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史

东西教会大分裂历史-东西教会大分裂历史百科
2021-11-23 10:12:01

  东西教会大分裂,又称色路拉里乌分裂,指的是基督教东派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正式分裂,发生时间是在1054年,原因是因为罗马帝国分裂后造成的差异。

image.png

  东西教会大分裂(East–West Schism、Great Schism、Schism of 1054)又称大分裂、1054年教会分裂等。指1054年君士坦丁堡牧首赛鲁拉留斯 (Michael Cerularius, ?-1058)与罗马教宗利奥九世的决裂。标志基督教东西方两派教会的彻底分裂。事后分出了希腊正教(东方正教会)以及罗马天主教(罗马普世公教会)两大宗。

  自2世纪以后,以罗马为首的西方教会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的东方教会,因各自不同的教会、政治、社会、文化等原因,在神学,以及教会的组织、纪律等各方面的分歧逐渐扩大,彼此争论不休,最终导致了1054年的东西方教会大分裂即赛鲁拉留斯分裂(Schism of Cerularius)。

  君士坦丁堡牧首长期与罗马教宗争夺普世基督教会的最高领导权,争夺势力范围和世俗利益,教义上也有一些分歧,关系几经破裂。11世纪中叶,又借礼仪问题争夺意大利南部教会的控制权发生争执。

  1054年7月16日,罗马教宗利奥九世派以红衣主教宏伯特(Humbert)为首的使团赴君士坦丁堡就所谓君士坦丁堡教会存在异端等问题进行谈判。君士坦丁堡牧首赛鲁拉留斯拒绝就指控的问题进行会谈。

  宏伯特遭受冷遇,恼羞成怒,径直闯入君士坦丁堡索菲亚大教堂,在大庭广众之下,把一份关于诅咒东方教会、革除牧首教职的“训谕”放在圣餐桌上拂袖而去。此训谕指责东方教会里充满各种异端,如阿里乌派、瓦列齐派、多纳图派、尼古拉派、买卖圣职者等。训谕还宣布绝罚牧首赛鲁拉留斯。

  这大大激怒了赛鲁拉留斯,在东罗马皇帝的支持下,赛鲁拉留斯对罗马教宗采取了以牙还牙的态度,召开宗教会议,谴责罗马教宗的使节为“渎神的人”,宣布革除罗马教宗及其使节的教籍,自称为东部教会之首。从此,东西方教会断绝往来,正式分裂为东正教和天主教。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