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皮特印度法案
2021-10-26 10:43:04

  皮特印度法案一般指的是《1784东印度公司法》,外文名叫做英语:The East India Company Act 1784,其对象是英国东印度公司。

image.png

  背景

  到1773年,东印度公司陷入了严峻的财政困境,要求英国政府的援助。面对其中包括在印度公司的官员腐败和裙带关系,英国政府在1773年颁布的调节法案,以控制东印度公司的活动。该法令设立了一个系统,据此监督(规管)的东印度公司的工作,但没有自己的权力。该法案已被证明是失败的,在短短几年内,英国政府决定对公司的事务采取更加积极的作用。

  1784年法案的规定

  六名成员组成一个理事会,其中有两名英国内阁成员,其余成员来自枢密院。董事会也有一个主席,很快他有效地成为东印度公司事务部长。董事会对所有的行为和有关民事,军事和公司收入的业务拥有权力和控制。

  该公司的管委会减少至三个成员,总督有权否决多数决定。孟买和马德拉斯的管理者也被剥夺了他们的独立性。加尔各答在战争,税收和外交事务中被赋予更大权力,从而成为影响印度公司的财经的行政首都。

  1786年通过了一项补充法,康沃利斯勋爵被任命为总督,他后来成为英属印度控制董事会和主席团授权下有效的统治者。皮特印度法案设立的宪法并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变化,直到在1858年该公司在印度的统治结束。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隐幕谋臣:邬思道与雍正王朝的权力密码

  在清朝九子夺嫡的激烈博弈中,一位瘸腿幕僚的名字始终与雍正帝的崛起紧密相连。邬思道,这位史书记载仅存只言片语的绍兴师爷,却在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王朝》中被塑造为运筹帷幄的帝师。拨开文学演绎的迷雾,真实历史中的邬思道虽非雍正军师,但其与雍正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