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哈德·米尔希,纳粹德国空军装备部长、空军元帅,全名叫做艾尔哈德·阿尔弗雷德·理查德·奥斯卡·米尔希,生卒时间1892年3月30日-1972年1月25日。
生平
早年
米尔希在1892年3月30日出生于威廉港,父亲安东·米尔希(Anton Milch)为一名德意志帝国海军的犹太人药剂师,母亲则为克拉拉·菲特(Klara Auguste Wilhelmine Vetter) ,是一名金发碧眼的新教徒女性 ,于27岁生下米尔希。1910年,米尔希则试着加入德意志帝国海军,但被拒绝(有传闻指出可能是因为其犹太人血统 );同年2月,米尔希加入了德意志帝国陆军,在柯尼斯堡的第1徒步炮兵团经过8个月的训练后,米尔希以最年轻的学员身份进入了安克拉姆军事学院(Anklam Military Academy),并以前120名的优秀成绩毕业 ,在当时的同学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13年,米尔希被转至居特博格(Jüterbog)的炮兵学校,在一次纸笔测验中他因为预见弹药的消耗量而对其炮兵下达停火了命令,此举令阅卷官大吃一惊 。炮兵课程学完后不久,米尔希也申请了飞行训练。
不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2岁的米尔希以炮兵少尉军官的身份参战,当时他正在西普鲁士进行炮术的训练。德意志帝国为战争而开始动员时,米尔希被军方电报传回东线柯尼斯堡担任第1徒步炮兵营的副官,并负责当地要塞的防御 。米尔希多次申请转调至前线单位并获准,他首先参加了黛梅河(Deime)的战斗,在进攻的第3天,俄军开始对德军交通线进行攻击,而米尔希的炮兵部队开火还击。在东普鲁士的俄军被清除、米尔希随部队南下为其他陆军单位提供火力支援。1915年7月,米尔希被选派作为侦查飞行员,在完成相关训练后加入了新成立、驻于西线梅斯和凡尔登之间机场的炮兵第204航空侦查队 ,米尔希在该单位中因为作战表现优异而获得了一级与二级的铁十字勋章。1915年8月18日,米尔希晋升中尉 。隔年米尔希又转到了陆军第41步兵团第9连服务,年底时成为库尔兰飞行学校的副司令 (总司令为库尔特·图霍夫斯基)。1918年7月又回到航空队作为情报官,1个月后米尔希晋升为上尉,并将入学战争学院进行参谋训练,同时他也被任命为过去待过的第204航空侦查队指挥官,后来又被指派为第6战斗机中队队长 。
战间期
投身航空事业
米尔希与希欧·欧斯特坎姆少将(193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11月结束后,米尔希加入了自由集团军 ,还曾指挥“柯尼斯堡航空警察队”大队打击于东普鲁士爆发的共产主义份子叛乱活动。原本协约国在停战协议中同意德国可保有20万人的兵力,其中也包括飞行员 。但因为后续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德国的空军被禁止设立,而米尔希也在教授航空知识给秘密保存的空军部门后,于1920年1月31日离开了军队 。米尔希之后开始投入民间航空业,他与一战时的中队队友哥德哈特·萨克森堡(Gotthard Sachsenberg)一起于但泽创立了一家小型的航空公司,名为“劳埃德航空服务-北德意志劳埃德德国地区联合航空公司”,而后这家连结但泽到波罗的海诸国的公司被简称为“劳埃德运输”(Lloyd Ostflug),从事航空快递。1923年,劳埃德运输与竞争对手—航空联盟公司(Aero Union)并入了德意志劳埃德航空(Deutsche Aero Lloyd),米尔希成为了劳埃德运输的继承公司—丹齐格航空(Danziger Luftpost)的总经理。之后,米尔希与萨克森堡转到本公司的竞争对手—容克斯航空运输(Junkers Luftverkehr)工作,萨克森堡还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然而萨克森堡在该位置仅一年时间就被撤换,1926年时由米尔希接替。米尔希在容克斯麾下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曾去过世界不少地方,其中也包括美国,并对其所拥有的巨大工业能力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也是后来德国于1941年12月对其宣战时,少数有其认知的高阶纳粹官员 。米尔希将容克斯航空运输与他以前的德意志劳埃德航空公司于同年1月6日合并 ,组成了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并担任第一任总经理。在米尔希的积极又严格的经营下,汉莎航空先后在巴黎、马赛、西班牙、中国、罗马、俄罗斯和南美洲国家设立了航线 ,成为当时世界数一数二的飞航公司。
加入纳粹党与组建空军
1934年的米尔希(右边数来第3人)
1933年纳粹党获得了政治大权,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开始重整德国军备,并任命其政治友人、前一次大战的王牌飞行员—赫尔曼·戈林担任空军总司令,开始重建废除已久的空军。戈林希望拥有德国航空业的一切管道,便找上了当时德国民间航空界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汉莎公司总经理米尔希,邀请他出任帝国航空部的副司令。但是因为当时身为国会议长的戈林曾固定每月接受米尔希的金钱资助以在国会中为汉莎进行公关活动 ,米尔希亦瞧不起戈林一副政客的身份而不答应 ,但最后被其和希特勒联合说服,还加入了纳粹党 以及升为上校军衔。帝国航空部主管德国空军的飞机生产,整合国内各大飞机的订单,米尔希在管理事务上也有因为私人恩怨而对其他航空界人士报复,如雨果·容克斯和威利·梅塞施密特,对于后者则是因为1928年米尔希进行梅塞施密特公司的M20轻型民航机采购案,米尔希的挚友—汉斯·哈克曼(Hans Hackman)在试飞原型机时意外坠毁身亡 ,米尔希对此怀恨在心,在自己权力范围内尽可能阻碍梅塞施密特所能得到的国内飞机订单 ,梅塞施密特不得已只好往国外接单,却被米尔希控以叛国罪,并派出盖世太保,由于梅塞施密特与纳粹党高层人物鲁道夫·赫斯有不错的关系才幸免 ,而后在成功抢到Bf 109战斗机的订单后地位才有所转变,该机后还成为德国空军的战斗机主力,并一直使用至大战结束。
在建设空军的工作中,米尔希的生产管理能力佳,与帝国空军技术部(Technisches Amt)部长恩斯特·乌德特一起合作,将德国空军的飞机产量于短时间增长许多,其中也有原因是希特勒不注重飞机大小,比较在意数量 ;还制定了飞行训练和教授新一代飞行员轰炸程序的课程 。德国空军在首任空军参谋长瓦尔特·韦佛对“战略空军”推动下,德国研制了乌拉尔轰炸机,对此类大型轰炸机米尔希与戈林一样,仅给予很少的支持 。而在乌德特从美国买回的霍克II战斗机来进行俯冲轰炸机的试验,米尔希在看到飞完的乌德特倦容后,认为以其优异的飞行技术都难以驾驭,更何况一般的德国飞行员 ?且对俯冲轰炸的动作视为“无聊之举” ,对俯冲轰炸机也不看好 。 除了飞机的生产外,米尔希还帮助了德国空军建立了空降猎兵部队 ,是为德国的伞兵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米尔希还涉入西班牙内战,规划了魔火作战(Operation Feuerzauber)来帮助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的非洲部队以Ju 52运输机送至西班牙本土 ,改变了内战双方的军事平衡。Ju 52也是战争爆发前,米尔希所推动制造的一款优秀军用机 ,之后也一直担任纳粹空军的运输主力直到战争结束。
犹太人血缘与空军同事的关系
米尔希的能力令上司戈林有所恐惧,其地位也不断升高(1934年晋升为少将、1935年晋升为中将、1937年晋升为航空兵上将、1938年晋升为大将),但米尔希因为父亲是犹太人而于1935年受到纳粹内部的质疑,盖世太保也介入了调查。戈林为保全米尔希的能力而宣称米尔希父亲并非犹太人药剂师安东·米尔希,而是叔父卡尔·布劳尔(Karl Brauer) ,并由米尔希之母签署证明书保证 ,戈林也因此有一名言传出:“在德国空军中,由我来决定谁是犹太人! ”,米尔希之后也获得了德国血统证书 。
米尔希非常觊觎其空军管理行政事务与指挥作战的权力,这两者都被戈林所拥有,因此他开始涉及空军参谋部的诸多事务。在韦佛因为意外去世后,空军参谋长的位置由阿尔贝特·凯塞林接替,并密谋反对凯塞林 。凯塞林本人则想限制米尔希的权力,他在米尔希干涉空军内部人事时主要的两次冲突为1936年时,米尔希要将汉斯·耶匈尼克送往军法审判,原因是其辖下训练事故太多,而凯塞林出面干涉 和一次换凯塞林要将米尔希送军法审判,原因是他认为米尔希于一次英国之行,对英军透漏了太多德国空军的秘密 。对米尔希来说不幸地是,空军内部军官大部分都是支持凯塞林,他们对于较年轻的米尔希则视为“身穿军服的平民” 以及私下议论其犹太人血统,而米尔希则对他们抱着自己航空技术知识丰富的优越感 。对于米尔希与参谋部势力的冲突,身为两方上司的戈林并未出面调停,该人在飞机技术与指挥作战各不如米尔希与参谋部人员,因此藉以分化两者以免 联合起来 影响其地位,也压制权力渐长的米尔希 。 不满一年,凯塞林就于1937年5月31日从参谋长的位子自请辞职,继任的汉斯-尤根·史托普将军也很快地于1939年1月31日辞职。最后,此位置由年轻的耶匈尼克担任,他也是任期最长的参谋长。耶匈尼克在1933年代曾任米尔希的副手,但因为不明原因两人关系恶化 。有人认为,戈林之所以要任命如此年轻的耶匈尼克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是因为对于自己在技术与作战事务上的落伍有所认知,才以一位资历浅的军官担任参谋长,比较容易加以控制 。
与米尔希地位平行的乌德特最初也与米尔希极为要好,米尔希教他飞机技术上的知识 ,而乌德特也教授飞行技巧做回报 。然而,由于乌德特在其工作职位上的角色并非其所长以及随着战争延长,飞机生产事务增多使得他们两个的权力有所重叠,空军作战不利使得乌德特长期受到戈林被希特勒责骂时、作为承担责任的对象而倍感压力,米尔希也想取代其位,关系恶化而成了敌人。1941年时,米尔希取代了乌德特部分职务,还将其技术局同僚撤换,使得乌德特极不适应。乌德特最后自杀时责怪戈林将他抛弃,米尔希则接替其空军军械部长一职 。
第二次世界大战
西方战役到斯大林格勒
米尔希校阅第5航空舰队官兵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米尔希虽然为将军,却几乎没有指挥作战,仅指挥过入侵挪威的威瑟演习作战中的第5航空舰队和规划对法国的防空系统而已 ,因为前者表现尚算不错,米尔希获得了骑士铁十字勋章。在法国战役后,希特勒于7月19日在柏林召集所有军事领导人,宣布西方战役结束,同时晋升了14位陆、空军元帅,其中包括了米尔希,后来的陆军元帅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在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中表示:“希特勒这种行动毫无疑问足以使这种官阶的威望贬值……空军部的副部长,他的组织功绩固不可没,但却绝不足以与陆军总司令相提并论 。”
法国战役一结束,德国接着发动不列颠空战为登陆作战铺路,米尔希和其他大部分的空军将官都对戈林“单凭空军即可使英国投降”的保证感到怀疑,这场二战最大的空战由德国的失败做结束,米尔希规划生产计划来补充德军飞机的损失。而希特勒则将眼光放到苏联,并筹备新的战争计划。米尔希在得知入侵苏联的计划后,认为其至少要4年,也就是要度过4个冬天,无法如希特勒所想的在1941年夏秋间打败苏联。因此米尔希开始囤积冬季作战装备,为空军准备了数十万套冬装。巴巴罗萨作战后期,德国陆军饱受冬寒之苦,而空军地勤与高射炮人员因为额外准备的冬装而较无损失,希特勒之后将其部分分给了陆军 。
德军撑过了1941年的冬天,在隔年夏天以高加索油田为目标展开攻势,而最后德国第6集团军在冬天被困于斯大林格勒,戈林以个人身份向希特勒保证可以空投方式补给第6集团军,但空军并无如此强大的运补能力,而米尔希也被希特勒命令执行此作战,而他也曾对戈林说过:“完成这一任务有一定的难度,但并非不可能 。”,他亲自前往当地与沃尔弗拉姆·冯·里希特霍芬上将会晤,发现现场状况远比想像中的恶劣,对里希特霍芬表示爱莫能助,陆军的救援行动冬季风暴行动也遭失败,此次尝试补给物资给被围集团军的行动也大大折损了空军的运输机和轰炸机,从1942年11月24日至1943年1月31日总共损失488架珍贵的可运补军机,超过一个航空军 。
战争工业与帝国保卫战
掌管德国军用飞机生产的三位重要人物,由左至右:斯佩尔、米尔希和梅塞施密特教授。
战争期间,德国海军一直有着缺乏海军航空兵的困扰,埃里希·雷德尔由于没收到战前承诺的600架军用机而抗议,对此米尔希加以干涉,但戈林拒绝交付,米尔希也在事后对此十分后悔:海军没有飞机 。米尔希也在战争中对空军许多失败飞机的开发、浪费资源而有责任,如Me 210、He 177和Ju 288,无法替代服役多年的旧机,特别是Bf 109、Fw 190和Ju 87等,使得米尔希受到了指责。德国本土方面,米尔希本尽管生产各战线消耗战机,对盟军的小规模空炸并未特别注意,但注意到美军的B-17轰炸机性能优越,向戈林提出警告,却不被理会,戈林还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回应道:“空军参谋部已向我报告过这飞机的性能,根本就不用担心 。”紧接着米尔希又向戈林报告另一款更先进的轰炸机—B-24的资料,但戈林不满地说:“我真不知道要听谁的,空军参谋部有一种说法,你对我又是一种说法,每逢这种情况,我唯一的办法就是,谁的都不听,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在汉堡大轰炸后,与耶匈尼克和戈林有相同想法:必须大量生产战斗机来防御德国,但希特勒执意要生产轰炸机对英国进行复仇性轰炸。1943年7月28日,戈林命令米尔希负责将第三帝国防务列为战备重点 ,米尔希还要求高频仪器制造厂设计出一种可不受盟军干扰新式雷达,并订下“预计于最短时间内消灭二到三成的敌军夜间轰炸机。 ”的目标,也参与了夜战反轰炸作战的计划。但即使如此防空成效仍不彰,不仅是德国平民对空军评价逐渐下降,连战争工业负责人阿尔伯特·斯佩尔也对其极为困扰,戈林在希特勒心中的地位也为之骤变,米尔希抓住此机会,联合纳粹权力高层约瑟夫·戈培尔和海因里希·希姆莱怂恿希特勒将戈林替换,但希特勒不肯,随后1944年6月,戈林利用他的影响和权力对其报复,迫使米尔希离开空军装备部长之职,到斯佩尔手下工作 。
长程轰炸机的殒命
除了30年代早期的乌拉尔轰炸机外,保罗·戴希曼(Paul Deichmann)少校仍继续提出研制长程重型轰炸机的计划,在会议中米尔希打断了其叙述四发轰炸机之优点,并归纳出 :
那些过度主张四引擎优点的说法,不只是在德国的推动者高估其优点,外国亦然。
什么飞机能够保持在32,800英尺处飞行?根据统计,德国的天空每年有超过40%的日子是乌云密布的,也就是说根本不可能由这个高度来对德国发动空袭。言下之意为重型轰炸机在德国高空飞行的优势并不明显。
德国工业能力只允许建立一支总数1000架的重轰炸机兵力,但是在这期间德国却可以生产更多的双引擎轰炸机。而发展重轰炸机的计划,即使只是制造一些试验原型机,都会立即危害Ju 88轰炸机的制造计划。
因此,最后米尔希决定大量生产双引擎轰炸机(主要是Ju 88轰炸机 ),虽然由于在不列颠空战与巴巴罗萨作战中失败以及美国的参战,德国空军认为有研发长程轰炸机得必要,但为时已晚且资源不足。唯一称得上是接近实用化的He 177在初期也是问题很多,占去德国不少产能。
战斗机与喷气机
米尔希曾于1939年6月21日看过人类史上第一架喷气机He 178的试飞 ,但对其不感兴趣。由于战争对德国军备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大,米尔希不鼓励开发新武器的作法,担心因而降低德国的产能,仍持续生产旧式的Bf 109和Fw 190,而这两种飞机已无法对抗盟军新一代的战斗机与轰炸机。在战斗机中最被技术人员看好的Me 262的量产因为米尔希与梅塞施密特教授的私人恩怨以及对Me 209较为看好而一直被推延 ,一直到1942年12月才排入生产计划,但开始生产则要1944年(每个月20架);一直到战斗机总监阿道夫·贾南德中将于1943年5月22日的试飞后,米尔希才正视了该机的价值,取消Me 209的计划。然而希特勒即便在技术人员的劝说下仍执意将其改装为轰炸机,这种改装严重降低了它的性能,米尔希对希特勒说道:“我的元首,即使是三岁小孩也瞧得出这是一架战斗机,而非轰炸机 。”,对此,希特勒不对米尔希发飙,反而怒骂戈林。1943年8月,鉴于盟军空袭德国的火力越来越强,米尔希下令每月生产4000架战斗机,但对于贾南德建议其中25%为喷气机的方案又感到厌恶 。米尔希一直无法达到理想的生产成果,这使他在德国决策高层的威望持续下降 。在1944年5月,当希特勒问起米尔希共建造多少架Me 262战斗轰炸机时,米尔希报告一架也没有,希特勒因此对米尔希彻底失去信任。当盟军于诺曼底登陆时,米尔希已被戈林解除了部分的职务,其飞机生产主导权已落入斯佩尔手中,权力已遭掏空。对于Me 262和He 177轰炸机命运极为讽刺的是,希特勒到了6月20日因为女友爱娃·勃劳恩对其哭诉空袭之惨状,一怒之下要动用新武器,命令米尔希将Me 262增产到每月1000架,并对He 177等轰炸机骂道:“德国家底硗薄,这种耗油如淌水的轰炸机要它何用! ”。
战争后期
1944年10月1日,米尔希乘车于阿纳姆一带打滑撞树被送至医院 ,断了3根肋骨和肺脏受损,之后他转到私人的豪华狩猎小屋,持续躺着直到1945年初。在伤势恢复后,米尔希晋见希特勒,后者原要依斯配尔的建议,将他调往负责恢复德国运输系统的工作单位,但3天后随即改变心意 。1945年4月20日,米尔希受希特勒之邀参加它的生日宴会,这也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9天后,希特勒自杀身亡,而米尔希则驾车前往波罗的海,试着逃离德国,但在1945年5月4日被抓获,米尔希穿着军官正装向英军投降,但被英军的两名士兵洗劫,抢走了他的两只金表、金质元帅杖和金香烟盒 。之后,他又被转交到一处被作为指挥总部的餐馆内,被当地的一名英军突击队准将—德瑞克·米尔斯-罗伯兹(Derek Mills-Roberts)指著大骂:“所有的德国军人都是罪犯!他们与集中营的罪行都有关系!” ,米尔希反驳自己为空军,与集中营无关。但准将不满意这个解释,从米尔希手中抢走了他的临时元帅权杖,并猛打他的头直到木质的权杖断裂 。米尔希在地上摀著头喊道:“我是一个军官,一个元帅!” 。在被俘期间,米尔希还遭到严刑拷打 ,并同凯塞林、陆军元帅瓦尔特·冯·布劳希奇、大将尼可拉斯·冯·法尔肯霍斯特和步兵上将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被关入达豪集中营 。
战后受审
狱中的米尔希(左)和其弟维尔纳·米尔希,后者于纽伦堡审判中为其辩护。
后来米尔希于1946年11月14日的纽伦堡后续审判中的米尔希判案被指控触犯战争罪和反人类罪 ,包括以战俘和平民施以强迫劳动与虐待来遂行纳粹飞机工业生产、将未经同意之人用于可能致命的人体医学实验等罪行,而米尔希在1946年12月20日的法庭上宣称自己无罪,法务审判从1947年1月2日至1947年4月17日,法官判定米尔希在人体实验的部分无罪,但强迫劳役罪名成立,并于1947年4月17日判处终身监禁 ,被关至罗勃多夫监狱(Rebdorf Prison)。后来在美国高层官员约翰·麦可罗伊(John McCloy)的干涉下于1951年1月31日被减刑至15年,但在1954年6月4日就以假释出狱 ,并与历史作家大卫·欧文(David Irving)出版了传记—《德国空军的兴起与衰落:空军元帅埃尔哈德·米尔希生平》(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Luftwaffe: The life of Field Marshal Erhard Milch)。米尔希还在杜塞尔多夫担任飞雅特航空工业与蒂森克钢铁公司(Thyssen Steel)的顾问 ,1972年1月25日于伍珀塔尔-杜塞尔多夫一带过世,享年79岁 (为最后一位还活着的空军元帅),并依照他的遗愿埋至吕讷堡 。
个人生活
米尔希于1917年与修涅克(Schöneck)地主保罗·培契克(Paul Patschke)之女—凯勒·培契克(Kaethe Patschke)结婚 (可能是因为女方已经怀孕 ),他们第一个女儿于隔年出世,第二个女儿则是在1928年出生 。米尔希在生活上极为奢侈,嗜吃美食与饮佳酒、享用上好的雪茄,另外还沈迷美色 ,米尔希后来也与妻子于1930年代后期分居 。
荣誉
德意志帝国铁十字勋章:二级于1914年10月4日被授予;一级则于1915年10月19日 。
德意志帝国 普鲁士军事飞行成就勋章(Preußisches Militär-Flugzeugführer-Abzeichen)
德意志帝国 普鲁士侦查飞行员勋章(Preußisches Flugzeugbeobachter-Abzeichen):1916年6月23日被授予 。
德意志帝国 航空兵纪念勋章(Flieger-Erinnerungsabzeichen):1919年被授予 。
意大利王国 莫里斯圣徒与拉萨斯勋章(Italienischer St. Mauritius- und Lazarus-Orden II):二级(大军官级),1933年4月被授予 。
保加利亚王国优良公民勋章(Bulgarischer Zivilverdienstorden):二级(大军官级),1939年5月31日被授予 。
希腊王国凤凰勋章(Griechischer Phönix-Orden):一级(大十字级),1934年5月被授予 。
德意志第三帝国红十字荣誉勋章(Ehrenzeichen des Deutschen Roten Kreuzes):1934年7月27日被授予 。
德意志第三帝国 前线战斗勋章(Ehrenkreuz für Frontkämpfer):1934年12月15日被授予 。
德意志第三帝国 飞行观察员勋章(Flugzeugführer- und Beobachterabzeichen):1935年3月30日被授予 。
保加利亚王国 军事优异勋章(Bulgarisches Militär-Verdienstkreuz):一级(宝剑级),1935年5月27日被授予 。
芬兰白玫瑰勋章(Orden der Weißen Rose):二级,1935年6月6日被授予 。
南斯拉夫王国圣萨瓦勋章(St.-Sava-Orden):一级,1935年6月30日被授予 。
德意志第三帝国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内务荣誉勋章(Hausorden des Herzogs Carl Eduard von Sachsen-Coburg und Gotha):大十字佩宝剑级,1935年8月15日被授予 。
匈牙利王国皇家荣誉十字勋章(Königlich Ungarisches Verdienstkreuz):一级,1935年10月被授予 。
德意志第三帝国 1936年奥运服务纪念勋章:一级,1936年8月16日被授予 。
德意志第三帝国 军事服务勋章:一级,1936年10月2日被授予 。
德意志第三帝国 纳粹党党章:金质,1937年1月30日被授予 。
智利荣誉勋章(Chilenischer Verdienstorden):二级(指挥十字章),1937年3月3日被授予 。
法国飞行员勋章(Französisches Flugzeugführerabzeichen):1937年9月29日被授予 。
意大利王国 皇冠勋章(Orden der Italienischen Krone):一级(大十字级),1937年9月被授予 。
日本瑞宝章:一级(即瑞宝大绶章),1937年12月被授予 。
南斯拉夫王国 皇冠勋章(Orden der Jugoslawischen Krone):一级(大十字级),1938年1月被授予 。
德意志第三帝国 空袭防务勋章(Luftschutz-Ehrenzeichen):一级,1938年4月20日被授予 。
中华民国采玉勋章:一级,1938年6月被授予 。
南斯拉夫王国 飞行员勋章(Flugzeugführerabzeichen),1938年6月被授予 。
德意志第三帝国 德奥合并纪念章(Medaille zur Erinnerung an den 13. März 1938):1938年3月被授予 。
德意志第三帝国 苏台德纪念章(Medaille zur Erinnerung an den 1. Oktober 1938):1938年10月被授予 。
德意志第三帝国 梅美尔回归纪念章(Medaille zur Erinnerung an die Heimkehr des Memellandes)
德意志第三帝国铁十字勋章:一级与二级 。
德意志第三帝国骑士铁十字勋章:1940年5月4日被授予 。
德意志第三帝国 飞行观察员勋章(Flugzeugführer- und Beobachterabzeichen):金质镶钻。
相关条目
赫尔曼·戈林
帝国航空部
纳粹德国空军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详情
在三国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吾彦与吾粲这两位人物留下了各自的足迹。他们姓氏相同,且同为吴郡人详情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刘歆作为西汉末年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学术成就与政治经历都备受瞩目。而他的后详情
在三国历史中,司马朗作为司马懿的长兄,其死因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多放点盐就死了这一说法,更是引发详情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军事将领之一,李陵的命运轨迹始终笼罩在忠诚与背叛、英勇与怯懦的争议迷雾中详情
在明末南明政权的动荡岁月里,马士英与东林党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宛如一团乱麻,而马士英是否为东林党详情
史天泽(1202年—1275年),字润甫,大兴永清(今河北永清)人,元朝初年名将、政治家,官至中详情
西晋末年,一位出身寒微的将领以雷霆手段平定叛乱,声威震慑中原,时人将其比作韩信、白起。然而,这位详情
在东汉末年的动荡岁月中,黄巾起义如燎原之火,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原大地。这场由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不详情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人物的名字因历史事件或家族背景而被后人铭记,司马谲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晋惠详情
在南宋绍兴十一年(1142年)的寒冬,宋高宗赵构与宰相秦桧以莫须有罪名将岳飞毒杀于大理寺狱中。这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空中,李群玉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以其卓越的诗才闻名遐迩。然而,他不仅在诗歌创作详情
在华夏文明的源头,轩辕黄帝宛如一座巍峨的丰碑,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起源记忆与文化传承。然而,关于他的详情
在南朝波谲云诡的历史舞台上,王僧绰与王僧辩宛如两颗璀璨却又命运多舛的星辰。他们出身世家,却在不同详情
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安定思公主宛如一颗隐匿于云雾中的星辰,其是否存在曾引发诸多争议。然而详情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叙事中,烧开水这一日常行为看似微不足道,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健康价值。详情
在南宋文坛的璀璨星河中,林升宛如一颗隐秘的明珠,虽流传作品有限,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思想内详情
在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以铁腕手段整顿吏治,意图重塑官场清廉之风。然而,一场名为郭桓案的贪腐大案,详情
在南朝的历史长河中,陈文赞作为南朝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父亲,虽未亲历帝王之尊,却因儿子的显赫成就详情
在佛教文化中,降龙迦叶尊者以降伏龙王、守护佛法的传奇形象深入人心,而其与妻子妙贤的情感故事,则展详情
在德国哲学史上,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以其对宗教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重新诠释而著称。他的哲学思想犹如详情
玛丽·博林作为亨利八世宫廷中一位命运跌宕的女性,其子亨利·凯里的人生轨迹同样充满戏剧性。尽管关于详情
在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南麓的崇山峻岭间,一座名为磨盘山的险峻山岭静默矗立。这座海拔2600余米的山峰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战役,实则是三国时期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广为人知,但&qu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展现了春秋时期诸多重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东汉末年的局势动荡,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征服之战中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逍遥津之战,至今仍详情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其影响深远,不仅决定了战国格局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战役以其独特的战略意义、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被后人铭记并详情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其中邯郸之战无疑是这一系列战争中最为震撼的篇章之一。这场战役不仅改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在众多战争中,牧野之战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自于一位名叫亨丽埃塔·拉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力不仅深远地渗透到了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泉。这首诞生于贬谪途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超凡脱俗的才情、孤傲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人生、爱情、自然和社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才情与智慧。而在《诗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中,《晚留凤州》以其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这部小说中,丘处机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与故事。这部作品不仅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中的出场更是令人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是一个成语?它背后蕴含的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诠释!那么,这个成语究竟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景象。这一成语不仅用法广详情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