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史

保罗·埃尔利希历史-保罗·埃尔利希获得诺贝尔奖
2021-11-09 11:03:01

  保罗·埃尔利希,德国科学家,细菌学家,外文名德语叫做:Paul Ehrlich,生卒时间1854年3月14日-1915年8月20日。

image.png

  生平

  1854年3月14日出生于西里西亚的一个犹太家庭,1883年结婚。

  1910年保罗·埃尔利希与他的日本助手秦佐八郎从上万只兔子上实验,一共做了606次实验,发明了治疗梅毒的砷凡纳明(第六○六号化合物,即二氨基二氧偶砷苯),可穿入人体的特定部位,杀死梅毒,成为梅毒特效药。

  在免疫学上,他创立了“侧链学说”,为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一些使用方法。

  1908年与俄国学者梅契尼科夫在免疫性研究上的工作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15年8月20日病逝。

  参见

  梅契尼科夫

  秦佐八郎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张士诚籍贯考:从盐场少年到江浙霸主

  在元末乱世的风云激荡中,张士诚以盐贩身份起兵反元,最终割据江浙十余年,其人生轨迹与籍贯之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出身底层的枭雄,究竟来自何方?历史文献与民间记忆给出了清晰答案。  一、盐场少年的发迹之地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