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全程叫做阿根廷共和国。外文名叫做英语:the Republic of Argentina,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临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1810年5月25日爆发革命,1816年7月9日宣布独立。
阿根廷
国名
“阿根廷”这一名称由拉丁语中的“白银”(argentum)加上阴性指小词缀而成,首次书面使用可追溯至马丁·德尔巴尔科·森特内拉( 英语 : Martín del Barco Centenera )1602年的诗作《 阿根廷与拉普拉塔河的征服( 英语 : La Argentina (poem) ) 》。 这个名称源自拉普拉塔河(西班牙文:Río de la Plata,意为银之河)的名称。胡安·迪亚斯·德索利斯( 英语 : Juan Díaz de Solís )一行踏上这片土地时,遇到了佩戴银饰的当地查鲁阿人,他们相信传说中的银山就在河的上游,便由此命名。西班牙王国给出的正式名称是“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独立之初的国名为“拉普拉塔河联合省”(西班牙文:Provincias Unidas del Río de la Plata),但阿根廷一名在18世纪就早已广为使用。
西半球最高峰—阿空加瓜山
1826年宪法(英语:Argentine Constitution of 1826 )首次将阿根廷共和国这一名称应用于法律文书。“阿根廷邦联”(西班牙文:Confederación Argentina)一名也很常用,并出现在1853年阿根廷宪法(英语: Argentine Constitution of 1853 )中。 1860年,阿根廷国名由总统令确定为“阿根廷共和国”(西班牙文:República Argentina),同年宪法修正案规定,1810年以来的所有国名合法有效。因“Argentina/-o”一词普遍被当作形容词使用,所以在国内,普遍使用“El País”或“El Estado”来表示阿根廷,在国外则使用“La Nación Argentina”(阿根廷)或“República Argentina”(阿根廷共和国)。
历史
圣克鲁斯的手洞保存着创作于1万3千年至九千年前的土著居民艺术作品。
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的行政区划。
前哥伦布时代
早在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阿根廷就有了已知最早的人类活动痕迹。 在欧洲殖民者登陆以前,这片地广人稀的土地上有着社会形态各异的文化,可分为三大类:
原始的猎人和食物采集者,未掌握陶器制作技术,如最南端的塞尔克纳姆人和亚干人。
进步的猎人和食物采集者,如中东部的 普埃尔切人(英语: Puelche ) 、克兰迪人(英语: Querandí) 和山地居民,以及南部的 特维尔切人(英语 : Tehuelche people ),他们都被由智利扩张而至的马普切人征服了。科姆人(英语 : 科姆人 (南美洲) )和 维奇人(英语: Wichi)生活在北部。
懂得制陶的农民,东北部的 查鲁阿人(英语: Charrúa )、米努阿内人(英语:Minuane)和瓜拉尼人以刀耕火种的半定居方式生活;西北部的定居者 迪亚吉塔人(英语 : Diaguita )有着贸易文化,于1480年前后被印加帝国征服;托科诺特人(英语:Toconoté )和科梅钦贡人(英语:Comechingones)居住于中部,中西部的瓦尔佩人(英语:Huarpe)以大羊驼为家畜,受到印加人的强烈影响。
阿根廷
西班牙殖民时代
1502年,航海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一行成为首次抵达此地的欧洲人。西班牙航海家胡安·迪亚斯·德索利斯和塞巴斯蒂安·卡伯特分别于1516年和1526年到访。1536年,佩德罗·德门多萨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带建立了小型定居点,后于1541年在土著居民的抵抗中放弃。
进一步的殖民努力来自巴拉圭、秘鲁和智利。弗朗西斯科·德阿吉雷建立了圣地亚哥-德尔埃斯特罗。隆德雷斯建于1558年,门多萨建于1561年,圣胡安建于1562年,圣米格尔-德图库曼建于1565年, 胡安·德·加雷于1573年建立了圣菲,同年赫罗尼莫·路易斯·德卡夫雷拉建立了科尔多瓦。1580年加雷南下,重建了布宜诺斯艾利斯。1596年,圣路易斯始建。
相比于玻利维亚和秘鲁的真金白银,阿根廷境内的经济潜力并不为西班牙帝国重视。因此,在1776年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首府的拉普拉塔总督辖区建立之前,它一直是秘鲁总督区的一部分。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于1806年和1807年击退两次英国入侵之时,启蒙思想的传入和资产阶级革命先例已经酝酿出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批判,拿破仑对西班牙的入侵使阿根廷乃至整个西属美洲的独立运动支持者们看到了机会。
独立和内战
阿根廷、智利和秘鲁解放者何塞·德·圣马丁。
阿根廷开始了取代总督辖区的过程。在1810年5月25日,第一届国民大会取代了西斯内罗斯总督。新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政府由当地人组成。在独立战争期间的第一场冲突中,它粉碎了忠君者在科尔多瓦的反革命行动,但在东岸、上秘鲁和巴拉圭遭遇失败,这些地方后来成为独立国家。
革命者分裂为敌对的集权派和联邦派,它们的争斗成了阿根廷独立初期的主题。1813年议会任命格瓦西奥·安东尼奥·德·波萨达斯为阿根廷首任最高指挥。1816年,图库曼议会通过了《独立宣言》。一年后,马丁·米格尔·古埃梅斯消灭了北方的忠君者。何塞·德·圣马丁将军跨越安第斯山脉,保卫了智利的独立。之后他的军队打下了西班牙在利马的据点,宣告了秘鲁的独立。1819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制定了的中央集权制宪法很快被联邦派废除。
1820年,集权派与联邦派之间的西佩达之战以最高指挥结束统治告终。1826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制定了另一部中央集权宪法,并任命贝纳迪诺·里瓦达维亚为这个国家的首任总统。内陆省份很快起兵反抗,迫使他辞职并放弃宪法。两派间内战重燃。占了上风的联邦派于1831年建立了阿根廷邦联,由胡安·曼努埃尔·德·罗萨斯领导。他发动讨伐印第安人的荒漠远征,强化了大土地所有制,并以铁腕统治镇压集权派。他的贸易保护政策激怒了英、法等国和内陆省份,使阿根廷先后遭遇了法国封锁和英法联合封锁。1852年,另一位强大的军事领袖胡斯托·何塞·德·乌尔基萨推翻他成为总统,并以1853年宪法确立了自由主义和联邦制。垄断地位遭到破坏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脱离邦联,直到1859年战败。
现代国家的兴起
1886年,胡利奥·阿根蒂诺·罗卡向国会发表宪法规定的年度报告。
在1861年的帕翁战役中击败乌尔基萨后,巴托洛梅·米特雷确立了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地位,并当选为国家重新统一后的首任总统。他同他的继任者多明戈·福斯蒂诺·萨米恩托和尼古拉斯·阿韦利亚内达建立了现代阿根廷国家的基础。1864年,阿根廷参加了三国同盟战争,获得原巴拉圭领土的一部分。第二次荒漠远征将原住民当作发展的障碍予以清除,使阿根廷抢先征服了巴塔哥尼亚。
从1880年上任的胡利奥·阿根蒂诺·罗卡开始,经济自由政策得到连续十届联邦政府的加强,政策激励下的 欧洲入境移民潮重塑了阿根廷社会和经济的面貌。1870年到1910年,移民潮和死亡率的降低使人口数量扩大到了原来的五倍,经济规模扩大到了原来的十五倍;铁路里程从503公里陡增至31,104公里;小麦年出口从10万吨增至250万吨,冷藏船的应用使牛肉年出口从2.5万吨增至36.5万吨,令阿根廷跻身于世界出口五强之列; 归功于 世俗的免费公共义务教育系统,识字率从22%激增至65%,比大多数拉美国家五十年后的水平还高。1908年,阿根廷人均收入超越德国、加拿大和荷兰,全球排名第七。布宜诺斯艾利斯也从“大农村”转身成为国际化的“南美巴黎”。
然而,自然的馈赠长久地掩盖了问题。大地主寡头垄断了广袤的土地,使阿根廷的财富集中现象比美国严重得多,也使其在单一出口的老路上越走越远,偏离了工业化道路,而经济从属于英国的局面也在持续。在新兴中产阶层反对寡头统治集团,要求政治民主的呼声中,1891年,激进公民联盟(激进党)成立了。武装起义的威胁促使保守派总统罗克·萨恩斯·佩尼亚于1912年制定了 普通男性无记名投票法。于是激进党领袖伊波利托·伊里戈延得以于1916年当选总统。他推行社会经济改革,将家庭农场主和小型企业纳入援助范围。阿根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然而在伊里戈延的第二次统治中,阿根廷未能躲过全球大萧条带来的农产品滞销。
恶名十年
1930年,何塞·费利克斯·乌里武鲁在军事政变中推翻了对大萧条束手无策的伊里戈延,标志着把国家推向衰落的政治、经济失稳的开始。
两年后,乌里武鲁的法西斯体制失败,阿古斯丁·佩德罗·胡斯托上台,过去的寡头政治与选举舞弊死灰复燃。他同英国签订了有争议的条约,以维护英帝国特权为条件继续向其出口牛肉。迫于时局,进口替代工业开始起步。阿根廷在二战中是个亲轴心国的中立国,直到二战在欧洲结束前一个月才向轴心国宣战。由于在工人中声望颇高,在1943年的政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福利部长胡安·庇隆遭到罢免和监禁,随即,大规模群众示威迫使他于获释。1945年10月17日,他组建工党,赢得了1946年的选举。
庇隆主义
胡安·庇隆与其妻爱娃·庇隆1948年的官方总统画像
庇隆创造了被称为“庇隆主义”的左翼政治理念,并以此为宗旨创立了正义党。他将关键的工业与公共设施收归国有,提升了工资与工作环境,还清所有外债,并几乎实现了充分就业。他的妻子爱娃·庇隆发挥了核心的政治作用。1947年,她推动国会授予女性参政权,并为弱势群体带去空前的社会救济。1952年,她的早逝令视她为救星和偶像的无数国民为之哭泣。1951年,庇隆顺利获得连任,然而社会褔利的超支很快耗尽了二战带来的巨额外汇。经济下滑、腐败盛行、夫人光环的褪去,加上离婚法通过造成的其与天主教会之间的矛盾,使之逐渐失去执政基础。1955年,海军在刺杀总统的起事中轰炸了五月广场,几个月后,在军方自所谓的解放者革命中,庇隆被迫下台,流亡西班牙。
新任国家领导人佩德罗·尤金尼奥·阿兰布鲁主张“反庇隆主义”,并通过 1956年第4161号法令宣布正义党违法,同时禁止相关示威活动,庇隆主义支持者有组织地转入地下。其后激进党的 阿图罗·弗隆迪西赢得了之后的总统大选。他采取部分私有化和鼓励投资等措施,实现能源与工业自给自足,扭转了积重难返的贸易逆差,并解除了对正义党的党禁。正义党的复苏令军方不满,使其也因军方压力而被迫下台。参议院临时议长 何塞·玛利亚·基多按照宪法继任权成为临时总统,正义党(庇隆主义)再度被禁止。1963年当选的 阿图罗·伊利亚引领国家实现了全方位发展,但他将庇隆主义合法化的尝试失败,谋求军政府无限期统治的 胡安·卡洛斯·翁加尼亚领导“阿根廷革命”,将他推翻。
肮脏战争
1982年底的一场游行中,五月广场母亲打出标语:“要失踪的三万人活着出现”;“在囚禁中出生的无数宝宝在哪里?”
翁加尼亚关闭国会,取缔所有政党,解散了学生会和工会。群众的不满导致科尔多瓦和罗萨里奥发生了两场大规模抗议。城市游击队组织“ 蒙托内罗斯 ”绑架并谋杀了阿兰布鲁。亚历杭德罗·阿古斯丁·拉努塞将军为缓和局势,让胡安·庇隆的铁杆心腹 埃克托尔·何塞·坎波拉成为总统候选人,坎波拉于1973年3月获选后为被定罪的游击队员颁布特赦,并为庇隆从西班牙回归铺平了道路。
庇隆回国当天,右派工会领导人与蒙托内罗斯左派青年之间的庇隆党派系矛盾导致了埃塞萨屠杀的发生。坎波拉辞职让路后,庇隆于1973年9月再次当选总统。他将蒙托内罗斯驱逐出党,使之再度成为秘密组织。为反抗该组织和人民革命军,何塞·洛佩斯·雷加组建了阿根廷反共同盟。1974年庇隆病逝,他的第三位夫人伊莎贝尔由副总统接替其职务。她签署秘密法令镇压左翼势力,遏止人民革命军在图库曼省发动农民暴动的尝试。次年,在一路恶化的治安和经济形势中,缺乏执政经验的她被豪尔赫·拉斐尔·魏地拉罢黜。“ 国家重组进程”随之开始。
在这一进程中,国会被关闭,最高法院法官被免职,政党和工会遭禁,超过三万名游击队员嫌疑人及其同情者遭受到绑架、酷刑和秘密处决。至1976年底,蒙托内罗斯失去了将近两千名成员。人民革命军被彻底打垮。1979年,蒙托内罗斯绝地反击,旋灭。治安恢复,但军方导入外资的举措重创了国内产业。1982年,穷途末路的加尔铁里军政府孤注一掷,派兵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靠引燃民众的夺岛热望以回光返照。被引燃的还有马岛战争。两个月后,阿根廷败给英国,军政府权威扫地,国家就此向民主法治过渡。
民主化时期
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阿根廷第一位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女总统。
1983年,激进公民联盟候选人劳尔·阿方辛当选总统,开始惩处在肮脏战争时期犯有反人类罪行的军人集团,军事法庭给所有政变领导人下了判决书。但在军方压力下,他也制定了 停止追究法和义务服从法,停止检举指挥系统下层的军官。阿根廷同智利和巴西的关系得到修补,通货膨胀却更甚以往,人均收入一跌再跌。社会动荡和游行抗议迫使阿方辛提前辞职及举行选举。庇隆主义的正义党人卡洛斯·梅内姆在1989年的竞选中获胜,顺利完成超过半个世纪以来,第一次和平的政党轮替。
梅内姆上台后,一改过去正义党及庇隆主义由政府干预市场的经济政策,拥抱新自由主义:固定汇率、放开商业管制、实行私有化,并拆除贸易壁垒,暂时重振了经济。他赦免了阿方辛执政期间获刑的官员。1994年宪法修正案允许总统连任。好景不长,20世纪末的外国金融危机暴露出汇率缺乏弹性、严重依赖外资的弊端,引发了外资撤出、出口崩溃、大量企业破产的危局。 费尔南多·德拉鲁阿领导的激进党在1999年选举中重夺执政权。
尽管危机开始恶化,德拉鲁阿依旧维持梅内姆的经济计划,民怨滋生。冻结银行存款以大规模的资本外逃为回应,产生新的动荡。2001年12月的暴乱迫使德拉鲁阿辞职。国会内部选举并任命爱德华多·杜阿尔德为临时代理总统,他废除了梅内姆设立的固定汇率体系。2002年底,危机开始缓解,而两名抗议者的身亡迫使他提前交权。
基什内尔时期
在之后提前举行的总统大选中,由左派正义党候选人内斯托尔·基什内尔当选。
在内斯托尔·基什内尔的经济政策下,经济危机告终,显著的财政和贸易盈余得以实现,在危机中膨胀的贫困阶层向中产阶层过渡。在他的政策下,阿根廷偿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部债务,废除了停止追究法和义务服从法,并恢复对人权纪录不良的军官的整肃。面对天文数字的违约债务,政府主导了两次债务重组。
基什内尔总统没有寻求连任,转而支持其妻,第一夫人及参议员克里斯蒂娜参选。克里斯蒂娜于2007年当选总统,并于2011年连任,但经济萧条、外汇管制、进口限制、通货膨胀、腐败及滥用职权、债务违约、干预司法系统独立性、内阁官员涉嫌走私毒品、选举期间捏造选票及贿赂选民并对抗议者暴力镇压,以及协助掩盖1994年犹太中心汽车炸弹事件真相的嫌疑,使她及其所属胜利阵线的支持率下滑至38.41%。
由于执政党胜利阵线严重的贪污渎职问题,在2015年10月25日的第一轮总统及下议院选举中,胜利阵线失去了众议院中的26个席位,以及6个联邦省的省长席位。同年11月22日举行的第二轮总统大选中,反对派领袖、共和党领导人毛里西奥·马克里赢得总统大选,此后胜利阵线利用在政府改届前的时间,于众议院争取到法定人数后,在5分钟内通过了超过100条法律,成为又一丑闻。2015年12月10日午夜0时,克里斯蒂娜任期结束,在其支持者的欢呼声中,搭乘直升机离开玫瑰宫结束了12年的基什内尔时代,她的支持者组织(La Cámpora)以及她无视宪法和司法系统的作风,让胜利阵线内部出现了裂痕,并让她背负上了骂名。多年来备受争议的正义党(胜利阵线是其分支)所奉行的民粹主义,也被指责为是“以国家财政支付无收入者以换取选票”的独裁行为。
现代
毛里西奥·马克里于2015年12月10日宣誓就职,开启了阿根廷现代民主的新篇章。在就职前,马克里许诺将给予司法系统完整的独立性,因此得到了最高法院法官的一致支持。在其后上任前的准备中,改变了现有内阁设定,拆分经济和内政部,内阁成员多毕业于国内私立或外国著名大学,并将个人财产交给信托基金并提供透明化信息,以及开始修复被克里斯蒂娜破坏的与各大发达民主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主导对贪污“零容忍”的政策,缩减公共开支,裁减在基什内尔时代大量雇佣的公务员,并提升能源及交通费的价格。2016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巴拉克·欧巴马抵达阿根廷,开始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借此对马克里总统表示支持,此举亦是自1997年之后近20年来时任美国总统对阿根廷的首次官方访问。4月22日,在参众两院的通过下,开始支付给债权人,阿根廷15年来正式脱离债务违约。
地理
阿根廷地形
阿根廷拥有2,780,400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位于南美洲南部,西与智利以安第斯山脉为界,北邻玻利维亚与巴拉圭,东北与巴西接壤,东临乌拉圭与南大西洋,南濒德雷克海峡。陆地边界全长9,376公里,拉普拉塔河口与大西洋上的海上边界全长5,117公里。
阿根廷最高点为门多萨省的阿空加瓜山,海拔6959米,它也是南半球和西半球最高点。最低点位于圣克鲁斯省圣胡利安洼地中的炭湖,低于海平面105米,也是南半球和西半球最低点,世界第七低点。
国土最北端位于胡胡伊省 圣胡安格兰德河与莫西内特河交汇处,最南端是火地岛省的圣皮奥角;最东端位于东北部米西奥内斯省贝尔纳多-德伊里戈延市区,最西端在圣克鲁斯省冰川国家公园之内。最大南北距离为3,694公里,纬度范围为南纬22度至南纬54度,最大东西距离为1,423公里,经度范围为西经73度至西经53度。
最主要的河流有巴拉那河、乌拉圭河(汇入拉普拉塔河)、巴拉圭河、萨拉多河、内格罗河、圣克鲁斯河、皮科马约河、贝尔梅霍河和科罗拉多河。河水最终都归向阿根廷海,这是一个浅海,处于异常宽阔的阿根廷大陆架之上。影响该水域的两个主要洋流是巴西暖流和福克兰寒流。
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最大城市
地区
阿根廷分为七个地理区域:
西北地区,安第斯高原在此区域的最西部延续,地势高而崎岖;中西部干旱的“前山脉”中布满了峡谷沟壑;多山的东部覆盖着永加斯云雾森林的延伸部分。
美索不达米亚,为巴拉那河与乌拉圭河之间的亚热带低地,向南楔入潘帕斯草原,向东北伸入巴拉那高原。
格兰查科,属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一个低洼、平缓的冲积平原,位于美索不达米亚与安第斯山之间。
潘佩阿纳斯山脉,为中部一系列中等高度的山链。
库约,位于国家西部、安第斯山脉东麓,由盆地和山岭组成。
潘帕斯草原,为辽阔、肥沃的冲积平原,由东海岸延展至中部。
巴塔哥尼亚,为南方一个宽广的高原,主要由东部干燥多岩的干草原、 南部湿冷的草原和西部茂密的亚南极森林组成。
潘帕斯草原
潘佩阿纳斯山脉
美索不达米亚
格兰查科
库约
安第斯高原西北部
卡尔查基山谷西北部
永加斯西北部
西巴塔哥尼亚
东巴塔哥尼亚
气候
除了集中了全国大部分人口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阿根廷也有着北端的热带气候 和大陆南端的副极地气候,气候模式大致遵循地理区域区分:
美索不达米亚的热带景观西巴塔哥尼亚的副极地景观
西北地区的气候多种多样,雨量由北到南、由东到西递减:临近安第斯山的干旱高原,寒冷而温差大,夜晚气温常降至冰点以下。东部的永加斯位于炎热潮湿的热带。
美索不达米亚大部处于亚热带,北部为热带。气候由湿热多雨的北部 向温和而半湿润的南部过渡。
格兰查科具有酷热的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查科省的里瓦达维亚保持着49℃的南美最高气温记录。潮湿的夏季伴随大量季节性降水,冬季较为干燥。
库约的气候大体温和,山区有着高山气候,一年中许多时候气温低于冰点。
潘帕斯草原和潘佩阿纳斯山脉气候温和,夏季炎热,风暴多发,冬季凉爽。东部较为湿润。
巴塔哥尼亚的降水量自西向东剧减。此地时常狂风大作。夏季较为温和,严寒的冬季伴随着大雪和霜冻,山区更是如此。丘布特省的萨米恩托镇保持着-27.22℃的南美最低气温记录。
潘佩罗冷风是一种主要的地方性风,吹越巴塔哥尼亚与潘帕斯草原。在冷锋过后,暖气流会在冬季中后期从北方涌来,制造出温和的天气。带雨的东南风通常会缓和寒冷天气,但也会带来暴雨、狂涛和沿海的洪水,在晚秋和冬季的中部海岸与拉普拉塔河口很常见。佐达风是一种干热风,影响库约和潘帕斯草原中部,在从安第斯山脉六千米高处下沉的过程中失去所有水分。佐达风的阵风风速可高达每小时120公里,可能助燃野火,造成灾害。在刮佐达风的六月至十一月,被称为“白风”的暴风雪常会影响海拔较高地区。
生态
东巴塔哥尼亚湿冷的草原。虎猫,美索不达米亚的一种典型的动物。
阿根廷是生物多样性大国,拥有种类齐全的海陆生态系统,有记录动植物物种数相当之大,包括9,372种维管植物(数量居世界第24)、1,038种鸟类(世界第14)、375种陆生哺乳动物(世界第12)、338种爬行动物(世界第16)和162种两栖动物(世界第19)。
其中有529种脊椎动物和至少240种植物为受威胁物种。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用地占据自然土地以及森林开伐,也部分归因于工业化、城市化和越来越多的入侵物种。阿根廷森林覆盖率呈下降趋势,2010年为10.7%。
阿根廷也是生物承载力第九大国。截至2013年,该国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包括了299个陆地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6.3%)、21个湿地保护区 和11个生物圈保护区,涉及国内24个生态区的大部分。
在元末乱世的风云激荡中,张士诚以盐贩身份起兵反元,最终割据江浙十余年,其人生轨迹与籍贯之地有着千详情
在东汉开国的风云岁月中,冯异与邓禹皆为赫赫有名的将领,他们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忠诚的品格,为刘秀详情
季历作为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幼子,其家族通过三代人的努力奠定了西周王朝的根基。季历的三个儿子——姬昌详情
马皇后,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结发妻子,以其贤德仁厚、勤俭持家、辅佐帝王的高尚品格,成为后世公详情
公孙度是东汉末年辽东地区的割据军阀,其家族在辽东统治长达五十年,成为三国时期北方不可忽视的地方势详情
在汉唐史籍的斑驳字迹中,"剧孟"与"孟尝君"常因姓氏相近详情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将星璀璨,庞涓作为魏国名将活跃于历史舞台。关于他是否称得上名将,需结合其军事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徐晃作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格,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详情
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庞德以其勇猛无畏和忠贞不渝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详情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详情
在三国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吾彦与吾粲这两位人物留下了各自的足迹。他们姓氏相同,且同为吴郡人详情
朱亮祖,这位明朝开国将领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他既有赫赫战功,又因贪婪与跋扈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详情
在春秋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南子宛如一颗耀眼却又充满争议的星辰,她的故事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详情
马克斯·韦伯作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其社会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理论体系庞大且复杂详情
在元曲的璀璨星河中,马致远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留下了诸多不朽之作。其中,《天净沙·秋详情
骑士制度作为中世纪西欧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制度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日耳曼部落的军事传统与法兰克王国的详情
在古印度的历史长河中,孔雀王朝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基本实现详情
在汉朝初年的权力漩涡中,刘如意作为汉高祖刘邦的第三子,其人生轨迹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悲剧。他因母亲详情
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的田野下,一尊重达832.84千克的青铜巨鼎于1939年重见天日。这尊被后世详情
佘太君作为杨门女将的核心人物,其寿命在民间传说中被不断神化,甚至衍生出活到一百几十岁的夸张表述。详情
伯嚭(?—前473年),春秋后期吴国太宰,因贪赃擅权、谗害忠良被史书冠以佞臣之名。关于其生卒年与详情
在《三国志》中,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成为后世解读其人格与政治生涯的重要依据。作为魏晋时期的史学家,陈详情
在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南麓的崇山峻岭间,一座名为磨盘山的险峻山岭静默矗立。这座海拔2600余米的山峰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战役,实则是三国时期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广为人知,但&qu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展现了春秋时期诸多重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东汉末年的局势动荡,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征服之战中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逍遥津之战,至今仍详情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其影响深远,不仅决定了战国格局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战役以其独特的战略意义、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被后人铭记并详情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其中邯郸之战无疑是这一系列战争中最为震撼的篇章之一。这场战役不仅改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在众多战争中,牧野之战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自于一位名叫亨丽埃塔·拉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力不仅深远地渗透到了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泉。这首诞生于贬谪途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超凡脱俗的才情、孤傲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人生、爱情、自然和社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才情与智慧。而在《诗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中,《晚留凤州》以其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这部小说中,丘处机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与故事。这部作品不仅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中的出场更是令人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是一个成语?它背后蕴含的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诠释!那么,这个成语究竟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景象。这一成语不仅用法广详情
在元末乱世的风云激荡中,张士诚以盐贩身份起兵反元,最终割据江浙十余年,其人生轨迹与籍贯之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出身底层的枭雄,究竟来自何方?历史文献与民间记忆给出了清晰答案。 一、盐场少年的发迹之地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