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史

本笃会修道院-本笃会修士
2021-11-23 09:53:02

  本笃会,天主教的一个隐修会,又译作本尼狄克派,由意大利人圣本笃所创,地点是在意大利中部卡西诺山,创立时间是在529年。

image.png

  本笃会(Benedictines ),又称本尼狄克派,是罗马天主教隐修会之一。是遵循圣本尼狄克(努尔西亚的)(Benedict of Nursia,St)所制订的规章的各个独立隐修院的联合组织。修士和修女多为学者和教师,继罗马帝国衰落之后,在保存古代学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圣本笃(Saint Benedict of Nursia,480年-547年),又译圣本狄尼克,意大利天主教教士、圣徒,本笃会的创建者。他被誉为西方修道院制度的创立者,于1220年被封为圣徒。是天主教会重要圣人之一。教宗本笃十六世的圣号即来源于他。他经常与《元素论》作者圣安东尼奥一起供奉,侍候于圣保罗左右。左手持十字架,右手持《修院圣规》,神情悲悯,呈慈悲相。当时的罗马帝国政治黑暗,宗教纷争,圣本笃便退居到一座小村庄的圣堂,潜修典籍,长达数年之久。后来他在罗马东南苏比亚可的一处山洞,遗世隐居了三年,祈祷劳动,克苦修身,过着隐修生活。他的圣德渐广为人知。当时有一所修院,再三恳求他出任院长,他勉为其难上任。后来与院内过惯安逸生活的修士不和,受到他们时加逼害,他便决定离开,创立了自己的修院。其后在罗马以南一带,相继创办了十二所修院。不久,他把修院事务交由一名弟子管理,自己则寻求更深层的修道生活。 529年,本笃会在意大利中部卡西诺山的罗马神庙旧址建造第一座修院,至今仍为西欧著名修院。会士们除完成日常的灵修活动外,还誊抄古籍及从事宗教艺术与教育事业,对保存欧洲古代文化遗产有一定作用。该会传统尤重教会音乐,特别擅长咏唱相传为格列高利一世创作的格列高利颂调,今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国的本笃会修院仍保持这一传统。当时入会者除平民外,也有贵族,会士中出现过不少圣徒和学者。 9世纪后,许多修院会规松弛。10世纪时,法国克吕尼修院首先发起改革运动,称"重修本笃会"。11世纪初在法国第戎附近的西多旷野又有西多会产生,在法国夏特勒山圣徒勃罗诺创办有加都西会。15-16世纪时,因会士到殖民地传教,该会的隐修性质逐渐消失。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朱祁镇:被讽刺为大明战神的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而被称为战神。然而,明朝的一位皇帝朱祁镇却因为一个讽刺的说法被称为大明战神。这位皇帝的统治几乎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是为何呢?  二、朱祁镇的统治与战争  朱祁镇是明朝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