍然说,“假如我是新君主,我将经常仿效瓦伦蒂诺公爵(即博尔吉亚)的行迹”。可见马基雅维利自始至终把博尔吉亚奉为新君主典范。
家庭成员
父亲:贝尔纳多·迪尼可洛·迪博宁塞尼亚·马基雅维利(Bernardo di Niccolò di Buoninsegna,?~1500.5.10)
母亲:巴尔托洛弥娅·德·内利(Bartolomea de Nelli,1441~1496.10.11)
姐姐:玛格丽塔·马基雅维利(Margherita,1468~?)、普里马韦拉·马基雅维利[Primavera,1465~1500。[配偶:弗朗切斯科·韦尔纳奇,其子:乔瓦尼·韦尔纳奇(1486~?)]
马基雅维利家族谱
弟弟:托托·马基雅维利(Totto,1475~1522)
配偶:玛丽埃塔·科尔西尼(Marietta Corsini,?~1553。1501.8.结婚。其父:卢多维克·科尔西尼)
岳父:皮耶罗·德尔·内罗(1440~1512)
岳母:吉内芙拉·圭多蒂(Guidotti)
儿子:洛多维科·马基雅维利(Lodovico,1504~?)、贝尔纳多·马基雅维利(1503~?)、圭多·马基雅维利(Guido)、皮耶罗·马基雅维利(Piero)
女儿:普里梅拉纳·马基雅维利(Primerana)、巴尔托洛弥娅·马基雅维利(Bartolomea)
外孙:茱利亚诺·德·里奇(巴尔托洛弥娅之子,马基雅维利遗著保管者。他花费21年时间,眷录外祖父书信的抄本,成为所谓的“里奇抄本”。)
主要成就
《曼陀罗》
马基雅维利一生完成多种理论与文学著作,并在戏剧领域取得突出的成绩。
1504年,他写出剧本《假面》,已失传。《曼陀罗》是他最重要的剧作,也是第一部意大利语喜剧。剧本描写迂腐的学者尼齐亚膝下无子,听信青年卡利马科的主意,要妻子卢克莱齐娅服用曼德拉草根,结果中了圈套,卡利马科乘机和卢克莱齐娅相好,享受幸福。
《曼陀罗》里大约首先就就摆出了有关道德、忠贞与信仰的矛盾。体面的卡利马科为了追求美女就不顾道德的约束滥用计谋,美丽的卢克蕾加可以在忠贞表层下面保留一个情人,而剧中的另外一个修道士则为了若干金币的布施参与到卡利马科的阴谋当中。剧中各种各样的信条都被打破,更多的是韦小宝式诙谐但又直接的行动。当然,《曼陀罗》并没有反对这些有违道德、忠贞与信仰的事情,反而去诋毁那个仅有的合法的老爷尼洽,把他刻画成那个“全佛罗伦萨最愚蠢的人”。或许这恰恰是马基雅维利对于卡利马科的阴谋的认同,旧的思想的束缚应该被打破,或者保留其不再有着强烈的影响力框架,让人们这个框架中灵活的掌握的自己的行动。
《曼陀罗》中的佛罗伦萨,正处于一个正在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变革的时期,卡利马科和他的同谋者构成了这个社会中正在逐渐的掌权的那个阶层,他们所做的,正是在重新划定道德、贞洁与追求的范畴。《曼陀罗》应是一种马基雅维利对当时社会的写照,人们逐渐从单一的道德、风俗和信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由自己主动的去追求。而原有道德、风俗和信仰本身所构建的价值体系也在瓦解,违反它们,或许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
作者歌颂人的智慧、爱情,提倡享乐主义,谴责私利毁灭人的活力,抨击教会的虚伪、堕落。马基雅维利继承和发展了古罗马的喜剧传统,他的作品展示了意大利的现实生活,抨击了社会恶习和封建道德观念,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道德喜剧的杰出作家。他的剧作具有鲜明的特色,通过构思巧妙、曲折夸张的情节刻画富于性格特征的人物,台词幽默、风趣。
《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办公厅(佛罗伦萨韦罗基奥宫)
马基雅维利是中世纪晚期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主张结束意大利在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他抛弃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教条式的推理方法,不再从《圣经》和上帝出发,而是从人性出发,以历史事实和个人经验为依据来研究社会政治问题。他把政治学当作一门实践学科,将政治和伦理区分开,把国家看作纯粹的权力组织。他的国家学说以性恶论为基础,认为人是自私的,追求权力、名誉、财富是人的本性,因此人与人之间经常发生激烈斗争,为防止人类无休止的争斗,国家应运而生,颁布刑律,约束邪恶,建立秩序。国家是人性邪恶的产物。他赞美共和政体,认为共和政体有助于促进社会福利,发展个人才能,培养公民美德。但他认为,当时处于人性堕落、国家分裂、社会动乱状况的意大利,实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宁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建立强有力的君主专制制度。
他向君主献策,阐述了一套统治权术思想:
1、军队和法律是权力的基础。在和平时期军队起到维护社会治安,象征国家的军事力量的作用;在战争时期,军队就成为了君主抵抗外来侵略,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
2、君主应当大权独揽,注重实力,精通军事。
3、君主不应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只需考虑效果是否有利,不必考虑手段是否有害,既可外示仁慈、内怀奸诈,亦可效法狐狸与狮子,诡诈残忍均可兼施。
4、君主可以和贵族为敌,但不能与人民为敌。
5、君主应当不图虚名,注重实际。残酷与仁慈、吝啬与慷慨,都要从实际出发。明智之君宁蒙吝啬之讥而不求慷慨之誉。他所主张的政治权术思想被后人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广为人知名言“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实系初版英译者误解,意大利语原意更为贴近“One must look to the end”。
马基雅维利的逮捕证(1512年)
《君主论》(The Prince,1513),被施特劳斯称作“邪恶的圣经”,乃一忠告君王的短书,焦点在讨论如何从外国支配下解放意大利的问题。一些作家(最有名的是斯宾诺莎和卢梭)认为该书是讽刺君主政体之作。安顿了流亡生活之后,马基雅维利一边经营农场,一边写作《论李维著罗马史前十书》,(Discourseson the First Ten Books of Titus Livius,[1532],1950)。此书有一系列反省政治技巧,大量取例于罗马共和国,虽然明显流露其同情共和的观点,但其中对于无情和不道德的政治手腕的坦率讨论,却不少于《君主论》,因此遂令其恶名昭著。
《君主论》被认为是一本向国家元首进谏的实用入门书。该书的基本观点认为一个君王要官运亨通,就应该丝毫不考虑道德问题,而要依靠势力和奸计。马基雅维利十分强调国家完备武装的重要性,认为这比什么都重要。他强调一个国家的军队若是从自己的公民中招募的,这样的军队才可靠;一个国家若靠雇佣军队或者靠外国军队,则必然会软弱无能,危机四伏。
《君主论》称为“独裁者手册”。马基雅维利的生涯和他的其他著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他喜欢共和而不喜欢独裁。他为意大利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软弱无能而大失所望。许多异族侵略者的军队在践踏着祖国河山,他渴望有一个强大的君王来统一祖国,把侵略者赶出去。人们会有兴趣地注意到,虽然马基雅维利提倡君王采用切实可行的玩世不恭和残酷无情的手段,但是他本人却是个理想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并不很擅长玩弄他推荐的骗术。马基雅维利劝告君王要赢得民众的支持,这样就可以消除一些难以避免的祸根。
马基雅维利当然清楚一个新上任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必须得做些失悦于被统治者的事。但是他指出:“征服者在夺取国家权力的过程必须得顷刻用尽所有残暴的手段,以避免每日都使用这种手段……要逐渐提供福利待遇,这样可以使福利得以更充分的利用”。一个君王要官运不衰,周围必须得有才干杰出的忠臣;马基雅维利警告君王不要被阿谀奉承之徒所迷惑;并提出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建议。
世人对于马基雅维利的关注却往往只停留在《君主论》上。英王查尔斯五世对《君主论》“爱不释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克伦威尔一直珍藏着一部《君主论》的手抄本。法国国王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在遭暗杀时,随身都带着一部《君主论》。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一直把《君主论》作为自己每天睡前的必读书。曾经在欧洲所向披靡的拿破仑最终在滑铁卢折戟沉沙,而人们在打扫战场时,在他的用车中发现了一部写满批注的法文本《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14年政治生涯,特别是外交经历总结探索的结果。综观《君主论》,讲的是君主的治国之道和兴邦之术,主旨是君主或其他类型的专制统治,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中心问题不外政治手段和军事措施这两个方面。
书里推崇的是强力而独裁的君王制度,深刻而鲜明地体现了作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想特点。在《君主论》问世的年代,几乎一切引人注目的成功都是与各种卑鄙手段相联系的。那些建立丰功伟绩的君王们大都施阴谋、用诡计,甚至无耻地戏耍那些恪守信义的人们。
西欧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是神权国家观念。奥古斯丁提出了影响极大的“上帝之国”和“人间之国”这种“双国”理论。“上帝之国”即基督教所说的天堂或天国,是上帝建立的光明的神之都;“人间之国”是魔鬼建立的世俗国家,是黑暗的地之都。所以“上帝之国”高于“地上之国”,教权高于王权,世俗政权必须服从以教会为代表的神权。在奥古斯丁之后,托马斯·阿奎那则从国家起源和国家目的这两方面把国家“神话”。他认为人天然是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社会和国家正是适应人的天性需要的产物。但上帝是人和人的天性的创造者,所以从根本上说只有上帝才是国家和政治权威的创造者和最高主宰。另一方面,他认为国家的目的是使人类过一种快乐而有德行的生活,通过有德行的生活达到升入天国、享受上帝的快乐,因此从最终目的来说世俗国家也应服从教权。
但从13世纪下半叶起,现代国家观念开始出现,到16世纪末已基本完成。其主要观点就表现在《君主论》中,现代国家观念以理性和经验论为基础,其主要内容是使“国家”摆脱中世纪的神权,反对君权神授观念,认为国家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创立的,强力才是国家和法律的基础。
《君主论》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惊世骇俗之书,对整个世界的政治思想和学术领域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作为第一部政治禁书而为世人瞩目。在人类思想史上,还从来没有哪部著作像《君主论》这样,一面受着无情的诋毁和禁忌,另一面却获得了空前的声誉。有人说它像一本“恶棍手册”,因为它触及了道德信念在政治思考中的位置,在很长时期内受到了猛烈的攻击。马基雅维利大胆地点出人类许多劣根性,正好作为统治者利用之处。他对人性的假设无法容于基督教文化下的社会。然而无论我们喜欢或不喜欢,他所提到的内容都是切实存在的。直到20世纪后期,人们才开始以科学态度对待它。在西方,《君主论》被列为最有影响和最畅销的世界十大名著之一,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的最独到、最精辟、最诚实的剖析。作者本人也被称为第一位将政治和伦理学分家的政治思想家。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在打破了旧的、自欺式的政治家观点的同时,创立了新的政治学观点,为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而被称为战神。然而,明朝的一位皇帝朱祁镇却因为一个讽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女性因她们的智慧、勇气和野心而被载入史册。太平公主就是其中一位。她是唐高宗李详情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的行为和思想超越了他们所在的时代,让人们不禁怀疑他们是否是穿越者。其中,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初期的将领灌婴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长寿而著称。作为刘邦的重要支持者,灌婴在建立详情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瑰宝中,宋代词人晏殊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沉内敛的情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篇佳作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英雄豪杰的时代。其中,蜀汉名将张飞以其勇猛和忠诚闻名于世。然而,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着迷的人物关系。其中,芈月与嬴政的关系尤为引人注目。作为秦国的高祖母和曾详情
在众多影视作品中,清宫剧一直备受观众喜爱。其中,《甄嬛传》作为一部热门的清宫剧,讲述了聪明绝顶的详情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起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反对外来侵略的开始,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纷争中,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斗争是东北方势力争夺的关键一役。尽管公孙瓒拥有白马义从的精详情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姓氏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其中,许多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和计策,其中暗渡陈仓是一则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西汉初详情
在中国古代,女性的美丽常常与她们的服饰和饰品紧密相连。其中,额头饰物是古代女性装扮中不可或缺的一详情
在《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被描述为被自己的部下范疆和张达所杀。然而,这是否是真实的历史呢?让我们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其中,董卓被点天灯的故事尤为引人关注。这种刑罚不仅揭详情
在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宫殿——布达拉宫。这座宏伟的建筑不仅是藏传佛教的象征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皇宫中,除了皇帝、皇后等皇室成员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群体——太监和宫女。他们作为皇宫中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被创造并流传下来,尽管它们可能并非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但这些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记载着极端残忍的刑罚,其中人彘作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成为了封建暴政详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被誉为诗的盛世,孕育出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中,李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详情
吕布的死因是被曹操斩首。 历史上真实的吕布,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武将及群雄之一。他出生于并州九原县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如同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飞跃。作为北京大学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而被称为战神。然而,明朝的一位皇帝朱祁镇却因为一个讽刺的说法被称为大明战神。这位皇帝的统治几乎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是为何呢? 二、朱祁镇的统治与战争 朱祁镇是明朝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