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大学,全名叫做鲁普莱希特-卡尔斯-海德堡大学,是一所公立大学,德国境内最古老的大学,创办时间1386年,地点在巴登-符腾堡州大学城海德堡,校训,拉丁文:Semper Apertus (永远开放)。
历史
创校时期
海德堡大学是神圣罗马帝国时代德语区继布拉格大学和维也纳大学之后建立的第三所大学。
海德堡大学之孕育起因为中世纪欧洲地缘政治。普法尔茨地区原无大学,教会与国家统治人才均须远赴巴黎大学养成。然而于1378年教廷分裂时期,普法尔茨地区归宗于罗马教廷,而巴黎大学听命于亚维侬教皇,故凡于巴黎大学求学者皆不见容于普法尔茨教会,为培植自有人才,由普法尔茨选侯鲁普莱希特一世(Rupert I)于1386年依教皇特许筹建,以为分裂的普法尔茨地区建造一思想中心,吸纳外邦人才,服务教会及国家。
建校特许证书于1386年10月1日颁发,现今之校徽即源自当时之大学印信。一批巴黎大学与布拉格大学之学者为逃避战火与宗教纷争而远离家乡,成为海德堡大学第一批教授,第一任校长即为原巴黎大学教授Marsilius von Inghen。1386年10月18日于圣灵教堂举行弥撒后,大学弦歌不辍。
初期大学以Augustiner修道院与Franziskaner修道院作为教室,为解决校舍不足的问题,选帝侯鲁普莱希特二世驱逐城里的犹太居民,将其遗留的房舍赠予大学,继任的统治者鲁普莱希特三世并捐赠资金,以纾解财务困难。圣灵教堂自创校初始即为大学教堂,直至19世纪,彼得教堂成为大学教堂。
虽历任选帝侯均对大学倾注心力,然若必要时,亦干涉大学之自主权,却因此激发出大学人文主义之思潮,进而由Friedrich der Siegreiche主导重要的大学改革,争取学术自由。
宗教改革时期
尽管马丁·路德于1518年倡导宗教改革,海德堡大学最初未受此影响。不久,大学内路德的支持者将该校变成了德意志西南部的宗教改革中心。选帝侯奥托·亨利(Ottheinrich)改宗新教后,于1556年将大学改造为一所具有加尔文教精神的学校,并延续先前的大学改革。
16世纪后半叶,选帝侯弗里德里希三世(Frederick III)更将大学打造为欧洲学术与文化中心,当时的海德堡更被视为德意志的日内瓦,成为加尔文教派重镇,吸引众多欧洲各国学者前来讲学。1563年,由选帝侯弗里德里希三世(Frederick III)主持,汇集了神学系教授和学者思想精华的《海德堡教理问答》编撰而成。除加尔文主义盛行外,后人文主义亦于16世纪末兴起,成为了校内仅次于加尔文主义的思想,知名学者如 Paul Schede、Jan Gruter、Martin Opitz、Julius Wilhelm Zincgref及Matthäus Merian。这一黄金时期延续至1618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时期
三十年战争重创海德堡大学,教学几经中断。1622年,大学内举世闻名的帕勒提那图书馆遭洗劫,珍贵书籍文献被掠夺至罗马献给教皇。三十年战争后,大学重建工作又因1693年路易十四指挥法国军队摧毁海德堡而陷于停滞。
十八世纪
18世纪时,海德堡大学的光芒一度黯淡,发生在校内的反宗教改革,使得海德堡大学丧失了先前具有的崇尚学术自由、大胆质疑、对旧体系批判和抗争的新教精神。大学教职被耶稣会所把持,昔日举世闻名的欧洲学术和文化中心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呆板、繁琐、枯燥、抹杀一切新思想和独立精神、不得阅读教会罗列的禁书、片面追求华而不实的布道仪式和巴洛克装饰的教会专属学校。
18世纪末耶稣会被教皇解散后,大学于1773年归遣使会所有。财政上的困境、思想上的禁锢,外加18世纪末不断的革命战争使海德堡大学名声跌落谷底。
1712年至1735年,选帝侯任命Johann Adam Breunig为建筑师,于今日的大学广场上兴建一座行宫,选帝侯之后将行宫赠予海德堡大学,该建筑今日被称为老大学。
十九世纪
1806年,海德堡并入巴登大公国,开始了大学历史上新的一页。海德堡大学重新改组后,其财务改由国家财政支持。为纪念巴登大公爵卡尔·弗里德里希的贡献,其名字被加于海德堡大学校名之内,从此大学的全名为“鲁普莱希特-卡尔斯-海德堡大学”,或以拉丁文称为Ruperto Carola。
大学受到新人文主义的影响,同时许多教授和学者也是浪漫主义思潮的追随者。哲学家黑格尔曾于海德堡大学执教两年;施罗塞尔创立了政治史学上的海德堡学派;医学家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冯·切利乌斯名闻遐迩,更令全欧的患者慕名而至。
海德堡的教授们屹立于自由主义的最前线,许多人还是1848年法兰克福国民大会的议员。1848年革命后,路德维希·霍伊塞尔(Ludwig Häusser)成为自由国家主义思潮在德意志西南部的代言人。海德堡大学的自然科学系在罗伯特·威廉·本生,古斯塔夫·基尔霍夫及赫尔曼·冯·亥姆霍兹等人的共同努力下闪耀着眩目光辉,19世纪也是海德堡大学以法学研究闻名于世的时代。
1886年,海德堡大学庆祝500周年校庆。1900年起,大学开始接受女性学生入学。
二十世纪
20世纪初期,西南德意志学派的代表性人物Wilhelm Windelband与Heinrich Rickert任教于海德堡大学。海德堡大学成为极开放的自由主义大学。不仅外国学生人数与日俱增,且体现20世纪初以来的所谓海德堡精神:即由马克思·韦伯及其挚友、神学家恩斯特·特罗尔切连同其他一批年轻学者所倡导的跨学科领域的对话精神。
魏玛共和国时期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海德堡大学在大批知名学者如卡尔·雅斯佩斯、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Gustav Radbruch)、马克思·韦伯、阿尔弗雷德·韦伯等人的影响下成为了德国民主精神的桥头堡。
1930年,当时美国驻德国大使,同时也是海德堡大学校友,Jacob Gould Schurman在美国发起捐献,募集了500,000美元,于大学广场兴建一栋建筑,该建筑今日被称为新大学。弗里德里希·共多夫献词,赞颂大学献身于鲜活的时代精神,1936年,于新大学大门之上镶嵌了著名的雅典娜女神像。
魏玛共和时期,国家社会主义兴起,一些大学教授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菲利普·莱纳德开始倾向纳粹党,温和主义者埃米尔·冈贝尔(Emil Gumbel)迫于压力,离开了海德堡大学。
海德堡在这一时期的学术成就主要为哲学与法学。鲁道夫·冯·科雷尔(Ludolf von Krehl)与Victor von Weizsäcker也以全新观点开创了医学研究的新局面。马克思·韦伯的弟弟阿尔弗雷德·韦伯并创建了社会科学研究所,庇护许多犹太学者,并成为魏玛共和国最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纳粹德国时期
海德堡大学是第一所宣称自己为"国家社会主义大学"之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纳粹德国的建立导致大学因政治和种族原因驱逐了大批教师和学生,法学家Gustav Radbruch与哲学家Karl Jaspers亦辞去教职,许多学者流亡海外,海德堡大学教授流失人数比率高达四分之一,两位医学教授Richard Werner与Maximilian Neu更成为纳粹血腥暴力的牺牲品。许多狂热支持纳粹的兄弟会参与了在大学广场上发生的1933年德国焚书运动。
纳粹时期,矗立于新大学大门之上,象征智慧的雅典娜女神雕像被拆除,以象征国家社会主义的德国之鹰取而代之;新大学建筑之献词“献身于鲜活的时代精神”亦换成了“献身于德意志精神”,狂热支持纳粹的教授与学生对这一口号琅琅上口,1938年支持纳粹的军事史学家Paul Schmitthenner甚至被任命为校长。纳粹德国时期写下海德堡大学校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时期
二战结束时,大学已遭到极大的破坏,亟须注入新的理念与求知精神。在反对纳粹的政治家Emil Henk奔走下,经与占领德国的盟军多次协商后,海德堡大学于1945年复校,成为德国战后第一所复校的大学。
在哲学家卡尔·雅斯佩斯的领导下,海德堡大学制定了新的章程,规定大学“应为真理、正义及人道主义精神奉献”。复校后第一任校长为医学教授Karl Heinrich Bauer。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后,大学校园大幅扩展,自然科学与部分医学科系位于Neuenheimer Feld的新校区,而人文、社会科学院系则仍然保有位于老城的校园。这些改革改变了迄今为止的大学结构。由创校时的四大院系(神学、法学、哲学、医学)发展,至1969年大学已拥有16个学院,学生人数持续增加,为海德堡这小城市注入青春活力。
九十年代以来
学运风潮平息后,海德堡大学于科研方面不断与其他研究中心及大学交流合作,在医学、神经生命科学、物理学、数学、法学与经济学等学科获得良好的声誉。
海德堡大学在海外如埃及、智利与美国马萨诸塞等地建立了分校,以拓展学校的知名度,为第一所于海外设置分校之德国大学。
校区分布
自然科学及大部分医学科系均座落在Neuenheimer Feld的新校区,而人文学院、法学院及大学行政管理单位则位于海德堡的老城区,经济学与社会科学学院自2009年起迁至Bergheim校区,物理学院则散布於哲学家之路上数栋校舍。其它一些机构散落在海德堡的市区及周边地区。
院系构成
古镇与海德堡城堡
如今的鲁普莱希特-卡尔斯-海德堡大学拥有12个学院,是一所在人文、社会、自然、医学等科学领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教学与研究机构。依据波隆那进程,现今大多数院系均有权颁授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惟法律、医学、牙医与药学四系学生依规定仍须通过国家考试,方视为取得学位。
神学院:
法学院:
经济学与社会科学院:
哲学院:
语文学院:
行为科学及实验文化科学院:
数学及资讯学院:
物理学及天文学学院:
化学及地理科学院:
生物科学院:
医学院海德堡校总部与大学附设医院:
医学院曼海姆分部及其附设医院:
学术研究与教学
海德堡大学图书馆
海德堡大学图书馆的历史可回溯自1386年创校,分别由神学、法学、医学、哲学等创校四学院图书馆及一座捐赠的图书馆组成,1388年时,第一任校长Marsilius von Inghen并于圣灵教堂建立文献档案收藏室。16世纪时,选帝侯奥托·亨利(Ottheinrich)将大学自创校以来持续累积的藏书与选帝侯图书馆合并为帕勒提那图书馆,并连同继承自奥格斯堡的Fugger家族之图书,开放给民众阅读,成为当时欧洲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1622年,三十年战争的战火延烧至海德堡,巴伐利亚大公爵Maximilian von Bayern攻破海德堡城,将整座帕勒提那图书馆献给教皇Gregor十五世,大学的研究工作不得不中断。
1804年,Salem修道院与Petershausen修道院图书馆为重建大学图书馆奠定基础。1816年,罗马教廷将帕勒提那图书馆内847部德文文献归还给海德堡,1888年,珍贵的中古世纪手抄海德堡歌本回到海德堡大学图书馆。
1901年至1905年大学委托建筑师Josef Durm设计,于彼得教堂对面以红色砂岩兴建一座建筑,作为大学总图书馆之主体。该建筑以文艺复兴风格为主,参杂新艺术运动风格。1978年,大学于Neuenheimer Feld校区设立大学总图分部。除总图书馆外,另有62座各系所图书馆,皆隶属于大学图书馆体系。大学图书馆之图书、文献除供各系所研究、教学外,另肩负收藏普法尔兹地区及巴登大公国历史文献之任务,并与德国科学基金会合作,收藏特种图书如埃及研究资料、考古资料、中古世纪艺术史资料及南亚研究资料等。
大学图书馆总图藏书超过300多万册、49万份微缩投影片或担子资料,及大约6,800部中世纪手抄本。各系所图书馆另有藏书超过300多万册,大学图书馆全部藏书超过600万册。每年逾40,000名学生、教授或研究人员使用图书馆,借阅次书超过150万次,图书馆并订阅94,500份电子期刊、杂志,及建有3,100个数据库以供查询。
教学
每一学年以四月一日与十月一日划分为冬季学期与夏季学期,冬季学期课程通常自十月中至二月中,夏季学期课程则自四月中至六月中,除少数例外以外,学生可选择于冬季学期或夏季学期入学。取得学士学位通常需时六个学期,取得硕士学位需四个学期,博士生取得博士学位一般需花费六个学期。大学部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与进阶课程,基础课程应至少修习四个学期,进阶课程则为二个学期,且学生于课程期末时应通过考试。
申请入学
依据申请人数,各科系分为有名额限制与无名额限制两类。例如于2006年冬季班,有名额限制之科系共计提供约3,926个名额,录取率约为16%,大学部申请入学竞争最激烈的科系为医学、分子生物科学与法学,录取率分别为3.6%、3.8%与9.1%。申请入学依据申请者之志愿、该科系要求之入学条件与高中毕业成绩高低筛选。大学部与硕士班外国学生入学前应通过德文语言考试,通常硕士班要求之德文能力为B+,博士班入学资格则视各科系规定。
学杂费与补助
为使各社会层级的学生皆有机会就读大学,德国政府极力资助各高等教育机构。自2007年至2012年,海德堡大学曾收取学费每学期约1,200欧元,然而,自2012年起大学免收学费。大学之预算由德国政府、欧盟、各科学研究基金与各方捐赠支持,例如因获选为德国菁英大学,海德堡大学因而额外获得150百万欧元之资金补助科学研究。
学术研究
历来海德堡大学之研究成果如光谱仪与本生灯之发明、化学元素铯与铷之发现、定义沸点、自烟草中析离尼古丁等,及当代精神病学、药理学、精神遗传学、环境物理学与现代社会学之发展亦与大学息息相关。将近800颗矮行星、北美洲星云与哈雷彗星周期也记录于天文学研究中心,此外,海德堡的学者亦发明生物塑化技术、并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造血干细胞之移植,Harald zur Hausen教授发展出对抗某些癌症的疫苗接种技术,更获颁诺贝尔医学奖。
除物理、化学与生命科学外,大学之人文与社会科学亦享有极佳的声誉。德国科学基金会密切与大学各院系及研究中心合作。
国际交流
海德堡大学为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科英布拉集团与欧洲大学学会之创始会员,并参与七项欧洲学术交换计划如伊拉斯谟计划。大学与全球58所大学结为姊妹校,并与236所大学交流。
学生生活
学生在大学里享有多采多姿的体育活动,除球类、田径项目与水上运动外,另有滑雪、马术、西洋剑、体操等活动。此外,大学亦有戏剧、交响乐团、合唱团、传媒、桥艺、棋艺...等学生社团。
海德堡市内有34个大学兄弟会,大多数成立于19世纪,于正式场合时,兄弟会成员会配戴绶带与帽子,部分兄弟会规定成员需斗剑。19世纪至20世纪初时,兄弟会在学生生活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今日学生已不盛行加入会社。
海德堡大学之科学研究机构
医学技术研究所(IMT)
生物化学中心(BZH)
生物学研究中心(Bioquant)
有机体研究中心
社会投资与创新中心(CSI)
海德堡美国研究中心(HCA)
神经科学跨学科中心(IZN)
跨学科科学计算中心(IWR)–Homepage
药学与分子生物研究所(IPMB)
环境物理研究所(IUP)
Marsilius纪念研究中心(MK)
南亚研究所(SAI)–Homepage
资讯研究所(ZITI)
海德堡大学分子生物中心(ZMBH)
海德堡大学天文学中心(ZAH)
海德堡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HCTS)[13]
海德堡市内与海德堡大学合作之独立科学研究机构
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
马克斯·普朗克核子物理研究所
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
马克斯·普朗克外国公法研究所
海德堡国际冲突研究所
欧洲分子生物实验室(EMBL)
德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DKFZ)
海德堡科学院
名人录
法学
乔治·耶林内克 – 德国著名公法学家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 德国著名法学家
乔治·冯·西门子(Georg von Siemens) – 德意志银行创办者
人文社会科学
黑格尔– 哲学家
赫尔穆特·科尔– 联邦德国前总理
马克思·韦伯– 社会学家
卡尔·雅斯佩斯– 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曾任教于该校
自然科学
菲利普·莱纳德– 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阿尔伯特·迈克生– 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 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威廉·维因– 19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海克·卡末林·昂内斯– 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詹姆斯·法兰克– 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马克斯·玻恩– 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瓦尔特·博特– 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鲁道夫·穆斯堡尔– 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约翰内斯·延森– 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汉斯·德默尔特– 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沃尔夫冈·克特勒- 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特奥多尔·亨施- 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威廉·拉姆齐– 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阿道夫·冯·拜尔– 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奥托·瓦拉赫– 19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 19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弗里茨·哈伯– 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里夏德·库恩– 193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卡尔·齐格勒– 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格奥尔格·维蒂希– 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医学
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 1910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曾任教于该校
奥托·迈尔霍夫– 192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曾任教于该校
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 1931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曾就读于该校
汉斯·斯佩曼– 193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曾就读于该校
弗里茨·阿尔贝特·李普曼– 1953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曾在海德堡从事研究
塞韦罗·奥乔亚– 1959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曾在海德堡从事研究
安德列·利沃夫– 196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曾在海德堡从事研究
乔治·沃尔德– 1967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曾在海德堡从事研究
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 199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曾在海德堡从事研究
艾瑞克·威斯乔斯– 199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曾在海德堡从事研究
彼得·曼斯菲尔德– 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曾在海德堡从事研究
伯特·萨克曼– 1991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曾任教于该校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曾任教于该校
国际合作
组织
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
科英布拉集团
欧洲大学协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详情
在三国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吾彦与吾粲这两位人物留下了各自的足迹。他们姓氏相同,且同为吴郡人详情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刘歆作为西汉末年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学术成就与政治经历都备受瞩目。而他的后详情
在三国历史中,司马朗作为司马懿的长兄,其死因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多放点盐就死了这一说法,更是引发详情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军事将领之一,李陵的命运轨迹始终笼罩在忠诚与背叛、英勇与怯懦的争议迷雾中详情
在明末南明政权的动荡岁月里,马士英与东林党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宛如一团乱麻,而马士英是否为东林党详情
史天泽(1202年—1275年),字润甫,大兴永清(今河北永清)人,元朝初年名将、政治家,官至中详情
西晋末年,一位出身寒微的将领以雷霆手段平定叛乱,声威震慑中原,时人将其比作韩信、白起。然而,这位详情
在东汉末年的动荡岁月中,黄巾起义如燎原之火,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原大地。这场由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不详情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人物的名字因历史事件或家族背景而被后人铭记,司马谲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晋惠详情
在南宋绍兴十一年(1142年)的寒冬,宋高宗赵构与宰相秦桧以莫须有罪名将岳飞毒杀于大理寺狱中。这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空中,李群玉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以其卓越的诗才闻名遐迩。然而,他不仅在诗歌创作详情
在华夏文明的源头,轩辕黄帝宛如一座巍峨的丰碑,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起源记忆与文化传承。然而,关于他的详情
在南朝波谲云诡的历史舞台上,王僧绰与王僧辩宛如两颗璀璨却又命运多舛的星辰。他们出身世家,却在不同详情
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安定思公主宛如一颗隐匿于云雾中的星辰,其是否存在曾引发诸多争议。然而详情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叙事中,烧开水这一日常行为看似微不足道,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健康价值。详情
在南宋文坛的璀璨星河中,林升宛如一颗隐秘的明珠,虽流传作品有限,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思想内详情
在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以铁腕手段整顿吏治,意图重塑官场清廉之风。然而,一场名为郭桓案的贪腐大案,详情
在南朝的历史长河中,陈文赞作为南朝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父亲,虽未亲历帝王之尊,却因儿子的显赫成就详情
在佛教文化中,降龙迦叶尊者以降伏龙王、守护佛法的传奇形象深入人心,而其与妻子妙贤的情感故事,则展详情
在德国哲学史上,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以其对宗教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重新诠释而著称。他的哲学思想犹如详情
玛丽·博林作为亨利八世宫廷中一位命运跌宕的女性,其子亨利·凯里的人生轨迹同样充满戏剧性。尽管关于详情
在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南麓的崇山峻岭间,一座名为磨盘山的险峻山岭静默矗立。这座海拔2600余米的山峰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战役,实则是三国时期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广为人知,但&qu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展现了春秋时期诸多重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东汉末年的局势动荡,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征服之战中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逍遥津之战,至今仍详情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其影响深远,不仅决定了战国格局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战役以其独特的战略意义、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被后人铭记并详情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其中邯郸之战无疑是这一系列战争中最为震撼的篇章之一。这场战役不仅改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在众多战争中,牧野之战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自于一位名叫亨丽埃塔·拉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力不仅深远地渗透到了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泉。这首诞生于贬谪途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超凡脱俗的才情、孤傲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人生、爱情、自然和社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才情与智慧。而在《诗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中,《晚留凤州》以其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这部小说中,丘处机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与故事。这部作品不仅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中的出场更是令人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是一个成语?它背后蕴含的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诠释!那么,这个成语究竟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景象。这一成语不仅用法广详情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