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戊戌选试的意义-戊戌选试中断的原因
2021-10-26 11:32:01

  戊戌选试是指1238年(戊戌年),经耶律楚材奏准,大蒙古国在中原诸路举行了一次儒士考试

  1234年2月9日,大蒙古国灭金朝,夺取中原地区后,急需大量人才治理国家。元太宗九年农历八月二十五日(1237年9月15日),根据中书令耶律楚材的建议,窝阔台下诏书 命断事官术忽德和山西东路课税所长官刘中,历诸路考试,试诸路儒士,开科取士,并对考试内容和参加考试者的身份要求以及中选者的优厚待遇作了详细说明。北方中原地区的诸路考试,均于1238年(戊戌年)举行,史称“戊戌选试”。

image.png

  1238年的这次考试共录取东平杨奂等4030人,皆为一时名士,使得朝廷及时得到了加强统治所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但后来“当世或以为非便,事复中止” 。直到元仁宗1313年下诏恢复科举,此时距离元太宗1238年的“戊戌选试”已经有75年,天下读书的士人至此再次获得以科举方式晋身做官的途径。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史大奈之死:从突厥特勤到唐将殒命的传奇终章

  在隋唐交替的烽火岁月中,史大奈的名字如同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这位出身西突厥阿史那氏的特勤,从草原勇士到隋朝金紫光禄大夫,再到大唐窦国公,最终在辽东战场上殒命于盖苏文的飞刀之下。他的死亡不仅是个人命运的终结,更折射出胡汉交融时代武将的生存困境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