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战争,又称蒙宋战争,是蒙古帝国(蒙哥汗死后,蒙古帝国分裂,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与宋帝国(南宋时期)的战略决战,始自公元1234年宋军端平入洛,至1279年崖山海战宋室败亡结束,共历时46年。
公元1234年,宋理宗发起“端平入洛”开启了南宋与蒙古的战事。此后打打合合,一直到1279年,陆秀夫背负幼帝跳海身亡,才宣告南宋的彻底灭亡。
蒙古军一直以彪悍闻名,而南宋历来孱弱,为何蒙古人用了40多年才灭亡南宋呢?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蒙古方面,其一,早期蒙古人对所谓正统并不感冒,南宋也一直不是其主要对手;其二,蒙古帝国没有稳定的继承法,44年间先后换了4任大汗(皇帝);
南宋方面,其一,秦岭-淮河一线,地理形势复杂,具有天然防御性,极大的迟滞了蒙古骑兵的进攻;其二,对于异族统治,汉人有极强的抵触,这导致了南宋军民的拼死反抗。
蒙古与南宋的战事概述
宋理宗时,南宋君臣不顾金国的苦苦哀求,与蒙古帝国完成了海上之盟。1234年,当蒙古和南宋一起完成了灭亡金国的任务时,南宋君臣开始有点飘了。
蒙古军早期一直不太注重防守这个概念,他们的主要军事目的是劫掠财富、工匠和杀掉仇人。这次也一样。
当宋理宗看到几乎是军事空白的北方时,他心动了。端平元年五月,宋理宗认命赵葵为主帅、全子才为副,动用了相当大的军事力量发动了“收复中原”的军事行动。
行动一开始非常顺利,南京(河南商丘)、旧都汴京(河南开封)等纷纷告破。然而由于蒙古人破坏很严重,宋军又进展过快,后勤逐渐跟不上,好在蒙古人好像也没有什么行动。
当年7月底,宋军完成了后勤补给,开始向洛阳挺近,然而蒙古人早就侦查到了宋军的行动。毫无悬念,宋军大败。蒙古人反攻,宋军全线崩溃,将大量的军事物资和士兵留给了蒙古人。
端平入洛失败后,不知道宋理宗君臣是怎么想的,居然依旧歌舞升平,好像这事没发生过一样。然而,宋军的主动攻击,给了蒙古人以出兵攻宋足够的理由。
蒙古军对南宋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实际上只有三次。
公元1235年,端平二年,蒙古军从四川、荆襄两路大举进攻,宋军全力抵抗,此战南宋名将辈出。后宋军曹有闻收复要塞仙人关,蒙军撤退。
此后每年几乎都发生局部战役,但都没有很大规模。
1258年,蒙古蒙哥汗亲率大军两路进攻,意图一举灭亡南宋。西路军有蒙哥率领进攻四川,东路军由忽必烈率领进攻荆襄。此次相对顺利,忽必烈进围鄂州,眼看破城有望。然而,蒙哥战死于钓鱼台,忽必烈不得不撤军回去争夺蒙古大汗之位。
忽必烈坐稳大汗之位后,建国号大元。1268年-1273年,蒙军花了5年时间,终于攻克南宋重镇襄阳。随后,忽必烈以伯颜为帅,率军20万,令有辅助军10余万,共三路进攻南宋腹地。1276年,南宋谢太后及宋恭帝投降。此后,宋民间局部反抗一直持续到1279年。
可以说,蒙古(元)灭宋之战,是蒙军灭国之战时间最长的,南宋军民抵抗也尤为激烈,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优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的分界线,在地理上的巨大差异造就了南北不同的文化。同时,复杂的地理形势形成一道天然的防御屏障。
蒙军攻宋主要有三个突破点,东部庐州(合肥)、中部襄阳-鄂州一线、西部沔州-汉中-大散关一线。
其中东部和中部战线因为距离临安比较近,突破以后可以直接顺江而下到达临安,因此几乎每次大小战役都会发生在这一线。1238年,庐州之战、荆襄之战;1258年,荆襄之战、鄂州之战;1268年-1273年,襄阳之战都发生在这一线。
古所谓,守江必守淮。一直到忽必烈攻占襄阳之前,淮河一线大部分地区都在宋军手中。
而蒙古军特别是早期,以蒙古骑兵为主力,在水网密布的江淮地区难以纵横驰骋,而宋军处于防御,而且长期占据南方,拥有地利上的优势和相对强大的水军。宋元战争中,宋廷动用战舰动辄数千艘、万艘说明宋军水军还是比较强大的。
最后忽必烈用了5年时间才攻下孤城襄阳、灭宋动用了大量战舰,说明了这个问题。
西线虽然没有密集的水网,但是川蜀之地,历史上一直是个易守难攻之地。
这一线的主要战役有:1235年,沔州之战;1236年,阳平关之战;1258年蒙哥从川东北、云南两路进军,北路之军也是这一线。
历代进川路线有两条,一条是邓艾、钟会走的从关中剑阁大路和阴平小路,另一条是从从长江逆流而上,由重庆经古江州进入四川,东汉刘秀、东晋两次进入巴蜀都是走的这条路,而这两条路之中从北方关中进攻,难度更大。
然而蒙古人每次都是走的北路,为何呢?因为蒙军没有占据长江,没得选。
因此这一线,是蒙军攻宋损失最大的一条线。沔州之战蒙军遭受了多次大败,而钓鱼城之战蒙哥身死。
因此地理上的优势让蒙军处于进攻上的绝对劣势,这是多次蒙军进攻都难以突破进入南宋腹地的重要原因。
南宋军民的拼死反抗
南宋虽然孱弱,但是蒙古人毕竟属于异族,不像改朝换代,仍旧是汉人统治。因此,在宋明理学高度发达的南宋,军民反元情绪高涨,殊死抵抗。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宋元长达40余年的战争过程中,南宋曾多次反攻和坚守取得胜利。
1235年,曹友闻等率宋军两面夹击大败蒙军,并收复仙人关,迫使蒙军退出宋境;1236年真州之战,丘岳面对10倍之敌,设置多道伏兵,最终打退蒙军;1238年,察罕率军号称80万进攻淮西庐州,庐州知州杜杲多次击退蒙军,察罕撤走。1259年,南宋奸相都一改以往作风,亲率13万大军前往孤城鄂州,奋力抵抗,连忽必烈都称赞“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最终守住了鄂州。同年,宋将王坚在孤军奋战状态下,坚守钓鱼城数月,并导致蒙哥身死,成功为南宋续命数年。襄阳之战,南宋军民坚决抵抗5年,外援断绝,内无粮草,军民力乏,襄阳最终失守。
这说明南宋的军力很强吗?并不见得。40多年前,金国濒临灭亡时,南宋攻金,都还大败失地而还。端平入洛也显示了宋军将领的战略无能和军队素质。
那为何能取得如此多的胜利了?我们从吕文焕的经历或许可见一斑。
吕文焕坚守襄阳5年,多次向宋廷求援而不得。1272年,李庭芝派张顺张贵入援,不料先后被杀,吕文焕杀掉导致二张之死的降兵,为二张立庙。1273年,襄阳外无援军,内无粮草物资。吕文焕想尽办法,每次巡城都望着临安的方向恸哭(文焕撤屋为薪,缉麻为衣,每一巡城,南望恸哭)。
可以说,吕文焕是力尽而降,也算情有可原。然而无论在当世还是后来,吕文焕大多受到非议而极少有正面评价。
同时,在襄阳失守,南宋的灭亡已成定局,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屡立幼帝,漂迫于海上而不降,坚持了大约3来了之久。
这个现象说明,在南宋军民心中,元代宋并不是表面上的改朝换代,而是华夏文明和汉民族的灭亡。因此,尽管南宋朝廷腐败,君臣无能,奸臣辈出,广大的士大夫和老百姓还是站在爱国的角度上,全力支持抗元。
存亡之战爆发出来的能量是惊人的,因此宋军才能在许多战役中取得胜利,多次困难中得以坚守。
蒙古帝国为何打打停停?
实际上,蒙古帝国虽然强大,但其核心军事力量,蒙古骑兵一直只有10余万人,而且蒙军并不善于攻城,因此蒙军大多没有一战灭国,蒙古征服金国用了大约24多年,蒙古灭西夏用了大约22年,但也没有南宋这么久远。
按理说,蒙古接触南宋在征服西夏、金国之后,此时的蒙军已经有相当的攻城经验和火器了,蒙军和其仆从部队也更强大了。虽然有地理劣势和南宋反抗,但实力差距在那里,那么,为何攻宋还用了40多年呢?
从上面的战役记录看来,因为蒙古一直打打停停,最后一次持续进攻就取得了全面胜利。那为何蒙古打打停停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蒙古一开始并没有去全力征服南宋,蒙军同时还进行了数次西征,说白了,蒙军并没有把南宋看成它唯一的或者最重要的敌人。
1235年,南宋端平入洛的次年,蒙古帝国进行了长子西征,一直持续到窝阔台死后的1242年;1254年,蒙军灭大理国,同年,蒙古大汗蒙哥令旭烈兀西征中亚。
这两次西征的将领都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蒙古大汗的子侄或兄弟挂帅,持续时间长,征服领土广阔。同南宋战线上的那些将领和军队相比,这才是帝国的军事主线。
一直到1258年,蒙哥汗才第一次发动对南宋的灭国之战。此时距离1234已经过了20多年了,大汗都是第三位了。
有人说,南宋自诩为华夏正统为何蒙古不重视呢?实际上,直到蒙哥之弟忽必烈,蒙元帝国才开始呢汉化的历程,才有了建国号、确立华夏正统等等中原帝国才有的现象,也才对征服南宋上升到了战略层面的重视。
其二,蒙古帝国一直没有确立明确的继承法,蒙古汗位的的继承需要核心贵族们一起拥戴。这样就会有两现象,1、汗位空缺时,重要的帝国贵族都要回去和林,不然就可能被边缘化;2、贵族势力强大,新继位的大汗面对复杂的内部情况,越到后来越需要数年时间整理好内政,才能进行大规模的征伐。
而1234年到1279年期间,蒙古帝国先后有贵由、蒙哥、忽必烈三次汗位更迭,这给了南宋以许多喘息之机。特别是1259年,蒙哥死后,忽必烈本来形势大好,鄂州攻破可能性很大,但是忽必烈必须回去争夺汗位,而不得不放弃了对南宋的进攻。而等忽必烈再次进军南宋,已经是在8年后的1267年。
因此,蒙古灭亡南宋持续了40余年是多方面的,蒙古帝国面临着内部的一次次调整,南宋拥有了地理、人和两大因素,甚至可以说非常幸运,然而南宋君臣面对一次次的调整的机会,君臣却沉迷于声色犬马、争权夺利,最终还是难以保全家国。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详情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一位皇帝一直备受争议,他就是嘉靖皇帝。有人认为他是一位昏君,但也有人认为他有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战争频繁的战国时期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和思想家。其中,吴起无疑是这一时详情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以严峻刚直著称,甚至连首辅张居正都对他忌惮三分。他就是明朝著名详情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王昌龄,字少伯,生于唐朝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也是边塞诗风最为盛行的时详情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期的实际统治者,她的生活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史料记载,慈禧每日凌晨便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楚汉之争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而在这场争斗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引人关注:项羽为何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的形象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扭曲,而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就是明朝末年的一位详情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而在这个时代中,有一个人物的名字总是引人争议,他就是魏忠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和故事被时间的尘埃所掩盖,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便是关于曹睿身世的一段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以其非凡的智慧和策略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司马懿,这个名字在三国时期的详情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中,成吉思汗的崛起是一个传奇。他的成功征服和统一了蒙古诸部,并最终建立了一个横跨详情
在中国古代社会,孝道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其中,入土为安是一种普遍的丧葬观念,意指人死后应被安葬详情
清朝乾隆年间,一个名叫和珅的官员迅速崛起,最终成为乾隆皇帝身边最受宠信的大臣。和珅的权势之大,影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女性诗人的身影虽然稀少,但她们的作品却如璀璨的星辰般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东晋时期的女详情
在中国封建历史的长河中,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是常有的事,然而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帝王——明朝的建详情
冲绳岛战役,又称冲绳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的最后一场重要陆地战役。XXXX年X月X日至6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联姻往往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精心策划的一种手段。宣太后与义渠王的结合便是其中详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一直是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南宋时期,面对国家危亡和社会动荡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封建历史中,牛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来源。因此,不少朝代出于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出台详情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卷中,清朝乾隆年间的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作为乾隆皇帝身边最受宠信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女性因她们的智慧、美貌或权力而被后世铭记。王宝钏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名字与唐宣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如同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飞跃。作为北京大学详情
西门吹雪,这个名字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以剑术高超、性格孤傲而著称,被誉为剑神详情
在中国古代,丹书铁券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免死金牌,它代表着持有者可以免受一切法律的制裁。而在《水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