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清文化最先发现于泰国东北部的乌隆府班清村,处在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中游地区,它是东南亚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早期的重要遗址。
简介
班清遗址在泰国的乌隆地区,自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青铜器在班清史前遗址的墓穴中被发掘出土,考古学家们开始思考东南亚发展红铜和青铜制作技术的可能性,随着对班清研究的不断深入,班清被视为东南亚发掘地区最重要的史前聚居地,是人类文化、社会、科技进步的中心。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
基本资料
遗产名称:班清考古遗址
Ban Chiang Archaeological Site
入选时间:1992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
地理位置:N17 24 27.979 E103 14 15.32
遗产编号:575
遗产描述
班清考古遗址覆盖面积达49000多平方公里,被视为迄今为止在东南亚发现的最重要的史前聚居地,它的发现向人们揭示了人类文化、社会和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该遗址发掘出来的葬物证实该地区曾有过农业耕作、制造和使用金属的活动,也是迄今为止所能提供的最早的此类证明。班清考古遗址反映了当地在农业耕作、金属器制造及使用方面的情况。在考古的过程中,班清被发现有层次分明的6个文化层,最底一层可追溯至公元前3600年,在当中发掘了墓穴祭品、龙骨陶器及脚镯手镯等发现班清的居民于公元前2000年已经懂得使用青铜器具,相比西方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及中国的夏商时代还要早500年,因此有人认为班清文明才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
1992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班清考古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班清被视为迄今为止在东南亚发现的最重要的史前聚居地,它的发现向人们揭示了人类文化、社会和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该遗址发掘出来的葬物证实该地区曾有过农业耕作、制造和使用金属的活动,也是迄今为止所能提供的最早的此类证明。
班清—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
班清,是泰国东北部呵叻高原上的小镇,多少年来一直鲜为人知,甚至连它的近邻也不知道它的存在。但是,自从人们在其地下发现了一片史前墓地、大量的青铜器物和史前人类遗骸之后,这座过去默默无闻的小镇突然引起了世人关注,成为泰国历史中的重要一页。
事情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祖祖辈辈以来,虽然班清的村民对村里随处可见的陶器碎片相当熟悉,但这并未引起他们的注意,直到1957年,有个村民发现了一只完整的陶罐。1966年,有个美国人在这又发现了新的陶器。后来通过对其测定,人们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些陶器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
班清考古遗址
1974年,一批考古学家来到了这个位于泰国东北部的村庄。谁也没想到,从地下挖出的第一件“文物”让所有的考古人员哭笑不得,原来,他们挖出来的是个20世纪的便盆。但当他们继续往下挖到5米深处时,发现了层次分明的6个文化层。可以看出,几千年前的先民,曾代代重叠地生活在这块遗址上,并将死者埋在这里。每个新聚落的村民,其居所的柱桩正好从前人的墓穴上夯下去,最深的一层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最浅的也可追溯到公元前250年。
1975年,在班清的另一个地方,他们也发现了一处墓葬,里面的尸体由几层陶器碎片覆盖着。
在挖掘现场,作为当时的联合探险队的主任,美国考古学家切斯特。戈尔曼发现在方坑最底层有一件青铜别针模样的东西,当他轻轻地把这个小东西移动出来后,才发现这不是一只别针,而是一只带插孔的矛头,矛头的尖被特意折弯。后来的分析表明,这只矛头经过浇铸、冷却后捶打和退火。
研究人员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所对应的地层中,发现了陶土坩埚及大量被烧过的黏土,坩埚里面有渣滓余迹。到1975年发掘结束时,共挖出陶器、石器和金属制品共18吨,包括红彩陶、青铜器和金银制品。
大量的发掘表明,班清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铜制品。人们发现,数千年以来,班清在冶金技术方面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班清人在制作技术上还有着不断的创新。
研究发现
人们通过研究发现,约公元前2000年,班清一带的居民已经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公元前1000年左右是班清文化的繁荣期。在此时期,班清人制作了各种精致的青铜手镯、项链、戒指和长柄勺。在一把长柄勺的勺把上刻有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在晚期的青铜制品中,考古人员还出土了用含锡量高达20%的青铜锻打成的颈圈。因为含锡量高很容易碎,所以制作时须锻打成多股再扭曲而成。由此可以证明,此时的班清人已熟练地掌握了青铜的冶炼和制作技术。
在青铜时代之后,班清经历了铁器时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制作的铁制手镯和铁制矛头,出土了为数不多的铁器,有铁脚镯、铁手镯和双金属(铁包铜)的矛头、斧头等。这些铁制器物表现出不同于青铜器物的铸造技术。令人不解的是,经过分析显示,班清的铁是从专用矿石中冶炼出来的。
陶器制作
班清古代居民在陶器制作上的水平,包括丰富多彩和多种多样的风格,也给现代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班清遗址中出土有众多形状不一的陶器,在浅黄的底色上,绘着深红色的图案。这些图案有些是古代艺术家们随心所欲、一挥而就的,有些则是经过深思熟虑而精心绘制的几何图形,如同古希腊的骨灰罐上的图案。从制形上看,有些是颈部很细的高花瓶,这需要很高的制作技巧;有些是矮胖的大缸,上面却有着极为精致的图案,显得有些不太协调。此外,还出土了一些用象牙和骨头雕刻的人像,用玻璃和次等宝石制作的光彩夺目的珠串。
1982年,美国考古学家乔伊斯.怀特把在班清古墓中发掘出土的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在早期(公元前1000年左右)陶器中,摇摆压印、丝线标志和雕刻图案是普遍使用的装饰技术。至早期的后半叶,手工绘制简单的线条图案日益盛行。球状的陶器有的有美丽的短花边,有的在下部有着特征性的丝线标志,有的在肩部有着红色的画和雕刻的图案,这些都出现在早期的末期。
中期(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300年)的特征是更大的陶器容量和更小的陶瓷厚度,丝线标志和雕刻也变得更为精细。在班清中期葬品中发现了形态各异的龙骨陶器,有些陶器有着雕刻和着色的图案,有的陶器有着白色龙骨,有的龙骨的脉管镶嵌着厚厚的红边。
晚期(大约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00年)的陶器普遍用红色蒙在黄色上面,有红色图案的红陶器和红色的磨光陶器,这些陶器有着鲜明的手工设计特色,主要有卷轴形的、涡旋形的、S卷形的、同心圆形的等等。简单的、磨光的、没有绘制图案的陶器在晚期也普遍得到制作,用做祭品的陶器是精心绘制的红色黄色错杂的陶器。
在后来的考古发掘中,随着出土的青铜器和陶器越来越多,考古学家们对班清史前民族的关注、探讨、争论和疑问也越来越多。
乔伊斯.怀特曾经写道:从班清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来看,在它最为繁华的时期,“一定是一种地区性的中心,然而又是什么样的中心呢?”他在这里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青铜冶炼技术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班清人已经掌握了青铜的冶炼技术。班清文化无疑是东南亚最早的青铜文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文化之一。因此,一些泰国历史学家据此推断,也许班清就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
然而,这种看法并未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学者们的共识。有人指出,在班清文化的同时或稍晚,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也先后出现了青铜文化,而这些地域有的与班清距离非常遥远,中间还隔着沙漠、高原、山脉或海洋。如果说班清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那么这些地方的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难道他们都是从某一个源头传过去的吗?如果进一步追问,远古时代世界上的青铜文化到底是一源发生的还是多源发生的呢?
还有人问道:虽然班清的青铜文化时间久远,但从发掘的情况来看,在这里似乎并未发现最初的青铜冶炼产生过程。那么,班清的先民是怎样获得青铜冶炼加工技术的?他们是这项技术的原创者还是从别处学来的呢?
由于这些问题不仅关系班清一地,而且涉及到人类青铜文化的起源,事关重大,未经深入研究谁也不敢轻易下结论,所以这些疑问至今仍未解决。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详情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一位皇帝一直备受争议,他就是嘉靖皇帝。有人认为他是一位昏君,但也有人认为他有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战争频繁的战国时期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和思想家。其中,吴起无疑是这一时详情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以严峻刚直著称,甚至连首辅张居正都对他忌惮三分。他就是明朝著名详情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王昌龄,字少伯,生于唐朝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也是边塞诗风最为盛行的时详情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期的实际统治者,她的生活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史料记载,慈禧每日凌晨便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楚汉之争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而在这场争斗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引人关注:项羽为何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的形象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扭曲,而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就是明朝末年的一位详情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而在这个时代中,有一个人物的名字总是引人争议,他就是魏忠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和故事被时间的尘埃所掩盖,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便是关于曹睿身世的一段详情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中,成吉思汗的崛起是一个传奇。他的成功征服和统一了蒙古诸部,并最终建立了一个横跨详情
在中国古代社会,孝道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其中,入土为安是一种普遍的丧葬观念,意指人死后应被安葬详情
清朝乾隆年间,一个名叫和珅的官员迅速崛起,最终成为乾隆皇帝身边最受宠信的大臣。和珅的权势之大,影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女性诗人的身影虽然稀少,但她们的作品却如璀璨的星辰般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东晋时期的女详情
在中国封建历史的长河中,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是常有的事,然而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帝王——明朝的建详情
冲绳岛战役,又称冲绳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的最后一场重要陆地战役。XXXX年X月X日至6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联姻往往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精心策划的一种手段。宣太后与义渠王的结合便是其中详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一直是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南宋时期,面对国家危亡和社会动荡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封建历史中,牛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来源。因此,不少朝代出于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出台详情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卷中,清朝乾隆年间的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作为乾隆皇帝身边最受宠信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女性因她们的智慧、美貌或权力而被后世铭记。王宝钏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名字与唐宣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如同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飞跃。作为北京大学详情
西门吹雪,这个名字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以剑术高超、性格孤傲而著称,被誉为剑神详情
在中国古代,丹书铁券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免死金牌,它代表着持有者可以免受一切法律的制裁。而在《水详情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