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明朝内阁制度的影响
2021-10-28 14:52:01

  明朝内阁制度是在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

image.png

  内阁制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了大明宣德朝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虽有大明正统朝末年的反复,但到了大明成化、弘治朝之际,内阁制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大明正德朝浪漫好战,却因为有杨廷和等阁老主撑内阁未成大乱,经过大明嘉靖、隆庆朝的发展,大明万历朝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内阁首辅变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大明永乐帝实际上是明朝最后一个成功的专制皇帝,在 永乐朝以后, 内阁权力加强。中晚明的历史可以看出,只要内阁中人才济济,皇帝再怎么潇洒都无所谓! 大明朝时,即使皇帝不上 朝理政, 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 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内阁制是专制皇权的进一步发展。清朝则与明朝不同,大臣们只是奉命办事,皇帝则往往是把权力全部抓在自己手中,因此专制成为大多数 清朝皇帝的特点。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夏恽之名的正确读音与历史回响:解码东汉宦官的姓名密码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长卷中,"夏恽"作为十常侍集团的核心成员,其姓名读音常因"恽"字的生僻性引发争议。结合《新华字典》《百度汉语》等权威工具书及历史文献考证,可明确其标准读音为xià yùn(夏·运),这一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